2022年利率债投资策略:短期与长期的平衡兼顾

类别:债券 机构:华西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张伟/颜子琦/孙嘉伦 日期:2021-12-08

  展望:短期与长期的平衡兼顾

      再看“三期叠加”:

      2014年提出的“三期叠加”新常态贯穿始终,各项具体调控政策一直以来都保持在“三期叠加”的框架下运行,反映出政策极强的定力。

      前期刺激政策不仅抬高了杠杆率、导致金融系统稳定性恶化,还加剧了收入分配的不均衡(房地产价格),同时高房价也抑制了消费需求、生育意愿。

      这些风险与当前的中长期战略思路有所背离,相关的调控政策不存明显放松的条件和可能性。

      供需双管齐下的中长期政策思路:

      当前的新发展理念主要体现在由“需求侧刺激”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求侧管理”的改变,地产、基建两大需求侧刺激工具早已不是政策的最合意选项,对需求侧刺激政策的使用将慎之又慎。

      供给侧:供给侧改革长期坚持、逐步铺开,产业产能加速升级。

      需求侧:减少刺激、引导居民扩大消费、清除消费领域阻碍、鼓励生育。

      长期战略需要阶段性兼顾短期目标:

      短期内,经济增长压力、信用风险压力、能源供给压力、财政收支压力集中碰头。

      供给侧改革、产业升级、地产及隐债调控等中长期改革目标虽然有助于提升长期发展动能,但效果在短期内可能有限,难以成为短期稳增长的抓手。

      由投资拉动向消费拉动的改革有助于优化经济结构,但消费的提振非一日之功,一旦出口开始回落,消费、投资双紧将出现需求整体下滑的风险。

      就2022年而言,仍然有一定的稳增长诉求。

      展望:短期与长期的平衡兼顾

      出口回落后,谁会成为需求端的“压舱石”?

      高基数+海外复工均指向明年出口增速大概率回落(但幅度可能有限);地产“政策底”虽已出现,但房企预期仍然未见反转,地产投资预计“难堪大任”;消费、制造业投资的顺周期属性也决定了短期内难以成为总需求的“源动力”。

      基建可能不得不承担托底任务,但在“化债”的长期目标和“缺项目”的客观约束下更多是“托而不举”。

      货币政策展望——延续稳而不松:

      资金面平稳,DR007围绕2.2%的政策利率波动。

      降准存在必要性,但对流动性格局、债市基本面不产生本质的影响,更多是对市场预期的改变,可以把握预期扰动带来的交易性机会。

      央行强调“以我为主”,预计不会跟随海外进行紧缩。

      政策利率降息概率有限,更注重LPR改革红利。

      财政政策展望——依旧积极,适当前置:

      预计中央赤字、地方赤字、新增地方专项债基本与今年持平,赤字率回落至3.0%左右。

      在跨周期调节的框架下,2022年财政将与今年构成对称的节奏,适当前置发力;新增地方债的发行或将集中在1、3季度。

      信用政策展望——前期约束有望边际放松,社融预计温和回升:

      在稳增长诉求有所提升的情况下,预计针对地产、城投的防风险措施会更加柔和,但不存在大幅放松的可能性;社融将稳中偏宽、空间有限、先上后下。

      展望:短期与长期的平衡兼顾

      基建:

      基建增速与财政政策的意志高度相关:国家预算资金增速与基建投资增速在趋势上高度一致;财政支出增速放缓是近几年基建无力的主要原因。

      预计预算内资金投入基建的比例会有所提升,基建增速有望实现反弹;但“化债”的长期目标以及“缺项目”的客观条件,决定了本轮基建的反弹空间有限。

      通胀:

      基数效应+能源价格+猪周期,基本确定2022年通胀格局——PPI明显回落,CPI温和上行。

      预计2022年CPI在猪周期启动后迎来上行周期,10月前后或触及3%,但全年压力不大;PPI持续回落,四季度有小幅反弹,年末预计回落至3-5%。

      经济:

      在跨周期调节下,今年政策发力明显后置,明年政策则预计前置发力,地方债、财政支出从四季度开始放量,预计对明年一季的经济增长形成有效支撑。

      预计2022年Q1-Q4GDP同比增速分别在3.3%、4.7%、5.4%、5.9%左右,全年GDP累计同比增速预计回升至4.9%。

      海外:

      预计美联储加息将于明年三季度开启,但仍需关注全球疫情变化对加息进程带来的影响。

      美联储Taper落地非美债利率上行核心动力,加息、财政支出、债务上限更为关键,预计Taper结束前美债利率整体将呈现温和上行走势。

      机构行为:

      地产风险延续、城投获利空间较窄决定了资产荒可能仍会存在,利率债的配置需求可能仍然较强,关注“抢跑”行为。

      策略:重建仓、轻择时,关注交易性机会

      “稳货币+有限宽信用”指向利率仍有上行压力,但预计幅度有限:

      2022年上半年信用周期可能会处于持续走强的阶段;同时货币政策预计延续稳而不松的状态,降息概率预计也较为有限,利率在上半年存在上行的压力。

      稳增长诉求存在但不强烈,宽信用预计会以较为温和的方式呈现,对利率构成的利空也会相对有限,预计3.0%、3.1%将是10Y国债收益率向上的阻力位。

      资产欠配逻辑下,机构“抢跑”行为可能仍会发生,有限利空下配置型资金重建仓、轻择时:

      信用挖掘的难度预计会进一步加大,机构对利率债的配置需求可能仍然较高,机构“抢跑”行为或将导致利率拐点提前出现,需要关注。

      债市有利空但不强,等待拐点再配置所带来的收益可能有限,同时需要承担踏空、空仓、“被抢跑”风险,配置资金建议随利率边上边配,重配置、轻择时。

      交易型资金关注两个博弈的机会:

      市场对货币政策认知带来的情绪、预期扰动:

      尽管央行强调数量型工具属于中性政策,但市场目前仍然普遍将降准、超额续作MLF等视作货币宽松,并会由此产生货币政策彻底转向宽松的预期。在结构性流动性短缺的货币政策框架下,不定期降准是保持流动性平稳的正常举措,不会对债市基本面产生实质影响,但其带来情绪宣泄将产生短期的做多机会。

      由情绪和预期催生的机会也会随着情绪和预期的回落而结束,这个过程可能会以快速且对称的方式完成,意味着博弈此种机会需要快进快出。

      信用风险事件带来的风险偏好、流动性扰动:

      2022年信用环境难言明显改善,破刚兑过程中,风险事件仍有爆发的可能。信用风险事件的爆发将会首先压低市场的风险偏好,形成对利率的利多。

      当金融稳定在央行目标集合中的权重越来越高以后,大的信用风险事件有可能催生货币政策以及流动性的阶段性宽松,将会为利率债提供交易的机会。

      风险提示:疫情反复的风险;美联储政策存在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