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盛硅业(603260):工业硅有机硅延续高景气 “煤电硅”一体化优势明显

类别:公司 机构:华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刘万鹏 日期:2021-10-27

  事件描述

      10 月26 日,公司发布2021 年三季报,公司前三季度营业收入为141.15亿元,同比增长123.3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0.03 亿元,同比增长596.0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49.74 亿元,同比增长640.88%。基本每股收益为5.09 元。

      工业硅和有机硅量价上升,单季度业绩再创历史新高。

      公司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1.15 亿元,同比增长123.34%;实现归母净利润50.03 亿元,同比增长596.08%。其中2021Q3 实现营收64.13 亿元,同比增长200.15%;实现归母净利润26.30 亿元,同比增长875.66%。公司前三季度业绩大幅增长主要系公司主营产品工业硅、有机硅量价齐升。2021Q3 工业硅产量19.30 万吨,同比增长74.88%,环比增长4.75%;110 生胶、107 胶及环体硅氧烷2021Q3 产量分别为5.03、4.51、6.58 万吨,同比分别增长26.27%、83.92%、38.99%,环比分别增长17.98%、47.93%、9.66%。三季度以来工业硅和有机硅供应紧张并持续涨价,2021Q3 主要产品销售价格同比上升明显,其中工业硅平均售价上涨60.90%;110 生胶、107 胶及环体硅氧烷平均售价同比上涨124.56%、106.10%、102.48%;混炼胶、气相法白炭黑平均售价也分别同比上涨85.56%、45.94%。

      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工业硅和有机硅生产技术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公司是我国硅基新材料行业中业务链最完整、生产规模最大的企业之一,工业硅及有机硅生产技术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公司完整掌握了工业硅及有机硅全产业链生产的核心技术,取得授权专利130 项,其中发明专利24 项,主导或参与各类标准的制定或修改27 项,发表科技文章20 余篇。

      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2018 年以来累计研发费用达到8.72 亿元,其中 2021 年前三季度投入研发费用2.75 亿元,同比增长65.66%。

      公司主导或参与了《有机硅环体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工业硅》《工业硅化学分析方法》等20 余项国家、行业或团体标准的制定或修改;建立了“合盛硅基新材料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究开发中心”、“浙江合盛硅基新材料研究院”、“浙江省合盛硅业硅基新材料重点企业研究院”、“浙江省级企业技术中心”、“浙江省博士后工作站”、“省级院士专家工作站”

      等研发平台,同时参与国家火炬计划产业化示范项目、浙江省重大科技专项等多个科技转化项目。

      工业硅持续高景气,公司加速产能扩张巩固规模优势。

      受下游产品持续需求拉动,加上煤价上行和电力短缺,工业硅维持高景气,三季度以来价格不断攀升,公司2021Q3 工业硅平均价格达到16154.20 元/吨,同比上涨60.90%,环比上涨38.34%。短期来看,各地密集出台能耗双控政策,工业硅主要生产地云南、四川受制于用电紧张和季节性枯水,供给端产量难以快速提升,而需求端由于有机硅和多晶硅扩产需求旺盛,供需缺口扩大有望继续推动工业硅价格上涨;中期来看,伴随2022 年西南地区丰水期到来,供给紧张状态或将有所缓解,但整体供给仍然有限,加上有机硅、多晶硅产能投放带来的需求增长,工业硅供需有望持续向好。

      长期来看,公司未来将继续在云南、新疆扩建工业硅产能,其中在新疆拟扩建40 万吨/年工业硅产能,预计2 年内建成投产,云南计划建设80万吨工业硅产能,未来公司将进一步巩固工业硅的规模优势。

      全球最大工业硅、国内最大有机硅企业,“煤电硅”一体化优势明显。

      公司有望成为全球最大工业硅和国内最大的有机硅生产企业,在新疆、云南等地布局的“煤电硅”一体化成本优势明显。公司现有工业硅产能73 万吨/年,有机硅产能93 万吨/年。根据半年报显示,新疆新材料煤电硅一体化项目年产20 万吨硅氧烷及下游深加工项目已建设15%,西部合盛年产20 万吨密封胶项目预计将于年内投产,公司目前正逐步扩张产能,发挥规模优势。同时公司生产工业硅和有机硅,可发挥协同效应,在新疆和四川地区热电联产,降低生产成本,在浙江地区发挥有机硅产业链辐射作用。

      投资建议

      预计2021-2023 年公司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69.77、107.60、134.55 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96.9%、54.2%、25.0%,当前股价对应PE 分别为28、18、14 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公司项目进度低于预期;产品价格下跌;下游需求不及预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