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纸轻工周报:金属包装提价有望传导成本压力;家居头部企业集中度提升穿越地产周期;看好潜在出口利润弹性

类别:行业 机构:上海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有限公司 研究员:丁智艳/屠亦婷/周海晨/周迅/黄莎 日期:2021-10-11

本期投资提示:

    1、包装:1)包装子赛道竞争格局优化,龙头在产业链中的话语权持续强化,如金属包装的奥瑞金,中粮包装等,纸包装的裕同科技。2)有新业务延伸机遇的包装公司,传统业务贡献稳定现金流,新业务延伸提供估值弹性,如劲嘉股份(传统烟包业务稳步提升,新型烟草提升估值,推出股权激励目标,未来复合增速20%以上,体现增长信心)、东风股份(烟包+药包双轮驱动,新型烟草布局持续推进)、紫江企业(子公司紫江新材料的铝塑膜业务进入动力电池领域,呈现爆发式增长)。

    2、出口产业链:中美贸易关系缓和预期,有望带动出口产业链盈利能力边际改善。1)关注关税、贸易限制边际缓解预期,出口制造公司短期将有所受益。自2018 年贸易摩擦起始至今,家居制造龙头公司并未受到显著影响,产业链全球化布局能力好于预期,市占率趁势提升,且疫情期间我国产业链的稳定也为欧美国家形成了有力输出。如若关税边际缓解,短期国内订单将显著恢复,盈利能力有望修复;中长期,东南亚仍具备劳动力红利及资产风险分散优势,产业链全球均衡配置仍为企业提供核心竞争力。如:敏华控股、顾家家居、海鸥住工、梦百合、乐歌股份等。2)关注3C 产业链芯片短缺边际改善,相关包装企业订单有望恢复。如:裕同科技。

    3、家居:国内住宅竣工增速延续向好。1-8 月住宅竣工面积同比+27.4%,较2019 年同期+15.0%;8 月同比+29.6%(VS 7 月+28.8%),较2019 年同期+23.1%(VS 7 月+12.4%)。

    1-8 月住宅新开工面积同比-1.7%,较2019 年同期-5.9%;8 月单同比-14.6%(VS 7 月-21.5%),较2019 年同期-13.6%(VS 7 月-12.6%)。1-8 月住宅销售面积同比+16.5%,较2019 年同期+13.6%;8 月同比-17.6%(VS 7 月-9.5%),较2019 年同期-5.5%(VS 7 月-0.5%)。

    市场担忧住宅新开工和销售下滑,影响未来几年家居需求。但我们认为存量房家装更新需求的占比将稳步提升,对冲新房市场波动;此外家居单品集中度提升,以及多品类扩张,也将持续打造头部企业的成长曲线,穿越行业周期波动的影响。我们认为“房住不炒”的宗旨在于保障行业长期稳定健康发展。地产调控旨在打击投机需求,而仍需呵护刚需市场,而后者正是家居消费的真正需求所在。我们预计从家居行业的三季报情况来看,将进一步体现龙头整合红利。

    无论是更利于龙头整合的软体赛道(产品标准化,渠道稳定性更高,头部企业规模优势显著),还是凭借多品类,多渠道寻找Alpha 增量的定制龙头,均可通过自身的成长性,穿越周期。龙头企业也具备更强的商业模式创新能力,通过灵活的组织架构和多元化的渠道引流措施,赋能经销商,应对地产周期挑战。看好顾家家居,敏华控股,欧派家居,索菲亚,喜临门,志邦家居。

    4、造纸:“双控”政策中长期利好造纸行业整合,短期仍需关注需求改善:造纸产能目前受“双控”政策影响有限。造纸行业并未被列入“两高”行业,与电解铝相比,造纸用电能耗仅为电解铝的1/7-1/6。因此各区域针对造纸行业的能耗管控政策有限,明确因限电导致造纸产能被动关停的情况主要集中在江苏省。由于造纸下游需求支撑力不足,其他省份纸厂以主动限产为主。短期看,“双控”政策对造纸行业产能利用率约束有限,核心矛盾仍在于下游需求疲软,需观察纸厂主动停机落实情况对纸价支撑作用。2021H2 国内消费支撑力较弱,导致造纸行业需求表现疲软,纸厂和产业链库存仍处在相对高位,纸价呈现下跌并逐步筑底态势。目前观察,造纸行业并未因“双控”政策影响出现明显的供给限制,短期内行业内核心矛盾仍聚焦下游需求支撑力不足,后期纸厂主动限产落实有待进一步观察。中长期看,“双控”政策将持续推动能源和产业结构调整,头部造纸企业进一步整合行业。“双控”政策以及“双碳”目标实施背景下,国内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将成为主要趋势。产业链布局完善,布局清洁能源,以及技术优势领先实现能耗降低的造纸龙头企业,将在长期趋势中充分受益。2020 年双胶纸CR4 仅38%、箱板瓦楞纸CR3 仅45%,头部企业未来有望进一步整合市场,头部集中度提升改善竞争格局,中长期造纸行业盈利中枢有望上移并逐步稳定。推荐关注具备林浆纸全产业链布局的造纸龙头太阳纸业,布局清洁能源固废发电的山鹰国际,供给侧竞争格局相对较优的博汇纸业,布局生物质发电以及林业碳汇的岳阳林纸。

    5、碳中和与林业碳汇:林业碳汇有望成为推进“碳中和”的重要抓手。林业碳汇开发成本远低于其他碳捕捉技术,同时还具备维护生物多样性、保持水土、提高农业生产力和农民就业机会等多种正外部性,为性价比最高的负排放方案。按照国内符合林业碳汇开发标准的林地可释放减排量8 亿吨进行计算,假设未来林业碳汇价格为100 元/吨,对应约800 亿元市场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