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乡化纤(000949):氨纶行业持续景气上行 半年度业绩创新高

类别:公司 机构: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邓胜/郑勇 日期:2021-07-14

  事件

      公司发布2021 年半年度业绩预告:预计公司2021H1 实现归母净利润7.1-7.6 亿元,同比增加2394%-2570%;2021Q2 实现归母净利润4.0-4.5 亿元,环比增加29%-45%。

      简评

      氨纶行业持续景气上行,高氨纶业绩弹性助力H1 业绩大涨。

      计公司2021H1 实现归母净利润7.1-7.6 亿元, 同比增加2394%-2570%;2021Q2 实现归母净利润4.0-4.5 亿元,环比增加29%-45%。2021 年上半年应收款项坏账准备冲回587 万元,存货计提存货跌价准备1,064 万元,本次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和冲回合计减少公司2021 年上半年利润总额443.43 万元。从公司氨纶销量上来看,公司2021H1 销量大幅增加。从氨纶价格来看:

      2021H1 氨纶40D、20D 市场均价分别为58197 元/吨、74555 元/吨,同比增加99.2%、104.7%,2021H1 氨纶40D、20D 价差分别为27285 元/吨、43643 元/吨,同比+11803 元/吨、+20951 元/吨。

      2021Q1 氨纶40D 市场均价51177 元/吨、价差24285 元/吨,环比上涨41.4%、6081 元/吨。2021Q1 氨纶20D 市场均价63652 元/吨、价差36759 元/吨,环比上涨50.6%、12467 元/吨。2021Q2氨纶40D 市场均价65299 元/吨、价差30273 元/吨,环比上涨27.6%、5988 元/吨。2021Q2 氨纶20D 市场均价85605 元/吨、价差50578 元/吨,环比上涨34.5%、13819 元/吨。氨纶库存水平为14 天左右,为近四年低点。从公司氨纶产品结构上来看:公司氨纶产品主要有20D、30D、40D,其中氨纶20D 占比30%以上,是国内最大的氨纶20D 生产企业,氨纶40D 占比40%左右。而氨纶20D 价格价差涨幅均显著高于40D,公司作为国内最大的氨纶20D 生产企业,氨纶业绩弹性更高,受益程度高于行业平均。

      从生产成本来看:新乡化纤在2014 年后新增的10 万吨产能中,全部采用郑州中远研发的、目前业内领先的第四代氨纶生产技术。该技术比第三代技术综合能耗降低了约34%,生产成本相比国内小产能要低2000-3000 元/吨。综合来看:2021H1 受氨纶行业基础需求持续增长影响,公司主要产品氨纶纤维销售价格较上年同期大幅上涨,销量大幅增加,氨纶业务毛利率大幅提高,导致公司半年度业绩与同比大幅增长。氨纶行业持续景气上行,公司2021年业绩可期。供给端来看,2020年国内氨纶总有效产能达89万吨,产能利用率在85%左右。不少落后小产能已经关停或处于关停边缘,CR5从2014年的45%上涨到目前的67%,行业洗牌进一步加剧,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盈利水平进一步提升。2021-2022年新增产能也集中在华峰化学、韩国晓星、新乡化纤、泰和新材等少数龙头企业。需求端来看,2020年国内氨纶表观消费量67万吨,同比增长3.2%。国民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高档面料的需求也随之增加,近年来运动类弹力面料增长迅速,氨纶应用领域不断扩大,织物氨纶含量不断提高,进一步刺激市场需求。随着氨纶在纺织产品的渗透率的不断提升和人民健康生活习惯的改变,预计未来将会迎来广阔的市场空间。此外,氨纶具有广阔的差异化发展潜力,目前在医疗、汽车内饰等产业领域应用占比较小,未来增长空间巨大。考虑到未来氨纶需求有6%-10%的稳定增速,而氨纶供应有序,预计2021年氨纶行业可维持强势。新乡化纤作为氨纶行业龙头,氨纶产能从2万吨稳步提升至12万吨,“退城入园”后,公司新乡凤泉区2万吨老产能搬迁,合计受补偿13.5亿元,在产10万吨产能均为2015年后的新增产能,全国产能占比11%左右。新乡化纤“年产10万吨高品质超细旦氨纶纤维项目”一期3万吨产能预计2021年底投放;二期3万吨产能将于2022年四季度投产,届时公司氨纶产能将达16万吨,氨纶行业高景气下,公司2021年盈利中枢将再上一层。

      粘胶长丝产能全球第一,毛利率行业领先。全国粘胶长丝产能20 万吨,新乡化纤粘胶长丝产能8 万吨,市场占有率38%,产能全球第一。新乡化纤连续纺工艺产能占比71.4%,国内平均水平仅为42.9%,先进的生产工艺助力公司粘胶长丝产品毛利率行业领先。公司粘胶长丝直接出口和间接出口比重共计达到70%-80%,随着海外疫情逐渐好转,出口量已恢复至疫情前水平,粘胶长丝市场至暗时期已经过去,行业拐点以至,公司粘胶长丝业绩增长可期。

      盈利预测与估值:上调公司2021 年、2022 年和2023 年归母净利润预测分别为14.9、12.6 和15.8 亿元(前值分别为10.5、10.9 和11.3 亿元),EPS 分别为1.01、0.86 和1.08 元(前值分别为0.83、0.87 和0.90 元),PE分别为7.9X、9.4X 和7.5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项目投产不及预期,需求不达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