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4月金融数据点评:信用稳中收紧 中长期贷款占比回升

类别:宏观 机构:中诚信国际信用评级有限责任公司 研究员:李路易/王秋凤 日期:2021-05-15

  表内融资及表外融资回落,拉低社融增速。4 月份,社融增量延续着同比、环比走低的趋势,信用延续稳中收紧。具体来看,当月新增社融1.85万亿元,较上月少增1.49 万亿元,较去年同期少增1.25 万亿元,并低于疫情前两年的平均水平。增量收缩叠加去年同期高基数,社融存量增速继续下行,同比增长11.7%,较上月回落0.6 个百分点。分类别来看,新增表内融资1.25 万亿元,较上月少增1.53 万亿元,较去年同期少增4621 亿元,不过仍高于疫情前水平,信贷对实体经济的支持仍保持相对较大力度。受信托业持续“两压一降”的影响,表外融资减少3693 亿元,较去年同期大幅多减3714 亿元;新增直接融资4323 亿元,较上月多增35 亿元,从环比来看直接融资基本保持平稳运行态势,但与去年同期相比降幅明显,少增5229 亿元,主要与去年同期受对冲疫情的宽信用政策影响,债券市场发行放量有关。新增政府债券融资3739 亿元,较上月多增609 亿元,较上年同期多增382 亿元,随着3 月初开始提前下达部分新增地方债额度,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开始加速,带动新增政府债券融资加快。

      基数较高叠加企业与居民存款减少,M2 增速回落。4 月份,M2 同比增长8.1%,较上月回落1.3 个百分点,高基数以及存款降低是M2 显著回落的主要原因。具体来看,4 月份居民存款减少1.57 万亿元,单月减少额为2005 年以来最高,较上月减少3.51 万亿元,较去年同期多减7704 亿元,居民存款的减少或与房地产升温居民购房支出增加以及经济稳定背景下居民消费回暖有关;企业存款减少3556 亿元,较上月减少2.08 万亿元,较去年同期减少1.53 万亿元,企业存款的大幅减少一方面是企业生产加快对资金需求加大,另一方面是缴税大月企业存款向政府存款转移,单月新增政府存款5777 亿元,较同期多增5248 亿元。M1 同比增长6.2%,较上月回落0.9 个百分点,保持区间波动,与当前实体经济的活跃度基本匹配。

      人民币贷款总量虽有回落,但中长期贷款占比提升,信贷结构持续优化。

      4 月,新增人民币贷款1.47 万亿元,较上月少增1.26 万亿元,较去年同期少增2300 亿元。虽然贷款总量环比、同比均明显走低,但贷款结构出现明显改善:本月新增中长期贷款1.15 万亿元,高于上年同期的0.99 亿元,本月中长期贷款占比为78.39%,较上年同期扩大近20 个百分点;虽然受贷款总量明显回落的影响,本月新增中长期贷款较上月少增0.8 万亿元,但占比较上月扩大7 个百分点,信贷投放更加趋于长期化,有助于企业改善负债结构。无论是居民部门还是企业部门,中长期贷款均保持同比增长态势短期贷款均为同比减少:4 月,新增居民户贷款5283 亿元,较上月少增6196 亿元,较同期少增1386亿元。居民户短期贷款新增365 亿元,较上月少增4877 亿元,较同期少增1915亿元;居民户中长期贷款新增4918 亿元,较上月少增1321 亿元,较同期多增529 亿元;非金融性公司及其他部门中长期贷款6605 亿元,较上月少增6695 亿元,较同期多增1057 亿元。居民部门短期贷款的大幅回落或与当前监管严查经营贷和消费贷违规流入房地产有关,居民部门长期贷款高主要体现了房地产市场回暖的影响,企业部门中长期贷款的持续高位说明政策引导以及经济稳定增长下企业对中长期资金的需求走高。整体来看,贷款整体虽有所走低,但结构上继续保持优化态势。

      “高基数效应”与稳杠杆背景下,社融增速或将继续回落。4 月30 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强化对实体经济、重点领域、薄弱环节的支持”。5 月11 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2021 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在肯定了当前经济积极因素增多的同时,指出了当前经济恢复不平衡、基础不牢固的问题;关于后续货币政策,报告强调“未来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精准、合理适度,把服务实体经济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珍惜正常的货币政策空间,处理好恢复经济和防范风险的关系”;在服务实体经济具体的操作上报告指出要“进一步延长两项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至今年年底”;同时报告中继续强调“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考虑到当前货币供应与社融规模已从“低基数效应”转为“高基数效应”,M2 与社融存量增速均持续回落,随着高基数效应的持续显现,未来这一目标的实现压力较小,政策空间应对内外形势的变化的空间加大,特别当前存在着全球通胀持续升温带来的输入性影响的风险。针对当前我国债务风险仍处于高位,存在信用收缩背景下信用风险的超预期释放压力可能,政治局会议与报告均指出要“建立地方党政主要领导负责的财政金融风险处置机制”。整体来看,在后续防风险与高基数效应下,M2 与社融增速或有进一步回落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