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钢行业点评:中国取消146种钢铁产品出口退税
税率调整下短期影响有限
中国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宣布,自5 月1 日起取消对涵盖几乎所有热轧产品、不锈钢产品、螺纹钢、线材、型材和管材等的146 种钢铁产品的出口退税。 同时,再生钢铁原料,钢坯和生铁的进口关税从2%降至0%。
我们认为此项政策意在:1)减少出口量以增加国内供应,为碳中和目标下未来粗钢减产政策留有空间;2)增加钢铁原料供应,以减少对铁矿石的依赖,进而压制铁矿石价格。但是,我们认为上述政策的短期影响将有限,主因当前海外溢价较高,主要地区溢价比例已超过了13%的退税率。维持中国钢铁行业“增持”评级。
海外产品较国内溢价推动出口量增长
我们认为,退税政策的有效性取决于两大因素:1)涉及钢铁产品在总出口中的占比,即此类产品出口量的减少是否能够使国内供应增加;2)海外钢材溢价,即取消退税是否会使得出口减少。 根据中国海关数据,2020 年前国内钢铁产品总出口为5,368 吨,其中本次取消退税涉及的146 种钢铁产品的出口约3,750 万吨,占出口总量的70%。若此部分产品供应到国内市场,则收效显著。国内外价差方面,Wind 数据显示,美国,欧洲,独联体和土耳其的热轧板卷价格分别为1,545 美元/吨,1,159 美元/吨,955 美元/吨和1,020 美元/吨(截至4 月25 日),较国内的878 美元/吨溢价明显。
海外市场景气度短期内不会转降
我们预计出口量不会出现明显下降,除非海外市场需求收窄至海外钢材价格下跌,尤其是考虑到印度目前的疫情状况,全球供应可能会收紧。供应方面,我们注意到海外市场的钢铁生产已从疫情冲击中恢复。今年3 月份海外粗钢产量为7,520 万吨,同比增长10.6%,接近历史最高水平(2019 年3 月,7,617 万吨),因此短期内钢铁产量难以在当前水平再有大幅增长。此外,印度作为第二大钢铁生产国(2020 年其粗钢产量为9,883 万吨),正在经历疫情恶化的冲击。据Mysteel 报道,疫情虽尚未影响当地钢铁生产,但因各进口国将谨慎与该地区接触,我们认为其出口将严重受限。
潜在后续政策或将进一步刺激市场
如前所述,在当前海外溢价下,此项政策对出口量的影响可能非常有限。因此,政府限制出口以增加国内供应的意图或无法实现。但我们认为该政策旨在为2021 年初工信部提出的粗钢减产目标腾挪空间。因此,我们认为粗钢减产政策或将随之颁布,令国内供应进一步收紧并引发新一轮钢价上涨。
风险提示:1)原材料价格上涨超预期;2)减产力度以及需求增长低于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