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星新材(002585):Q1业绩再超预期 光学膜二期陆续投产助力业绩高成长

类别:公司 机构: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邓胜/郑勇 日期:2021-04-25

  事件

      事件1:公司发布2021 年一季报,21 年Q1 实现营收12.8 亿元,同比增长31.1%;实现归母净利润2.76 亿元,同比增长215%;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2.74 亿元,同比增长234%。预计2020H1实现归母净利润5.45-5.80 亿元,同比增长135-150%,其中Q2单季度实现2.69-3.04 亿元,同比增加87-111%。

      事件2:2021 年4 月9 日,公司发布公告称2 亿平米光学膜项目(30 万吨高功能膜材料)产线已安装完毕,投料试车。

      简评

      2021 公司继续高歌猛进,Q1 业绩再超预期。进入2021 年以来,随着下游面板行业、光伏行业的持续蓬勃发展,高端BOPET 材料需求继续旺盛,公司光学材料等新材料业务持续放量。公司在产品端不断优化产品结构,将资源更多倾斜到高毛利的新材料业务,公司客户结构也持续优化,2021 年除了继续对接国际面板龙头三星,也不断开拓国内客户,比如海信超过一半光学膜用量由双星供应,爆发式放量增长。21 年Q1 实现营收12.8 亿元,同比增长31.1%;实现归母净利润2.76 亿元,同比增长215%。此外,公司2021 年一季度利润率达到22%,相较于2020 年整体的14%提升8 个百分点。实际上随着公司新材料业务持续发力,公司利润率连续五年都在显著提升,从2016 年的5%提高到2021 年一季度的22%。展望二季度,公司当前在手订单仍旧超过三个月,且订单数还在持续增加,公司产品价格大都稳中有升,原材料由于公司备货充足价格已经锁定,公司预计2020H1 实现归母净利润5.45-5.80 亿元,同比增长135-150%,其中Q2 单季度实现2.69-3.04 亿元,同比增加87-111%。公司光学膜二期部分产线也于2021 年4 月9 日投料试车,由于公司已经有成熟的运作经验,且公司已经提前对员工进行了培训,公司二期30 万吨光学膜预计在三季度附近满产,届时公司总产能将达到86 万吨以上,相较当前56 万吨总产能(2020 年销量为49.6 万吨)大幅提升,新材料产量占比也将随着二期光学膜项目投产相应提升,下半年开始大幅贡献业绩,助推全年业绩上新台阶(公司公告二期项目投产后公司膜材料整体产能将提升25%以上,是以公司总体规划100 万吨作为基数进行计算的)。

      2021 年二期光学膜逐步达产,光学材料板块迎来快速发展。2020 年公司光学材料膜毛利占比33%,新能源材料膜毛利占比15%,可变信息材料膜毛利占比9%,热缩材料膜毛利占比4%,新材料业务毛利合计占比61%。公司光学膜主要包括复合膜、增亮膜、扩散膜等,2020 年销量为12 万吨,随着终端产品尺寸大型化以及手机和平板电脑需求持续增长,预计国内不同用途光学薄膜年需求量在50 亿平方米以上,国产替代空间广阔,公司产品当前已经得到业内领军公司三星认可,并逐步打开国内市场,公司2020 年围绕光学材料进行了重点客户开发,2021 年2 月份取得二季度海信招标,公司供货占比55%。TCL 和冠捷的供货量也不断增长,且公司通过长虹为小米加工,通过其他代工厂为华为加工,公司光学材料增长速度越来越快。2021 年2 亿光学膜暨五十万吨高功能膜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将进一步提升公司产品市占率,巩固公司龙头地位。公司光学膜客户群体包括三星、LG、海信、TCL、小米、京东方、长虹、康佳、创维、赛伍、明冠、福斯特、乐凯、中天、回天等世界五百强及上市公司。随着光伏发电“平价上网”时代全面到来,以及2030 年碳高峰、2060 年碳中和对新能源产业的政策导向,预计到2030 年全球每年新增装机容量将攀升至660GW,2050 年全球累计装机容量将达到9,170GW,分别约为2019 年新增和累计装机容量的6 倍和22 倍。公司光伏背板膜凭借质量及成本优势呈现迅猛的发展态势,2020 年共计销售光伏背板膜7.4 万吨,在同类产品市场占有率超过20%。未来公司光伏背板膜市场占有率将持续提升。

      公司业绩持续高速增长,人均创收、人均创利业内领先。公司持续向新材料公司转型,也于2020 年中报首次披露新材料业务具体构成,截至2020 年底新材料盈利占比已达六成。公司近五年来营收和利润都大幅增加,2016-2020 年营收复合增速为19%,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速高达53%,成长性显著(为了能够反应公司实际经营情况,对2017 年和2019 年净利润进行了可比性调整)。并且由于公司出色的管理能力以及超出同行的运营和技术经验,公司的人均创收和人均创利指标始终居于业内前列,公司2020 年人均创收高达318 万元,人均创利高达45 万元。基于对公司未来发展前景信心和对公司价值认可,同时也为了调动公司核心技术和业务骨干人员积极性,公司于2020 年12 月启动股票回购计划,拟使用1-2 亿元自有资金以不超过12 元/股的价格回购股份用于后续的股权激励和员工持股计划,截至2021 年4 月8 日公司通过股票回购专用证券账户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公司股份数量共计1264 万股,占公司目前总股本1.09%,最高成交价为10.06 元/股,最低成交价为8.72 元/股,成交总金额为1.19 亿元(不含交易费用),达到股份回购方案的下限总金额,公司本次回购股份方案已实施完毕。

      盈利预测与估值:上调公司2021 年、2022 年和2023 年归母净利润预测值分别为12.1 亿元(前值10.1 亿元)、14.4 亿元(前值12.9 亿元)和17.4 亿元(前值15.9 亿元),EPS 分别为1.05 元、1.25 元和1.50 元,PE 分别为12.6X、10.5X、8.8X,基于2021 年盈利预测给予20 倍PE,目标价21.0 元/股,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分析:项目投产不及预期,下游需求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