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行业:2020年三季度金融“不良资产”全景分析

类别:行业 机构:国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马文扬 日期:2021-02-02

  为梳理金融不良资产全景,本报告聚焦银行

      不良贷款、信托与券商资管计划不良资产、违约债券几大主要金融不良资产生成维度,复盘金融不良资产全貌。分析显示,当季银行业不良资产持续攀升仍未达峰值,信托业不良暴雷激增;债券市场违约不容乐观。值得关注的是,资管行业标品转型的同时带来债市风险同步传导,易引发标品与非标市场的风险共振。

      银行业不良规模增长增幅放缓

      综合来看,三季度银行业不良规模继续增长,增速回落,带动拨备率降幅收窄。其中城商行不良余额增速明显回落,不良率持续下行,不良贷款控制力度优于其他机构,带来资产质量不断改善。

      国有大行及股份银行不良规模缓慢增长,未出现较大波动;农商行不良率居高不下拨备率水平整体偏低,民营银行不良率快速攀升,拨备率下滑,资产质量承压较大。

      上市银行加大风险防范

      三季度37 家上市银行平均不良贷款率(1.42%)环比微升1BP,拨备覆盖率(269.06%)较去年同期增加13.63 个百分点。其中,宁波银行、中信银行等多家银行三季度不良余额同比增幅超过20%,而平安银行、浙商银行等6 家银行增速降为负值。同时,上市银行强化风险防范普遍提升拨备覆盖率,平均拨备覆盖率较年初增加7.51 个百分点。风险中枢抬升也驱动上市银行加大减值损失确认,推动信用风险整体提升7 个BP,金融业让利背景之下势必影响全年利润增速及行业业绩水平。

      不良处置压力方面郑州银行依旧突出, 高达

      0.51%;渝农商、北京银行、青岛银行等5 家上市银行不良处置压力亦高于0.1%。相比之下,农业银行、成都银行等11 家上市银行近三年不良率中枢下移,不良处置压力明显缓减。11 家银行中城商行6 家,占比过半。减值准备计提力度方面,成都银行、青岛银行等机构加大减值准备计提力度,计提力度超过5%;相比之下南京银行、宁波银行等8 家银行计提力度均低于-4.0%。

      信托违约规模高于券商集合理财

      三季度28 家信托公司共计87 只信托产品违约,违约金额达511.6 亿元,同比大增228.16%。其中新时代信托产品违约金额高达190 亿元左右,为有史以来最高值。分类来看,融资类信托违约金额463.2 亿元,证券投资类信托违约金额44.2亿元,均较去年同期明显增长。此外,信托机构加快债券等标品投资转型,引发债市风险向信托产品同步溢出,外贸信托等证券投资类信托占比较高机构此类违约情况尤为突出。

      从违约主体看,三季度47 家违约主体主要集中在京津冀(13 家)、华中(10 家)及西南(8 家)等地区,共涉及16 省3 市。其中民企占比高达  78.72%,城投平台违约数量7 家,主要集中在贵州、河南等地。分行业看,违约主体涉及的17 个行业领域,疫情冲击下零售业(7 家)、商业服务业(5 家)、多元金融(5 家)等行业所受冲击较大,对应违约主体数量分列前3 位。此外,部分信托违约主体亦是发债主体,且目前债市层面尚未爆出违约事件。

      券商集合理财今年前三季度违约数量19 起,违约金额17.47 亿元,较去年同期均有一定程度下降,整体违约情况明显好于信托,仅部分券商产品违约金额及数量偏多。从区域分布来看,京津冀北京地区(4 起)、华中湖南省(3 起),以及长三角浙江省(2 起)发生违约项目较多。此外,与信托产品类似,部分券商集合理财产品违约主体(包括部分嵌套信托产品模式)同样也是债务工具发行主体(如播州城建投、东方园林、ST 安通等),且目前仍未发生债市违约事件。

      债市违约较历史同期有所缓和

      上半年市场流动性整体宽松,企业融资环境短期边际改善。受此影响,前三季度债市新增违约数量(18 个)及金额(368.52 亿元)均低于2019年前三季度,整体违约状况有所缓和。从主体性质来看,违约主体仍集中在民营企业,同时部分区域内优质国企出现暴雷;分行业看,18 个违约主体分属13 个不同行业,行业群聚性不明显。从经营及财务层面看,违约主体通常具有扩张过于激进、负债(及或有负债)高企、货币资金大比例受限、自身造血能力偏弱等相似特征。此外,多数违约主体在暴雷前,其评级便已受到调降或列入负面/观察名单,显示市场对其潜在风险已有一定共识和预知。

      风险提示

      1、疫情未全面控制前,实体经济难以完全修复,上市银行资产质量或将继续承压;

      2、宏观控杠杆叠加非标监管趋严,融资主体资金渠道或进一步收紧,资管机构产品违约数量及规模面临继续攀升

      3、经济复苏动能偏弱,多种因素或导致信用债市场继续承压;资管行业加速标品转型,导致债券市场风险向资管业务领域进一步蔓延,易引发机构间连锁反应形成风险共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