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设备与新能源行业研究:光伏潜在降价符合市场预期 材料体系推进电池进步

类别:行业 机构: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姚遥 日期:2021-01-18

  新能源:中核集采开标成今年首个组件价格风向标,价格平稳回落符合产业规律、行业需要和市场预期;各地争相表现有望令碳减排目标提前达成。

      中核1.3GW组件集采作为2021 年首个央企组件招标本周开标,根据供货时间和产品规格不同,各标段投标均价主要介于1.55-1.7 元/W 之间,其中上半年交货标段较下半年价格高出6-10 分/W、双面双玻组件较单面溢价5 分/W 左右、同时段交货的182/210 组件则较166 溢价2-3 分/W。这一开标结果整体表现出组件企业当前较温和的价格竞争策略,同时也反映出企业对全年原材料成本走势的判断。

      近期市场对未来一段时间内的产业链降价预期关注度较高,对此我们重申年度策略中观点:硅片环节因全年供需动态趋松,将有部分利润空间向上游硅料和下游转移,但考虑实际产能释放节奏及龙头企业成本优势,领先企业仍有望维持较理想的利润率水平;光伏玻璃环节情况类似,随着新增压延及部分改造超白浮法背板产能供应在Q2 陆续投放市场,供需紧张局面也有望逐步缓解。根据我们近期的产业链调研情况,考虑行业本身的微观供需动态以及龙头企业可能的价格策略,我们预计硅片和玻璃价格可能在春节前后至Q2 呈现一定程度的下调,届时现货组件价格也将同步跟跌,进而对海外项目订单落地和国内平价需求释放起到显著的促进作用。同时值得强调的是,对于存在降价预期的环节,相关企业2021 年盈利预测中均包含了相关降价假设,因此只要降价幅度和节奏不出现明显的超预期情况,企业盈利预测将保持扎实,甚至存在超预期上调的可能。

      宏观方面,国家电投、国家能源集团近期对十四五新能源电源建设给出积极规划;上海市政府本周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上海市碳排放总量力争2025年达峰(较全国目标提前5 年)。尽管由于经济结构、资源条件等因素不同,各省市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难度、时间表、实现路径都将不同,但结合此前北京、广州、陕西等地新出台的地方新能源补贴政策来看,在国家减排意志明确的背景下,能源体系内主要央企、各地方政府积极发挥自身优势响应国家号召的态度明确,全国碳减排目标提前实现的可能性很大,而对应的新能源装机、电动车推广等产业端表现则有望相应呈现超预期表现。

      新能源车:整车2020 全年产销新高,重回增长轨道;1000km 续航拓宽应用边界,材料体系接力封装结构继续推进动力电池技术进步。

      中汽协数据,2020 年国内新能源车产销分别完成136.6、136.7 万辆,同比增长7.5%、10.9%,全年产销重回增长轨道。总体看,疫情对新能车影响集中体现在2020Q1,下半年以来防疫形势稳定叠加优质车型供给涌现,在2019 下半年低基数的背景下实现月度产销高增。国内新能车市场驱动力正由政策向市场转变,2021 年国内外车厂新车周期开启,仍将是电车产销的大年。

      据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数据,2020 年全年动力电池累计装车63.6GWh,同比+2.3%,电池全年装车量增速小幅低于整车产量,一方面因PHEV 车型产量增速高于BEV,另一方面小微车型的异军突起影响平均单车带电量。

      继蔚来提出ET7 1000km 固液电池期货方案后,本周智己汽车新车发布,掺硅补锂等技术应用实现单体300Wh/kg 能量密度,预期最高支持1000km 续航;广汽埃安发布石墨烯电池预告及配套车辆1000km 续航里程预期。过去一年电池封装结构的调整带来Pack 层面能量密度的大幅提升,近期车厂给出的正负极、电解质优化方案体现材料体系变革同样在持续推进,但从1~2年后的预期量产时点看,现行体系仍将是短中期的走量主力。长期来看,电池终端的差异化场景提出不同的技术诉求,如宏光Mini 等短续航代步车已是成功样板。对车厂而言需要在电池容量、充电性能、成本之间寻求最优解。

      风险提示:产业链价格竞争激烈程度超预期;全球疫情超预期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