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行业点评:退市新规征求意见 “优胜劣汰”提高上市公司质量

类别:行业 机构:万和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沈彦東/刘紫祥 日期:2020-12-24

事件:12 月14 日,上交所发布《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上市规则》《上海证券交易所风险警示板股票交易管理办法》《上海证券交易所退市公司重新上市实施办法》的征求意见稿(以下合称退市新规),深交所同样就相关制度修订发布公开征求意见稿。

    1、整体退市规则向科创板靠拢,退市指标明确,流程简化。本次退市制度改革坚持市场化、法制化、常态化基本原则,从三大方面进行改进,一是是完善财务类退市标准,小市值风险公司出清速度,交易类指标新增“连续二十个交易日在交易所的股票收盘总市值低于3 亿元”,财务指标方面新增“扣非前后净利润孰低者为负值,且营业收入低于1 亿元”

    组合退市指标;二是简化退市流程,提高效率,新规取消暂停上市和恢复上市,将财务类退市指标的退市流程缩短至两年;三是优化其他风险警示指标和风险警示板,将重大风险公司与其他主板公司进行板块区分,根据风险警示的需要增加交易限制措施,实行与主板不同的交易、结算和信息披露安排。

    2、建立常态化退市机制是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重要一环。今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资本市场发展,擘画改革发展路径。日前,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意见》,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促进市场健康发展的高度重视。与发达资本市场相比,我国A 股市场长期处于“多退少出”的状态,导致了目前上市公司整体质量有待提升,建立常态化退市机制正式是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重要一环。此前我国退市制度不够完善,未能通过退市及时出清落后产能,一是退市指标偏重于财务指标,企业为了保壳,容易在“非经常性损益”“减值准备转回”等个别科目上做调节,操控企业利润;二是退市流程繁琐,A 股设置退市风险警示和暂停上市的过渡性措施,整个退市程序最长可达4 年,为退市公司提供了运作时间,上市公司操纵盈利进行“业绩洗澡”,人为造成“亏损两年赢利一年”的局面;三是退市企业进入股转系统挂牌去向单一,退市公司的融资渠道受阻,导致上市公司保壳动力足。本次退市新规针对以上问题进行改进,是助力A 股实现市场化等重要举措,有望出清A 股壳公司,重塑A 股估值体系,实现“良币驱逐劣币”,形成A 股“优胜劣汰”的竞争格局。

    3、财务类指标对风险公司影响更大,将加快市场风险企业出清速度。从历史数据来看,我们统计了从1999 年至今被暂停上市和已退市公司的数据,被暂停上市的公司总计211 家,退市公司总计147 家,暂停上市公司中连续亏损占比91%,退市上市公司中连续亏损,占比18%。股价低于面值导致退市公司仅有1 家;从当前A 股上市公司经营数据来看,4111 家上市公司满足新规交易类指标“连续二十个交易日每日股票收盘价低于1 元”和“连续二十个交易日在本所的股票收盘市值低于3 亿元”的公司分别为3 家和0 家。而2020Q3 触及退市组合指标“扣非前后净利润孰低者为负值且营业收入低于1 亿元”的上市公司有57 家,触及净资产为负的上市公司有41 家,相较于交易类指标,财务类指标对风险公司影响更大,将加快市场风险企业出清速度。

    4、本次新规有利于维护良好上市环境,助推长期资金入市。本次退市新规体现了资本市场向“宽进宽出”、优胜劣汰方向迈进。新的市场环境利好具有强劲研究实力的机构投资者,市场中机构投资者比例有望提高,优质资产的不断注入、劣质资产的及时退出。结合目前监管层鼓励保险资金、全国社保基金、养老金、职业年金外资等扩大入市规模的动作,未来会有更多的长期资金进入到A 股市场,A 股市场成熟度和活跃度将会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

    投资策略:回顾历史,在历次券商获得超额收益率的行情中,引发券商的因素有很多,但每次都离不开行业政策因素。本次的上市公司退市机制正是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的重要制度安排之一,我们认为资本市场深化改革将会是未来一段时间证券行业的投资主线,2021 年也将是改革持续深化之年,年内将会出现政策密集期,“十四五规划”或将在资本市场改革方面大有动作,如IPO 注册制改革全面推进以及备注瞩目的“T+0”制度,目前券商的业绩空间已经打开,同时经历过前期调整,当前板块估值处于历史低位。未来长期资金入市叠加“T+0”制度带来的市场活跃度的提升,将有助于进一步提升行业营收能力,形成戴维斯双击效应,建议积极把握低估值龙头券商盈利长周期向上的投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