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政治局会议精神解读:需求侧改革发力 防范风险处置带来的市场压力

类别:宏观 机构:东海期货有限责任公司 研究员:刘洋洋 日期:2020-12-14

  总基调:经济运行逐步恢复常态

      对当前经济形式的判断,由730 政治局会议中的“当前经济形势仍然复杂严峻,不稳定性不确定性较大”调至“我国经济运行逐步恢复常态,新冠肺炎疫情和外部环境仍存在诸多不确定性”,显示疫情对经济的冲击阶段已经基本消退。

      前三个季度我国经济增长明显好于预期,11 月份生产和需求延续回暖。地产基建投资托底,消费出口改善持续。经济“V”型反弹最快的阶段已过,财政政策带动基建投资,政策聚焦扩大内需,预计明年经济弱复苏、稳货币、宽信用的局面仍将延续。

      宏观调控政策:首次提出“需求侧改革”

      在宏观调控政策方面,会议指出,继续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科学精准实施宏观政策,努力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会议对明年的宏观经济政策表述并不多,需进一步结合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来看货币和财政政策的方向。

      会议着重强调,要扭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同时注重需求侧改革,打通堵点,补齐短板,贯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提升国民经济体系整体效能。如果说供给侧改革更注重“生产”和“分配”,那么需求侧改革将是针对于“流通”和“消费”等环节。

      通过一系列供给侧改革,如三去一降一补等政策,可以显著改善供给端效率。同时在供给端推进产业链的高级化,一方面加快核心技术公关,致力于完善产业链,实现关键产品、技术领域的自主可控;另一方面,为新一轮产业革命蓄力,大力发展数字技术产业化和传统产业数字化。

      需求侧改革的战略基点是扩大内需,政策方面已经将扩大内需提高到重要位置,第一利用人口基数优势,培育多元化消费倾向,扩大消费基数;第二伴随着产业升级,引导外部优质消费回流及国内消费升级,提高消费质量;第三发展优势产业消费升级,为新消费场景奠定基础;

      最后调整收入分配格局,推动个税改革,为“内循环”蓄力。而在流通环节,政府进一步完善生产环节的要素流通,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关注实体领域的物流建设、金融领域的财政建设等。

      房地产: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会议强调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延续之前的调控方向不变。

      在过去两年的年底政治局会议中,均未提及房地产,本次会议中专门提及房地产,且并非“房住不炒”,而是相对温和的“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疫情过后,在前期积压需求释放、复工复产积极推盘的影响,1-10 月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转正至4.6%。短期房价将在“财富效应”和对消费的挤出效应,“房住不炒”和地方财政困境中取得平衡。

      一方面房地产涉及钢铁、建材、化工等多个产业链,以及挖掘机、重卡等固定资产类品种,是带动经济增长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也是地方政府收入的重要来源。而另一方面,房地产的虹吸现象,对其他行业的发展带来严重的桎梏。政治局会议强调,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目前来看,房地产投资不会作为刺激经济的政策,且“三道红线”等已经将龙头房企纳入宏观审慎监管并推动其去杠杆。而在内循环起步起步阶段,房地产仍是重要支撑,将促进其合理健康发展,短期房价将在“财富效应”和对消费的挤出效应中取得平衡。

      提出“强化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

      在本次政治局会议中首次提及“强化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

      11 月初蚂蚁科技上市被搁浅,随后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关于平台经济领域的反垄断指南(征求意见稿)》。近期,互联网巨头们纷纷进军生鲜社区团购,人民日报发表评论提醒巨头们“别只惦记着几捆白菜、几斤水果的流量”。目前来看,随着供给侧改革的不断深入,资本将从无序逐步进入到有序发展的阶段,而数据将成为生产要素,互联网巨头“承担起推进科技创新的责任”。目前金融乱象和科技乱象已经得到管理层的重视,后续将出台相应的监管措施。

      提出“要抓好各种存量风险化解和增量风险防范”。

      在会议特别强调了“要抓好各种存量风险化解和增量风险防范”。从四季度以来的债市违约情况来看,地方政府债务、房地产金融和僵尸企业是目前最大的债务存量风险。从信用指标来看,截止2020 年10 月,M2 同比增速上行至10.5%,较2019 年底回升1.8 个百分点;社融存量同比增速上行至13.7%,较2019 年底回升3 个百分点,均处于历史高位水平。从历史数据观测来看,信贷大幅扩张后4-6 个季度,明年二季度,随着再贷款、再贴现以及贷款展期等政策的期满退出,企业还本付息压力将显现,将会随之而来“紧信用”的情况。预计这一次的债务周期的顶点将在明年一季度显现,且企业和居民部门的还本付息压力高于2009 年水平。随着明年信贷政策到期和逐步退出,部分债务与坏账问题需要提前防范,2021 年需关注风险处置带来的市场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