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大数据系列报告(3)-眼科产业链:服务为首 器械唯新 药物为基

类别:行业 机构: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谢长雁/陈益凌/朱寒青 日期:2020-11-23

  数据时代医药大数据启示自顶而下的投资机遇。随着医药产业政策的国际接轨、医院HIS系统的互通性增加、AI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发展、宏观政策决策需求驱动等多因素的共振,中国医药已经进入大数据时代。未来专业化与数据驱动也将成为医药卖方研究的趋势,因此我们在2020年开年,继2018年开启的创新药盘点系列报告后,也将开启我们医疗大数据的报告系列,期望从大数据中挖掘自顶而下的投资机遇。

    数据浩瀚如海,我们深入浅出。医药研究的特点是专业性高,纷纭杂乱的数据犹如一团迷雾,投资者很容易被海量信息所淹没,难以直观明了的得到清晰的投资观点和结论。我们将尽自身最大努力,以期实现“让国信来读数据,朋友们来读国信”的目标。

    全球视野,本土智慧。这既是我们国信研究所的愿景,也是医药行业的特点。中国医药整体处于跟随状态,尤其是在政策接轨海外的情况下,国际经验将有很强的启示意义。国内数据解读的过程中,我们将持续关注“他山之石”,进行接地气的比较研究。

    上期报告:《医疗大数据盘点(2):医院建设产业链专题:补短板,机遇广》:疫情防控暴露医疗体系短板,新基建带来医院建设新动能;医院建设产业链主要包括土建、医疗专业工程及医用设备,专业度要求较高;医疗专业工程:手术室、ICU数量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医用设备:高端设备自主可控必将实现,大型设备进口替代正当其时。建议买入迈瑞医疗、鱼跃医疗、乐普医疗。

    本期报告:《医疗大数据盘点(3):眼科产业链:服务为首,器械唯新,药物为基》:眼科产业链具备高ROE、消费属性强、渗透率提升与创新双轮驱动等特点。我们在前期深度基础上:1)深度梳理了工业端中眼科药物和器械的技术进展、市场格局及相关标的;2)丰富了新涌现的服务企业标的。眼科药物国内外用药结构存在差异,研发进展受限于基础研究,药物递送系统和基因治疗是重要看点;眼科器械中人工晶体及角膜塑形镜均有国产厂商获得突破,植入耗材进口替代风起。投资建议:增持爱博医疗、昊海生科、康弘生物,关注:华夏眼科、欧普康视、兴齐眼药。

      相关前期深度回顾:

      《创新器械盘点系列报告(1):眼科产业链:创新驱动,服务为王》:眼科行业快速增长,民营眼科乘势而上,专科医院立于潮头。

      产业链中,服务端占比较高,药品器械龙头公司优势明显。屈光手术市场:术式进化推动量价齐升;白内障手术市场:政策驱动手术量高速增长。投资建议:建议买入爱尔眼科,关注德视佳。

      《创新药物盘点系列报告(3):抗VEGF眼科药物:康柏西普医保纳入亟待放量》:介绍眼科抗VEGF大分子药物,适应症为以中老年人群失明的主因——湿性老年性黄斑变性为代表的眼底新生血管疾病;抗VEGF药物为临床推荐的一线疗法,海外为百亿美元的寡头竞争市场,国内有康弘药业的康柏西普、诺华/罗氏的雷珠单抗以及拜耳/再生元的阿柏西普,其中康柏西普与雷珠单抗双双进入2017年新医保目录。投资建议:推荐增持康弘药业

      缘起:药械、服务消费属性获认可,标的丰富度提升眼科领域70%的治疗依赖手术完成,在公立医院属于边缘科室,但屈光手术、视光服务、白内障治疗的屈光性人工晶体、干眼症治疗等均有强消费属性,属于基础医疗外的消费升级需求,不在医保报销范围内。基于庞大的患者人群(近视6亿,干眼症3~4亿,白内障1~2亿)和消费属性,眼科成为医疗服务业的黄金赛道。近年工业端和服务端的投资标的也在迅速丰富,多家眼科连锁申报上市,药物和器械公司的受关注度也在快速提升。

    眼科器械:植入耗材进口替代风起,手术设备仍为进口垄断眼科包括眼外科和视力保健两大领域,其中眼外科涉及的产品、耗材和设备近90亿美元,植入性产品(人工晶状体等)是增速最快的细分领域。国际眼科器械巨头集中度高,CR10达到98%。1)核心手术设备仍为进口垄断,存在明显的代际差距。但国内中高端植入耗材进口替代开始起步,部分国产厂家在人工晶状体、角膜接触镜等中高端产品实现突破。2)人工晶状体是全球用量最大的人工器官和植入类医疗器械产品。光学设计是实现功能性应用的核心技术,散光、老花矫正等临床需求催生晶体不断升级迭代、百花齐放。爱博诺德、昊海生科等企业在中高端人工晶体上获得突破,多省高值耗材集采试点的展开将加速推动进口替代。3)ICL晶体植入术将屈光不正带入“做加法”时代,STAAR独家产品已成体系,空间广阔,国产对手初见端倪;近视治疗除利用屈光手术可根治外,还可应用角膜塑形镜矫正视力,延缓近视发展,材料选用的升级和弧度设计的改进是其主要发展路线。

    眼科药物:研发进展受限于基础研究,药物递送系统和基因治疗是重要看点全球眼科药物市场达337亿美元,国内市场接近200亿元,CAGR高达16.0%。受限于眼科疾病病因的基础研究进展缓慢,全球眼科制药企业的药物研发工作主要集中在开发已获批药物的改良工艺或剂型,而不是发现新的靶点或作用机制。目前大型制药公司以及Biotech企业都将先进的药物递送系统作为眼科药物开发的核心,基因治疗在眼科领域的应用可能成为下一阶段的新增长点。国内当下重点眼科药物包括低浓度阿托品、抗VEGF药和环孢素滴眼液:1)多项探索性临床实验表明低浓度阿托品可延缓近视进程,国内目前没有正式上市的低浓度阿托品,均采用院内制剂或者海外代购形式获得,潜在市场规模超过30亿元;2)湿性ARMD患者数约360万,抗VEGF药物成为主要治疗手段,国产创新药康柏西普2013年在国内上市,其给药频率相较雷珠单抗存在一定优势,拓展适应症和开发新市场为未来发展主要方向;3)干眼症国内发病率在21-30%,一线疗法人工泪液市场规模超20亿,仍为进口产品主导。兴齐眼药抗炎治疗的重磅品种环孢素0.05%滴眼液今年方在国内上市,临床显示出良好疗效,依从性较好,潜在空间大。

    风险提示:新术式、新产品推广不及预期,医保控费影响持续时间超预期,人工晶体集采降价超预期

    投资建议:建议增持昊海生科(6826.HK):人工晶体全产业链布局;增持爱博医疗(688050.SH):唯一同时拥有中高端人工晶体及角膜塑形镜的眼科器械厂商;增持康弘药业(002773.SZ):核心品种康柏西普适应症扩展和海外临床顺利推进为其打开更广阔空间;关注:华夏眼科(国内民营眼科连锁龙二)、欧普康视(首家国产角膜塑形镜厂商)、兴齐眼药(国内最全眼科药物布局,已获得阿托品、环孢素滴眼液等重磅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