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循环系列报告之一:经济结构化视角下的内循环机会

类别:宏观 机构:申港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曹旭特 日期:2020-09-28

投资摘要:

    在疫情前消费就已是贡献GDP 的主要分项,疫情影响加快了将“内循环”提升至国家战略高度的进程。2 月以来,突发的新冠疫情影响加大了 2020 年以来全球经济的衰退程度。构建“双循环”为基础的新发展格局是党中央在经济下行压力并内外部环境显著变化的大背景下,推动我国开放型经济深远层次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

    近年来,最终消费支出逐步成为GDP 主要拉动分项,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经济的重点已逐步转回国内消费市场。2015 年以来共20 个季度中,有17 个季度中国国内消费占GDP 增长总额的比例超过60%。

    随内需崛起及国内价值链发展,出口贡献逐步减少。内需增长外需减弱的特征不仅反映了中国在世界经济中角色逐步转变,也符合产业结构演变规律。

    我国经济已经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速总量走平,结构化经济增长会是未来中长期主要趋势。短期疫情后周期经济恢复与国际关系紧张的背景下,“以我为主”对外结合贸易依存度推断行业内移趋势、技术,对内分析消费的结构化转变具备一定可行性。

    新经济占比逐步上升。基础经济稳,新经济对提高经济附加值效果显著,新经济逐步上升会是主趋势。2019 年,中国的“新经济”占增加值的比例已有16.3%,新增投入中占比已近三成,且每年都在上升。经济构成上看,目前传统经济比重依然占主导,增量经济持续发展需要以传统经济稳定作为前提。

    我国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受阻的情况下,迫切要解决卡脖子工程问题。卡脖子工程一方面在于高科技密集产业链回流,一方面也可以从《中国制造2025》及各领域完成度一探究竟。

    对比《中国制造2025》2020-2025 年完成度,集成电路及专用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机器人、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方向未来5 年增长空间较为确定。

    从贸易依存度角度,计算机、电子和光学产品、电气设备、其他机械和设备行业领域高度聚合仍有所为。

    从技术产业链整合角度,汽车、机械设备、电子等产业链密集型行业及医疗等关键性行业回流倾向明显。

    内需扩大是循环的内在驱动力。短期来看,需要通过收入分配的调节等政策手段提升我国居民的整体消费能力,自2018 年起,政策层众多举措在住房租赁、新能源汽车、网络提费减速、自贸港、电影院线改革、旅游免签、消费税立法等方面进行推动。同时鼓励国产品牌以及消费品的拓展,引导消费内流,实现国产化替代,打开被外部品牌占据的内需空间。从消费品升级角度,免税、酒店龙头、餐饮业中模式标准可复制、产品持续升级的公司值得关注。

    投资策略:关注计算机、电子和光学产品、电气设备、其他机械和设备等高贸易依存度行业,关注汽车、机械设备、电子等产业链密集型行业及医疗等关键性行业,关注免税、酒店龙头、餐饮业龙头等机会。

    风险提示:超预期海内外关系变动、超预期政策风险、地缘政治风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