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华科技(000733)公司动态点评:核心业务提升毛利率 高新电子强化核心竞争力

类别:公司 机构:长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吴彤/胡浩淼 日期:2020-08-28

事件:公司近日发布2020 年半年报,公司2020H1 实现营业收入20.25亿元,同比减少6.8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36 亿元,同比减少2.8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93 亿元,同比增长2.91%。

    营业收入剔除公司剥离业务有所增长:公司2020H1 实现营业收入20.25亿元,同比减少6.82%。公司去年放弃对深圳通信的控股权并从2019 年5月起将其移出合并报表范围,导致今年上半年营业收入规模有所缩减。如若剔除深圳通信所在业务板块去年3.28 亿营收的影响,公司营收同比增长达到8.99%。在2020 年Q1 疫情严峻,人民经济生产受到严重影响的情况下,公司业绩表现亮眼。其中核心业务新型元器件通过加大市场开拓,营收达到20.11 亿元,同比增长9.76%,占公司总营收的99.30%。

    聚焦核心主业带来毛利率提升:公司在剥离低效资产的同时,也注重自身主业高新电子的发展,建立业务护城河。受国内外疫情及市场需求变化、自身产品结构调整的影响,民用产品出现缩量、价格下滑的情形,高新产品销售量增加、高附加值产品占比提高。在经济效益上,高新产品较好地弥补了民用产品受到的影响,保障了整体效益的持续稳定。2020H1 公司整体毛利率53.39%,同比提高12.21pct。其中公司新型电子元器件累计实现利润总额3.94 亿元,同比增长 44.77%,毛利率达到53.17%,同比提高5.75pct。

    管理费用提升在一定程度上拖累公司净利润:费用方面,公司管理费用2020H1 达到3.78 亿元,同比上升20.82%,在一定程度上拖累公司净利润。

    然而管理费用增加原因系2019 年效益增长,职工薪酬较上年同期增加。

    员工激励有助于公司留住人才,利好公司后续长期稳定发展。除此之外,公司销售费用、财务费用和研发投入分别为1.35、0.20、1.37 亿元,较去年分别变动9.10%、-48.1%、0.40%。

    主要子公司盈利能力有不同程度加强,营收规模、净利润双双提升:其中营收规模最大的3 家子公司振华新云、振华永光和振华云科营收分别为3.90、3.67 和3.12 亿元,净利润达到0.79、0.78、0.72 亿元,分别较去年同期提升76.02%、41.42%和73.49%,成绩亮眼。我们认为,自中美贸易摩擦以来,相关国内企业势必加快国产化进程,转向部分甚至全部国内配套,国内电子元器件产品市场和电子功能材料市场将迎来新一轮的竞争和发展的机遇,当前公司各子公司聚焦新型电子元器件不同板块,着力科技创新顶层设计,在行业内具有领先优势,后续业绩弹性较大,发展值得期待。

    聚焦高新电子,强化核心竞争力:公司聚焦新型电子元器件,在性能、质量以及市场占有率上均处于国内同类产品先进水平,在行业中处于不可替代的地位。新型电子元器件在国产化“刚性需求”和国内产业转型升级牵引下,迎来了持续稳定增长期,公司国产化、高可靠性产品品种规格得到持续增加,在国内高新领域的行业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同时公司加大科技投入、关键技术攻关,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公司除了在原有优势产品基础上推进产品技术升级之外,也完成了多款IGBT 芯片研制和国内首个IGBT 特种行业标准编制、加快LTCC 介质材料、MLCC 介质材料的研发进程,LTCC 工艺技术国内领先;晶界层陶瓷基片研发成功,关键指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优质体外资产注入可期:公司股东中国振华产业庞大,目前旗下仍有多个未证券化资产,这些未证券化的电子元器件企业目前是我国主要的集成电路专业厂家,稀缺性较强,走产融结合资本市场道路将有助于企业的快速发展。振华科技是控股股东中国振华旗下唯一上市平台,且公司有被中国振华资产注入的先例,并入振华科技或许是这些优质资产证券化的首要选择。其中,成都华微是国内集成电路设计领军企业、国产FPGA 重点扶持发展的龙头创新型企业;振华风光在高压大电流功率驱动和RDC 领域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投资建议:公司高新电子业务稳步向前,主业聚焦、多元布局助力国防信息化。受益于行业国产配套需求和5G、AI、物联网等新一代技术应用,我们预计公司2020-2022 营业收入分别为41.65、48.12 和56.14 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84、5.14 和6.77 亿元,EPS 分别为0.75、1.00 和1.31 元,市盈率分别为55X、41X 和31X,持续覆盖,维持“推荐”的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疫情影响订单交付;应收账款上升风险;国内全要素生产率低迷,长期潜在增长率有放缓趋势;行业竞争加剧;原材料价格波动。优质体外资产注入存在不确定性;军品订单不及预期;新能源产业转型发展不及预期;资产减值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