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简评:政策边际调整

类别:宏观 机构:万和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沈彦東/潘宇昕 日期:2020-08-11

1.事件

    8 月6 日,央行发布了2020 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梳理了二季度我国货币信贷概况、货币政策操作、金融市场运行和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并展望了下半年中国宏观经济和下一个阶段的货币政策思路。此外《报告》还包括4 个专栏,内容涉及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利率传导机制、包商银行风险处置和全球低利率。

    2.点评

    (1)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在表述上向政治局会议靠拢,对后续经济增长的判断较为乐观,但对海外修复存疑。央行表示我国经济韧性强劲,由一季度的“供需冲击”演变为“供给快速恢复,需求逐步改善”,第二季度经济增长明显好于预期,并且首提“下半年经济增速有望回到潜在增长水平”。随着复工复产的推进,部分海外经济体呈现逐步改善的态势,但全球仍是衰退局面,并需要关注疫情防控、企业破产潮、全球杠杆率上升、金融市场风险和外部不确定因素等。在基本面存在较高不确定因素的背景下,货币政策短期不会转向,但边际收紧的趋势比较明确。

    (2)央行对全球低利率保持警惕,强调坚持实施正常的货币政策。二季度报告设立专栏《怎样看待全球低利率》讨论了当前全球利率下滑的趋势、成因、效果以及负面影响。20 世纪80 年代以来的,经济潜在增速下降等长期结构性因素是全球低利率的主要原因。而从实际政策效果看,低利率政策效果不及预期,还可能伴随“反转利率”、“新费雪效应”

    等货币政策失效场景,导致“资源错配”“脱实向虚”等诸多负面影响。我国央行对过往发达国家实施过低利率的负面效果保持警惕,坚定“保持利率水平与我国发展阶段和经济形式动态适配,人民币资产吸引力上升”。

    (3)物价总体可控,未来需持续观察汛情、全球货币供给、供应链冲击等影响。年初CPI 涨幅高至5%以上主要是猪肉价格和疫情对供给的影响相叠加所导致的,具有结构性和阶段性特点,我国不存在长期通胀或通缩的基础。但短期来看,汛情可能对农产品价格造成波动,发达经济体货币供应量快速攀升或推高大宗商品价格,全球疫情演进及防控措施对供应链、产业链的冲击还有不确定性,需对短期物价扰动保持密切关注。

    (4)货币政策强调灵活适度,完善跨周期设计和调节,结构性货币工具将持续发力。报告明确总量适度的政策基调,调控的力度和节奏较一季度谨慎保守,以稳为主,与二季度以来央行的流动性投放缩量、公开市场操作利率保持稳定的操作保持一致,也与易纲行长提出货币政策回归常态相印证。本次报告强调“完善跨周期设计和调节”,与7 月政治局会议一致,相比一季度报告中“加强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表述上兼顾稳增长和防风险。央行在专栏《完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体系》中指出货币政策可以在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我们认为,“稳货币”的基调将贯穿下半年,同时以再贷款、再贴现和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为主要手段,提高政策的“直达性”。预计下半年随着货币增速收敛,新增信贷和社融增速也将放缓。

    3.风险提示:政策落地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