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材料行业周报:天山股份重组预案公布 天气影响接近尾声 水泥价格进入上行趋势

类别:行业 机构:华创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研究员:王彬鹏 日期:2020-08-11

本周观点:天山股份发布重组交易预案。8 月8 日晚,天山股份发布《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暨关联交易预案》,拟发行股份购买中国建材旗下中联水泥、南方水泥、西南水泥及中材水泥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公司股票将于8 月10 日复牌。此前停牌公告中提及的正在论证资产中的北方水泥、中建材投资下属水泥资产未包含在本次交易中。本次购买资产股份发行价格为定价基准日(8 月8 日)前60 个交易日均价的90%,即13.38 元/股。同时公司拟以 18.02 元/股(董事会决议公告日前收盘价)向不超过35 名符合条件的特定投资者定增募集配套资金不超过57 亿元,主要用于支付发行费用、补充流动资金、偿还债务、支付重组费用等。重组后产能显著扩大,业绩增厚预计6-7 倍。本次交易完成后,天山股份规模将显著扩大,水泥产能提升至约4.3亿吨,水泥熟料产能提升至3 亿吨以上,商品混凝土产能提升至4 亿立方米以上,按照2018-2019 年财务情况测算,利润端增厚预计在6-7 倍,主营业务及核心竞争优势进一步凸显。同时,通过多元化地域业务分布,可降低由于地区需求变化、竞争态势差异造成的经营波动。

    粤港澳大湾区城际铁路建设规划批复,近期规划水泥需求可达千万吨以上,天气影响接近尾声,水泥价格有望上涨。8 月3 日,国家发改委批复粤港澳大湾区城际铁路建设规划,规划分两步走战略,近期项目(2020 年至2025 年),实现粤港澳大湾区铁路运营里程达到4700 公里,我们按照每公里铁路平均水泥用量1.6 万吨测算,近期规划的水泥需求可达1240 万吨。本周全国水泥价格小幅下调,北方部分省份以及华东地区的较大范围里出现价格上涨。预计下周水泥需求继续好转,天气造成负面影响的区域会减少,价格有望继续上涨。

    水泥需求提升,价格进入上行趋势,长三角涨价明显。8 月上旬,国内水泥市场需求继续提升,天气晴好区域,下游需求恢复到9 成或正常水平;雨水天气偏多地区,需求仍然较弱,企业出货多在5-8 成水平。1)价格:根据数字水泥网,本周全国水泥均价420.67 元,同比-0.24%,环比-0.24%。价格上涨地区主要有上海、江苏、浙江,安徽安庆和云南文山地区,幅度20-30 元/吨;价格回落地区是湖南和陕西,幅度20-25 元/吨。2)库存:本周全国水泥平均库存63.63%,同比+1.69pct,环比-1.68pct。80 个城市中,12 个城市库存增加,主要集中在河南、湖南、四川、陕西、海南,25 个城市库存改善。3)出货:

    本周全国水泥平均出货81.01%,同比+7.45pct,环比+0.60pct。74 个城市中,11 个城市出货下降,变化幅度5pct-40pct,差距较大;21 个城市出货上升,变化幅度5pct-15pct。

    浮法玻璃出货进一步加快,备货支撑需求。本周浮法玻璃现货平均价82.65 元/重量箱,环比上涨4.80%。根据卓创资讯,本周重点监测省份生产企业库存总量为3650 万重量箱,较上周削减383 万重量箱,降幅9.50%。后期市场看,8月12 日全国性会议在淄博召开,当前需求良好支撑下,涨价预期较强,出货仍将得到支撑。

    无碱纱价格小幅上调,电子纱行情表现平稳。根据卓创资讯,本周全国主要池窑企业2400tex 无碱直接缠绕纱平均价格4100 元/吨,同比上涨0.54%;电子纱平均价格7750.00 元/吨。本周无碱池窑粗纱市场市场价格小幅上调,市场交投尚可。电子纱市场行情表现平稳,因前期国内多数电子纱企业实际成交价格低位,短期来看,多数企业对外报价仍偏高。

    市场回顾:

    1) 行业:本周大盘上涨1.33%,创业板下跌1.63%,建材行业上涨2.82%,在整个市场中表现良好。子行业除玻纤外全部上涨,涨幅前五为其他建材(6.32%)、玻璃(4.85%)、建材行业(2.82%)、耐火材料(2.64%)、管材(1.24%)。

    2) 个股:本周共有61 支个股上涨,涨幅前五的公司为海南发展(31.89%)、万里石(19.59%)、洛阳玻璃(17.74%)、兔宝宝(17.7%)、青松建化(16.79%);跌幅前五的公司为中国巨石(-5.92%)、赛特新材(-5.87%)、雄塑科技(-4.98%)、青龙管业(-4.93%)、坤彩科技(-4.44%)。月度来看共67 支个股上涨,年初至今共71 支个股上涨。

    投资建议:逆周期持续加码,基建复工加快,水泥需求逐步释放,重点推荐海螺水泥,建议关注祁连山、天山股份、塔牌水泥、冀东水泥;玻纤价格底部基本确认,国内需求恢复,重点推荐中国巨石。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下滑超预期,需求恢复不及预期,政策推进不及预期,疫情扩散超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