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思辨系列(第6期):如何系统地理解“双循环”

类别:宏观 机构:平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魏伟/陈骁/郭子睿 日期:2020-08-09

核心摘要

    1)“双循环” 发展格局是综合我国比较优势和世界经济环境变化做出的战略选择。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并不意味着国际市场不重要,而是我们要更好的挖掘内需潜力,提升内循环的质量和效率,通过自主可控提高国内产业的竞争优势,从而引领国际市场,在更高层次上扩大对外开放。

    2)经济循环最早可追溯到《资本论》中关于社会再生产的描述,其全过程包括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四个环节。我们也通过经济循环的框架来理解国内大循环。

    3) 生产领域主要是补短板和锻长板。具体表现在:其一,放开部分垄断竞争行业,提升民营资本回报率;其二,强化高精尖技术的自主可控;其三,将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中西部保持制造业优势,同时升级智能制造,提升产业链位置。

    4)分配领域主要是缓解实体经济低迷和资产价格繁荣对收入分配的恶化。继续坚持“房住不炒”,同时,进一步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如扩大劳动收入在分配中的比重、继续提高个税征收起点和优化个税不同层级的设计以及逐步推出遗产税等政策。

    5)流通领域关键在于通过改革疏通阻碍人、技术、数据、金融资本等生产要素的自由流通机制。这需要继续推动户籍制度改革,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为新技术应用创造更多场景以及资本市场改革。

    6)消费领域关键在于通过不同的方式来激发不同收入群体的消费潜力。高收入群体,通过免税店以及高端旅游养老等方式提供消费服务;中等收入群体,关键在于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和房地产市场制度改革建设;低收入群体,关键在于增大财政转移支付、完善公共服务保障。

    7)提升国内大循环质量和效率的同时,也是我国深化改革的过程,也会给行业和资本市场带来大量的投资机遇,如高端技术的自主可控(芯片、信创、军工)、智能制造(细分行业的隐形冠军)、5G应用(工业互联网、物联网、游戏)、免税店、高端消费服务(养老、旅游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