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三季度中国经济观察

  新冠肺炎疫情对世界经济造成了重大冲击,世界经济面临大萧条以来最大的挑战。在此背景下,中国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走在世界前列,经济持续复苏。二季度GDP实际同比增速大幅回升转正至3.2%,优于市场预期。

      从产业结构来看,三次产业增速均有所回升,工业恢复快于农业和服务业。第一产业增速由负转正,当季同比增长3.3%,上半年累计同比0.9%;第二产业增幅最大,当季同比增长4.7%,上半年累计同比下降1.9%,但较一季度回升7.7个百分点。其中制造业和建筑业增速已接近往年平均水平,当季同比分别较一季度回升14.6和25.3个百分点,是拉动第二产业增速明显回弹的主要原因。二季度服务业增长1.9%,上半年累计同比下降1.6%,其中信息传输、金融等新兴服务业基本保持稳定的增长态势,分别较一季度增长2.5和1.2个百分点。疫情对住宿和餐饮业冲击最为明显,正在逐步恢复过程中,二季度当季同比-18.0%,较一季度回升17.3个百分点。

      生产方面,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累计同比下降1.3%,较去年同期回落7.3个百分点,降幅比一季度收窄7.1个百分点。随着疫情得到控制,复工复产持续加速推进,二季度以来工业同比连续3个月保持正增长,6月工业同比增速4.8%,较3月增长5.9个百分点。制造业PMI连续4个月位于荣枯线上方,发电量、耗煤量、挖掘机销量等数据也显示生产活动加速向上修复。

      从需求端看,投资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回升,但消费需求仍然偏弱。二季度,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下降至-73.3%,拖累经济下降约2.3个百分点,线上消费增长迅猛,实物商品网上零售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升至25.2%,比一季度提高1.6个百分点。随着疫情防控措施有序放开,线下服务业相关经济活动逐渐正常化,居民消费需求的复苏有望成为下半年中国经济的亮点。

      上半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速-3.1%,较一季度降幅收窄13个百分点。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累计同比增长1.9%,在6月首次转正,并高于同期制造业(-11.7%)和基建投资(-2.7%)。制造业和基建投资也有所好转,按当月同比计算,基建投资已连续3个月正增长。

      上半年出口累计同比下降6.2%,进口累计同比下降7.1%。二季度出口表现继续好于市场预期,在一定程度上拉动经济增速转正。6月当月中国进、出口增速继续回升,均实现正增长。其中,出口同比增长0.5%,二季度以来疫情在全球范围内迅速蔓延,使得海外对抗疫物资和“宅经济”存在较大的需求,医疗物资、家用电子设备分项出口较强。此外,二季度中国对东盟进出口保持增长,上半年我国对东盟进出口2,978.9亿美元,累计同比增长2.2%,占中国外贸总额的14.7%,较去年同期提升了1.2个百分点,东盟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双边在电子制造等产业链上的合作日益紧密,投资的进一步增加,也带动了相关产品进出口贸易的增加。我们预期未来中国将进一步加强与东盟等亚洲国家的联系。

      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的冲击,央行采取了较为宽松的货币政策。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广义货币供应和社融增长要显著高于去年,并创新货币政策工具,直达实体经济。进入二季度以来,央行没有进一步采取大规模降息降准,而是逐步转向更为适度精准的措施,使资金直达实体经济。首先,央行继续延用一季度针对抗疫保供、中小企业出台的1.8万亿元再贷款再贴现额度。其次,6月初央行设立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支持工具和普惠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支持计划,分别为小微企业提供了400亿元和4,000亿元再贷款资金。此外,7月1日起,央行年内第二次下调支农支小再贷款利率0.25个百分点,将有利于商业银行从央行获取更低成本的资金,进而带动农业、小微企业融资成本的下行,实现精准滴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