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基本面系列之二:从流量入口到商户服务(SAAS)

类别:行业 机构: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赵然 日期:2020-07-31

第三方支付的驱动因素

    中国第三方支付源于1999 年,北京首信和上海环迅是中国最早的第三方支付企业。进入2010 年以后,支付行业开始规范牌照经营,此后经历了三轮爆发,每次都有不同的核心驱动因素第一阶段(2013-2017):线上电商的繁荣带来支付的首轮爆发,在线支付成为新时尚;第二阶段(2017-2019):新零售概念的火爆,O2O 融合场景带来线下实体店扫码支付的增长,表现为移动支付的爆发;第三阶段(2019 年以后):产业互联网或SaaS的布局机会来临,支付作为商业模式的切入点带来产业支付的新增长。互联网商业模式的变革往往伴随着第三方支付的新一轮增长,在流量成本逐渐提升的背景下,产业支付崛起成为支付行业下半场的重要关注点。

    第三方支付的核心逻辑

    第三方支付的底层逻辑决定其竞争格局:多层次产业链单一环节分润,技术壁垒不足导致价格战成为首选,规模效应显著使得行业份额向头部集中,最终形成双寡头的局面(市场排名前二机构的合计份额超过90%)。

    支付的底层流程围绕着交易、清算、结算三个环节展开。清算、结算等上游基础设施类似于公共服务,清算费率由政府集中定价,位于下游的第三方支付企业议价能力有限。支付交易呈现小额、高频的总体特征,小客户的付费能力一般较低,对价格的敏感性会更高。支付机构的收入增长依赖于商品交易额(GMV),单一环节的利润来源导致供给过度,第三方支付服务供过于求。

    第三方支付的核心趋势

    个人支付的下沉趋势愈加明显。2019 年移动支付在手机网民中的渗透率为95.1%,相较2018 年的94.7%,虽然仍有一定幅度的增长,但增速的放缓趋势已十分明显。从区域下沉角度看,中国农村网民的比重与农村人口比重差距仍然较大。2019 年农村总人口比重占全国人口39.4%,对应农村网民占比为26.3%,相差13.1 个百分点。

    支付的使命从C 端流量入口转变为诸多产业链条的闭环接口。2018 年底,从消费互联网到产业互联网转型的概念被腾讯提出。未来的路径展望是以产业支付为入口,打造高毛利SaaS 服务业态,用2C 的思维服务B 端,为商户和企业提供全产业链经营赋能。2019 年全国非现金支付规模/GDP 为42.39,而2017 年美国非现金支付规模/GDP 仅为GDP 的8 倍左右,我国产业支付的市场空间巨大。

    风险提示:企业交易活跃度下降,支付业务发生减少;企业客户拓展速度趋缓,行业集中度下滑;产业互联网转型受阻,产业支付系统迭代缓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