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政策双周报:央行提全年社融信贷目标 宽信用趋势明显

类别:宏观 机构:国融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张志刚 日期:2020-06-23

  货币大幅转向可能较低,后续“宽信用”是主旋律:(1)近期货币政策宽信用趋势明显:中央层面,李克强总理、刘鹤副总理在多场合强调降准、扩大贷款规模等,后续宽信用为主的货币政策大方向已经定调。执行层面,6 月1 日央行等8 部门落实了“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6 月12 日北京银保监局发文压降结构性存款规模;6 月18 日央行领导在参加陆家嘴论坛时亦表示决不搞大水漫灌,并提出全年具体社融及信贷目标:全年人民币贷款新增近20 万亿元,社会融资规模增量将超过30 万亿元。公开市场操作上,央行随行就市趋势明显,近两周操作主要体现出“缩量不降价”特点。

      (2)5 月金融数据表现较好,体现宽信用趋势:①5 月社融存量同比增长12.5%,前值12%;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3.2%,前值13.1%;M1 同比增长6.8%,增速比上月末高1.3 个百分点,M2 同比高增11.1%,与前值持平。(3)总体来看,央行近期明显转向“宽信用”,宽货币相机抉择的可能性加大,既要扶持实体又要避免金融空转。后期货币政策延续宽松,多工具并举继续配套财政政策发力“保就业”、“稳增长”是大概率事件。具体来看:①6.17 国常会提出要“完善资金直达企业的政策工具和相关机制”,后期有望继续创设直达实体新型货币政策工具;②预计未来两周大概率有降准配合特别国债、地方债等发行;③6.17 国常会提出要让利1.5 万亿,核心是降低贷款利率,后续MLF、LPR 等有望继续下行。④为保证银行有足够的让利基础,存款基准利率仍有下调可能。

      逆周期财政政策进入执行期,特别国债市场化发行:(1)中央层面,6 月9日李克强总理在国常会上再次强调了各级地方政府要直接减税降费,将自身财力下沉基层,与政府工作报告对财政政策的要求保持一致。6 月17 日李克强总理在国常会上提出“发挥好积极财政政策特别是纾困和激发市场活力规模性政策作用”,执行层面,6 月18 开始发行的特别国债“少量多次”公开招标略超预期;各地财政局也纷纷表示将通过多渠道缓解当地财政困难,亦为现阶段财政再度精准发力留下了想象空间。另外,6 月1 日至19 日,发行新增专项债434.3 亿,一般国债发行3948.5 亿,政策性金融债发行3958.7 亿,发行量总体适中。6 月19 日,财政部表示后续将适当减少6、7月份一般国债、地方债发行量,为特别国债发行腾挪空间。预计后续专项债和一般国债供给将保持相对较低水平。

      (2)总体来看,随着国内经济渐进修复,财政政策目前体现出以“扩大内需”为主的操作特点,优先保就业,保民生是重中之重。同时,出台的政策根据形势变化还可以完善,如果经济风险演化超预期,政策仍有调整余地,特殊时期需要殊的政策和力度应对。

      “房住不炒”仍坚持,新型城镇化建设助力“稳地产”:(1)发改委在6 月16 日举行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明确要继续推进放开落户以及老旧小区改造。

      住建部近期也在多个场合表示地产政策要保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同时多次提及旧改等关键词。可见目前顺应新型城镇化建设进行老旧小区改造以及放宽落户限制是目前地产政策的主旋律。天津、广州、上海等地也陆续推出旧改和落户细则,并做出了明确时间安排。(2)总体来看,考虑到现阶段国内经济正处于复苏阶段,因此既要保证“房住不炒”大方向不变,又不能全局放松地产刺激短期经济,还要“稳住地产”实现地产行业健康稳定发展。预计未来各地在土地供给端依然会继续加码宽松,房贷、契税优惠等直接需求端短期难以放开。而类似放松落户,老旧小区改造等“间接需求端”政策可能会继续渐进出台,为新型城镇化建设保驾护航。

      逆周期政策逐步落地,基建增速有望继续回升,但恢复高度或低于预期:

      (1)两会提出要积极推动“两新一重”建设后,各执行层纷纷发力。6 月16 日,发改委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时表示要“加快补齐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短板”,6 月17 日,发改委发文对钢铁等基建上游去化做了明确要求,亦有助于助力新基建、新城镇及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同时广东、福建等地也纷纷开始启动以“新基建”为代表的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2)从5月固投数据来看,1-5 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6.3%,前值-10.30%;其中,基建投资累计同比下降6.3%,较前值收窄5.5pct,对固定资产投资修复有明显贡献,可见基建对于经济的支撑作用依然显著。(3)两会后财政政策进入执行期,后续基建增速有望继续上行,但财政用于基建投资的预算资金低于预期,基建恢复高度要下调预期。从各地开工项目来看,目前各地基建项目,尤其是“两新一重”项目占比提升显著。现阶段在经济渐进修复的大背景下,制约基建投资的资金面,审批效率等因素均有较好的改善。目前伴随着“两新一重”大方向的明确,相关领域有望获得持续超额收益。

      美联储“火力全开”,“宽信用+宽财政”或成为海外主旋律:6 月16-17 日,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出席国会听证会,零利率政策将实施至2022 年。6 月16日,联储宣布通过SMCCF 自16 日其购买公司债。特朗普总统于6 月17 日提出考虑使用1 万亿美元的基建投资计划刺激经济。除美国外,其他主要经济体近两周亦纷纷采取购买资产操作配套财政刺激的方式对冲经济下行压力:6 月3 日,德国政府通过了1300 亿欧元的刺激计划,包括降低增值税来帮助提振消费等;俄罗斯政府也于当天出台了共计725 亿美元的经济恢复计划;6 月6 日,欧洲央行增加了6000 亿欧元的资产购买计划,都体现出了目前海外政策“宽信用+宽财政”的趋势。(2)综合来看,现阶段虽然多数主要经济体已开始提前复工,但海外疫情影响难以短期解除。叠加美国政治局势不稳,短期全面重启经济仍存在较大难度,预计海外主要经济体二季度经济数据表现依然堪忧,量宽仍有加码可能。同时疫情及政治冲击延长,欧美还有可能进一步加大财政刺激政策规模,以稳定信心。因此,现阶段“宽信用+宽财政”将是较优选择。

      风险提示:1.国内政策宽松不及预期;2.海外疫情引发全球经济衰退超预期;3.中美摩擦升级致贸易冲击超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