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PMI的4大信号:修复与背离

类别:宏观 机构:国盛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研究员:熊园 日期:2020-05-31

事件:5 月官方制造业PMI50.6%(前值50.8%);非制造业PMI53.6%(前值53.2%)。

    核心观点:经济有修复,但压力仍大。

    1、5 月制造业PMI 微降,生产扩张放缓,内需温和复苏。5月制造业PMI 较上月微降0.2 个百分点至50.6%,略低于预期,连续2 个月回落,但自3 月以来均处于景气区间,季节性影响不大(过去5 年5 月PMI 均值较4 月持平)。其中:生产指数回落0.5 个百分点至53.2%,新订单指数则回升0.7 个百分点至50.9%,表明生产扩张速度放缓,内需温和复苏。

    2、分项看,提示重点关注生产端、需求端、贸易端、就业端四大信号:

    1)生产端恢复继续放缓,发电数据走势背离主因低基数和水电干扰。5 月生产指数连续2 个月回落,但仍处于去年以来高位,表明企业生产在前期较快恢复后,回升势头有所放缓,与高炉开工率环比增速的走势一致。需要注意的是,5 月发电量和发电耗煤数据表现较好,与PMI 生产项走势背离,可能是由于低基数和水电干扰。“两会”期间发改委表示,5 月前20 天发电量同比增长5.2%,较4 月提高4.9 个百分点;5 月发电耗煤同比14.5%,环比13.7%,分别较4 月提高24.7、4.8 个百分点,两者均表现较好。5 月发电数据高增的原因可能有两方面,一是低基数,去年5 月发电量环比2.7%,涨幅明显低于季节性,同比0.2%也是全年低点。二是水电干扰,今年5 月三峡水库出库流量同比大幅下滑30.8%,水电发电下降推动火电发电高增,导致发电耗煤增速偏高。

    2)需求端回暖,工业品价格大幅回升,库存开始去化。5 月新订单指数回升反映内需有所回暖,推动价格回升和库存下降。价格端,5 月出厂价格指数、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分别大幅回升6.5、9.1 个百分点至48.7%、51.6%,预计5 月PPI同比小幅回落至-3.3%左右(4 月-3.1%,3 月-1.5%)。库存端,5 月原材料库存指数、产成品库存指数各降0.9、2.0 个百分点,其中产成品库存自去年年底以来首次回落,反映需求复苏开始追赶生产恢复, 有望重新迎来去库存阶段。

    3)贸易端小幅回升,Q2 至下半年压力仍大。5 月新出口订单指数小幅回升1.8个百分点至35.3%,连续5 个月处于收缩区间,反映外需收缩、出口订单锐减的现象仍无明显好转。考虑到美欧疫情趋缓但二次爆发风险较高,复工复产水平仍然较低,二季度GDP 增速大概率创历史新低;巴西印度接棒恶化,全球疫情仍在高位,持续时间可能超预期。维持此前判断,预计后续我国出口压力仍大,将对制造业和就业构成持续压制。

    4)制造业、服务业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建筑业仍是亮点。5 月制造业从业人员指数续降0.8 个百分点至49.4%,连续两月扩张后重新回到收缩区间;服务业从业人员指数回落0.4 个百分点至46.7%,仍明显偏弱。均反映疫情叠加外需冲击下,二三季度我国真实就业压力巨大,稳就业仍是重中之重(政府工作报告中重心转为“六稳”+“六保”,就业均居首)。5 月建筑业仍然是为数不多的亮点,从业人员指数续升1.7 个百分点至58.8%,是2012 年以来的最高水平,应与专项债发力、施工恢复有关。

    3、总体看,经济虽有所修复,但外需和就业压力仍大、供需继续分化,稳增长仍是硬要求,逆周期调节力度将进一步加码,维持此前判断,全年经济走势取决于疫情和政策节奏,我国政策重心已转为“六稳+六保”,今年未定GDP 增速目标、但2-3%应是隐含的底线目标;将继续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进一步“放水”

    在路上,宽财政是主角,还会降准降息、甚至降低存款基准利率;“三驾马车”协同发力,消费和外贸以稳为主、难大幅起来,投资为主支撑,抓手是“两新一重”(新老基建+“旧改”),房地产仍将差异化松动;此外,制度红利有望进一步释放,关键在落实,可重点跟踪“十四五”规划、要素市场化和国企改革。

    风险提示:政策效果不及预期,疫情演化超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