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PMI数据点评:环比改善但非大幅反弹 外需冲击成隐忧

类别:宏观 机构:东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刘辰涵 日期:2020-04-02

  事件:2020年3月31 日,统计局公布中国2020 年3 月份官方制造业PMI 相关数据:2020 年3 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2.0%,较上月大幅上涨16.3 个百分点

      点评:第一,供需双端的回暖比较明显,但是值得注意的是需求端的回暖依然是慢于生产端的,此次虽然新订单指数也重归枯荣线上,但是在手订单以及新出口订单都仍在收缩区间,显示内外需依然疲软,未来生产的复苏存在较大压力。第二,外需疲软已成必然,医疗器械出口或成破局关键。第三,去库存进程减缓,企业经营预期好转。第四,价格指数指向输入性通缩加剧。

      总结及分析:2020 年3 月PMI 收于52.0%,较2 月大幅上行16.3 个百分点,超出市场预期,反映制造业景气的恢复以及中国经济基本已经走出疫情影响之下的低谷,但是我们认为对此次的数据没必要过度乐观,由于生产基本停滞的2 月带来的低基数,作为环比数据的PMI3 月回暖是预料之中。综合分析此次的PMI 来看,生产端的回暖依然是快于需求端的,但是在内外需普遍疲软的情况下,生产端的持续回暖面临巨大压力,外需层面的破局或许需要医疗器械的引领;库存方面去库存进程延缓,企业经营预期好转,但是疫情之下很难指向乐观的长远预期;原油等大宗商品的价格下行对国内造成了输入性通缩的压力,PPI 再次面临滑落的风险。后续看来,PMI 数据的改善料难持久,高扬的复工率与低走的复产率指向订单不足的压力,在输入性病例以及二次爆发的风险之下,经济活动依然受到压抑,内需堪忧,外需更是由于疫情的全球蔓延难以恢复,多数外贸企业面临订单萎缩甚至减少的局面,经营压力大。因而PMI 的暂时回暖仅能代表中国走出了疫情之下的最低谷,但是基本面的修复依然任重道远。

      从对债市影响看,我们认为PMI 数据的改善市场已有预期,此次数据不容过度乐观已经是市场的共识,需要关注更多的经济数据。目前疫情在全球范围蔓延加剧,多国央行执行降息政策,全球范围内的货币政策宽松给予了国内更多空间,随着降准落地,宽松的资金面下央行重启公开市场操作同时进行降息20BP,宽松的货币政策以及资金面对债市形成利好。从基本面来看,PMI 数据带来的短期改善难以持久,需求端的恢复依然面临压力,加之去年同期的经济运行状况良好,3月的各项同比数据我们依然持悲观判断,因而支持长债利率下行的基本面因素存在。预计4 月海外疫情还难以得到完全控制,外需乏力对中国经济形成负面影响,疫情防控下,部分服务业难以恢复。一季度GDP 增速或在-5%左右,然而CPI 预计仍在4.8%左右,债市短期仍然看多。

      风险提示:疫情海外控制超预期,政策变动超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