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料电池系列深度报告:政策篇-框架初成 静候顶层设计

类别:行业 机构:川财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研究员:黄博 日期:2020-03-30

  政策框架初成,长远规划可期。燃料电池已初步达到产业化标准,而当前氢能基础设施短板是限制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快速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国家对氢能/燃料电池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发改委要求在2021 年前完成氢能发展的标准规范和支持政策。未来随着国家级氢能规划的出台,有望引导行业有序、健康发展,进一步推动绿色能源转型,为燃料电池产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补贴层面,纯电动汽车珠玉在前,我国已形成了“购置补贴为主、税收减免为辅”的补贴模式,国补与地补相结合,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

      借鉴日本发展经验,推动产业健康成长。日本政府首先在国家层面明确了氢能源战略定位,随后配合推出了氢能产业战略方向和目标,并不断更新发布实现战略目标的路线图,一系列“组合拳”对氢能产业的前期培育和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引作用。研发方面,大力支持产学研一体化,掌握全产业链核心技术;氢能支持方面,打造海外氢能供应体系,完善国内加氢站等配套设施;应用领域,优先开拓车用市场,积极探索多元化应用场景。

      全国多点开花,培育区域产业集群。近年地方政府对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的扶持也在加速推进,已有17 个省/直辖市出台了针对氢燃料电池的扶持政策,从产业规划、地方补贴、技术进步等多维度全方位推动氢能产业发展。产业初期投资额大、经济效益慢,政府需提供财政支持、终端运营订单、基金直投、研发平台建设等多维度支持,因此国内氢能产业主要集中在经济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现已形成了长三角、环渤海、珠三角三大氢能产业集群。

      投资建议

      我国氢能与燃料电池产业政策框架已初具雏形,地方产业集群效应也开始显现,但仍需要国家层面的顶层规划,将国内资源禀赋与能源战略相结合,提高氢能在能源领域的战略地位,引导传统能源企业进场,保障安全、廉价、稳定的氢能源供应,才能为产业发展打消后顾之忧。对于生产和制造环节,我国氢能产业应坚持研究开发自主可控的核心技术体系,加速推进关键零部件的国产化和降本增效,新一轮补贴政策有望向该目标推进。随着各个省级规划和地方规划的出台,国内氢能产业与园区管理会进一步规范化、系统化,产业链上下游的配合度有望提升。根据地方政府的规划汇总,2020 年全国燃料电池汽车销量有望较去年实现100%增长,预计行业的增长势头依旧迅猛。

      我们建议围绕两条主线布局:1)具备规模优势和资源优势,全产业链布局的企业;2)掌握核心环节技术,有望推动燃料电池产业链国产化进程的企业。

      相关标的:亿华通、美锦能源、雄韬股份、腾龙股份、雪人股份、厚普股份等。

      风险提示:政策风险、重大安全事故风险、产业链国产化进度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