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设备行业2月跟踪点评:特斯拉自建电池厂利好国产设备龙头 设备公司估值将向上修正

类别:行业 机构: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陈显帆/周尔双/朱贝贝 日期:2020-02-25

  投资要点

      重要观点更新

      1、特斯拉自建电池厂利好国产设备龙头

      特斯拉干电池新技术对设备环节影响主要在前道环节,无需湿法电极涂布和干燥(烘箱)工艺,使制造流程更节能环保、电池能量密度更高;对中后道设备影响不大。特斯拉此前收购的海霸精密主要专注于注液设备。2018 年底特斯拉与先导智能签订了4300 万元锂电设备采购合同用于试验线,涉及中后道设备,约占整线70%。预计特斯拉自建电池生产线将以中国设备为主,国产设备龙头将受益。

      2、电池格局走向分化、增加设备公司弹性

      特斯拉和大众等车企自建电池产线印证我们去年深度报告的观点,电池格局将从集中走向分化,车企采购策略从深度“绑定1-3 家龙头电池厂商”策略转向“自产+多家配套模式”。电池行业格局将分化,使得扩产规模弹性加大,设备需求相比原有预期大幅增加。

      3、设备公司未来三年弹性最大,设备估值将向上修正设备环节估值水平约为35-40 倍,大幅低于电池和电池材料公司约60倍PE 水平,我们判断估值将向上修正。

      第一、市场担忧设备产值高点将在未来两年出现,我们认为目前全球电动化率仅为2-3%,渗透率仍很低,有效电池产能不到200GWh,对应2025 年16%电动化率产能缺口+更新需求在1000GWh 以上,周期高点论为时尚早。

      第二、设备二阶导不能给予高估值。参照全球成长行业和公司的历史估值水平,处于高速成长周期过程,均按照PEG 给估值,按照2025 年16%电动化率,电动车行业CAGR 将达35%,设备环节属于早周期强BETA,增速将更快,弹性将更大,预计未来三年设备订单复合增速50%以上。

      下游数据跟踪:1 月国内新能源车销量、动力电池装机量下滑符合预期;欧洲电动化进程加速

      1 月新能源乘用车销量4.3 万辆,同比-52%;动力电池装机电量为2.32GWh,同比下降53%,环比下降76%;主要受春节提前因素影响,下滑符合预期,预计2 月份受疫情影响与1 月类似,至3 月初恢复正常;国内政策拐点明确,加上model3 国产、合资车新车型密集推出,20 年国内电动车销量有望恢复高增长,至175 万辆。

      从电池厂商看,宁德时代1 月装机电量1.33GWh,同比下降39%,环比下降74.1%,单月市占率升至57.5%。其次比亚迪1 月装机电量0.25GWh,同比下降 82%,市占率降至10.8%。第三名为国轩高科,装机电量 0.19GWh,同比持平,单月市占率 8.1%。海外方面,松下装机特斯拉 Model3(单车 52.9kwh)总装机电量0.14 GWh,市占率6%。

      2020 年欧盟碳排放考核正式执行,法国、英国、德国等1 月电动车销售增长超翻倍。根据东吴电新组测算,若要达到碳排放标准,预计欧洲20年销量90-100 万辆以上,同比+80%以上;预计21 年电动化率10%左右,电动车销量160 万辆左右,同比+60%以上。我们认为欧洲电动化进程加速,将引领全球电动化大趋势。

      主要事件跟踪点评

      1、CATL 进入特斯拉供应链,核心设备商【先导智能】将显著受益特斯拉近期宣布引进CATL 作为动力电池合作伙伴,计划20 年7 月1日开始供货,协议期2 年。根据东吴电新组预测,特斯拉20 年全球/中国  销量超55/15 万辆,对应全球电池需求约40GWh,且产能每年保持50%增速,即到22 年电池需求将达90GWh,而美超级工厂电池产能目前35GWh(对应50 万辆),存在较大缺口。CATL 现有产能50GWh 左右(19 年利用率达60-70%),进入特斯拉供应链后具有较大扩产需求,CATL 的核心设备商如【先导智能】将显著受益。

      特斯拉和大众等巨头带动全球电动化趋势加速,电池龙头的产能规划将逐步兑现。CATL 等6 家龙头电池厂产能到2022 年预计近700GWh,CAGR 超50%,预计新增设备投资额近1800 亿元。先导作为全球绝对领先的设备龙头,将充分受益于未来几年的扩产周期。

      2、特斯拉自研干电池技术有望推动产业革新,利好国产设备龙头根据证券时报报道,特斯拉自主研发和生产的电池或是干电池技术+超级电容组合,具体成分预计会在四月的特斯拉电池会议上进行说明,未来将会推向全系列车型。

      特斯拉在电池方面布局已久。2019 年5 月,其以2.2 亿美元溢价55%收购能源公司Maxwell,该公司核心技术为干电池电极技术和超级电容;10 月收购了加拿大电池制造和工程公司Hibar Systems,在国际市场上以精密计量泵、注液系统及电池制造系统而著名。我们此前判断特斯拉将吸收Maxwell 和Hibar 的技术自主研发和生产动力电池,目前来看这个判断正在兑现。

      干电池技术将带来更高的电池容量与能量密度,更长的电池寿命,更低的成本,有望推动产业革新。干电池技术,不使用溶剂,而是将少量(约5-8%)细粉状PTFE 粘合剂与正/负极粉末混合,然后通过挤压机形成薄的电极材料带,再将电极材料带层压到金属箔集电体上形成成品电极。其电极压实密度更高,且有利于负极补锂,能使电芯的能量密度提升至300Wh/kg 以上,且每2-3 年就会有15-25%的技术进步,未来能量密度有望进一步增加至500Wh/kg;同时经过 1500 次充放循环的电芯依旧可保留接近 90% 的容量,电池寿命有望提升2 倍以上;无需使用NMP+MNP溶剂,省了涂布、极片烘干环节,成本较湿法电池降低10-20%以上。

      设备环节:国产设备龙头将受益。特斯拉自制干电池技术在前道环节变化较大,无需湿法电极涂布和干燥(烘箱)工艺,使制造流程更节能环保、电池能量密度更高,对中后道设备影响不大;另外特斯拉收购的设备公司Hibar Systems 主营前道的注液设备;而2018 年底特斯拉与先导智能签订了4300 万锂电设备采购合同,包括中后道的卷绕机设备、圆柱电池组装线设备及化成分容系统,预计用于美国的中试线。我们认为特斯拉自建电池生产线将以中国设备为主,国产设备龙头将受益。

      投资建议:特斯拉及大众等车企引领全球电动化加速,20 年将迎来新一轮动力电池产能扩张周期,设备公司将显著受益,且目前估值低于产业链平均水平,有较大提升空间,重点推荐【先导智能】,其余关注【杭可科技】【赢合科技】。

      风险提示:电动车销量不及预期,下游扩产进度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