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中国领先金融科技企业50

类别:行业 机构:毕马威企业咨询(中国)有限公司 研究员:—— 日期:2020-01-21

  《金融科技(FinTech)发展规划(2019-2021年)》将推动中国的金融科技发展从1.0时代进入到2.0时代。1.0时代的金融科技发展是需求推动型,而2.0时代的金融科技发展则是金融科技管理体系、底层基础设施进行改革和提升之后的供给推动型。通过建立健全我国金融科技发展的“四梁八柱”,依托健全的法律法规、完善的风险防范能力、强化的基础支撑能力、以及监管沙箱、金融科技标准化和认证等管理工具推动金融科技的守正创新,尊重金融规律,确保金融科技合法合规地服务经济实现普惠,同时为金融科技企业提供创新应用所需的合理的、合法的资源供给,帮助其快速推向市场,促进真正意义上的金融科技创新,并推动我国金融科技继续保持国际领先水平。

      龙头企业已脱颖而出,它们依托于自身的技术优势或客群优势等,成为全领域的金融服务提供者,且具备很强的继续投资和并购新的金融科技公司的能力;许多早期的金融科技企业挖掘金融服务空白和痛点领域,专注细分赛道,持续向纵深发展;传统科技公司依托自己的技术加速金融科技布局;传统的金融机构依托自己传统的客群优势、对金融的深度理解以及非常强健的技术基础设施加速追赶。金融科技生态体系呈现出龙头与初创,金融机构与科技企业,多元与聚焦,应用与技术并存的,具高度创新活力的金融科技生态特征。

      经过多年的发展,数字支付在“流量端”的竞争格局初定,增长红利逐渐消失。在数字支付的后半程,支付机构将发力“场景端”,依托生物识别、物联网及人工智能等新型的技术手段,真正变革支付技术设施,打通线下支付的各个场景和环节。

      数字支付是生物识别最主要的应用场景之一。由于生物识别具有验证速度快、防伪性能好等技术优势,在数字支付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其为数字支付提供“天然密码”,能够解决支付场景端“身份验真”或者“活体唯一识别”的问题,既可以有效防止手机丢失、机器攻击、冒用身份等带来的支付欺诈风险,又能简化支付流程,提高支付效率,实现支付安全性和便捷性的统一。生物识别技术有望在移动支付时代之外,实现支付的“脱媒化”和“无感化”。借助生物识别技术,人们将有望摆脱包括智能手机在内的一切支付媒介,借助铺设在各个场景的生物识别硬件设备获取人脸、声纹、步态等人体的生物学特征,实现支付交互的“脱媒化”和支付唤起的“无感化”。

      物联网技术将加速支付向数字化方向演进,将资金账户和设备ID 连接,有望实现万物皆可支付。居民生活是目前物联网支付较先渗透的场景之一,也是物联网支付技术最易体现价值的领域。穿戴方面,除手机、智能手表等有感支付工具外,一些企业正在尝试将传感器嵌入鞋子、衣服等着装里面,实现“拔脚就走”的支付方案;饮食方面,物联网通过在智能家电中嵌入传感器件来自动下单,或是在无人超市中享受RFID(无线射频识别技术)支付;起居方面,电表、水表与公用事业部门及居民账户进行联网,进行定期费用支付;出行方面,通过车牌和支付账户之间的绑定,停车场、高速收费站、加油站、洗车场已经能够实现无感支付,进行自动缴费。

      近年来,金融科技的迅速发展及其向各行业的渗透,推动了金融行业商业模式的创新和业务的充分竞争,进而覆盖至传统金融难以触达的人群和场景。尤其是在消费金融与供应链金融领域,利用金融科技使得“持续以更低的业务操作成本给普惠金融贷款利率减负、以更高效的运作效率服务实体经济”得以实现, 客户与业务结构、业务模式与资产规模日趋优化,推动普惠金融的持续发展。

      消费金融行业正在加速迈入科技与金融场景紧密结合的创新发展阶段,致力于为用户提供一站式、高效、便捷的金融服务。获客是消费金融行业运行的关键环节,在产品同质化严重的情况下,获客成本高成为消费金融行业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场景经营的本质是随着生产者和消费者进行对接,在交易过程中产生多种多样的金融产品与服务需求。运用创新科技,高效且成本可控地嵌入到整个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对接中,实现精准获客,并基于用户风险画像和智能数据模型决策提供对应的金融产品与服务,正是目前领先的消费金融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之一。正在到来的5G时代,有感场景入口的多元化多维度发展,预计将实现场景与大数据应用的更深层次结合,科技将成为重塑消费金融行业生态格局的关键变量。鉴于此,消费金融科技企业应整合迭代现有科技技术,构建新的业务模式,同时加强合规能力建设,提升企业自身竞争优势。

      近年来,得益于政府的倡导和支持、金融科技的迅速发展和积极推广普及应用,供应链金融科技服务在一定程度上将更多的核心企业和其供应链上的小微企业通过数字化技术连接在了一起,进一步通过科技手段把同一个行业里的各主要核心企业供应链相互连接,使得产业供应链生态圈得以形成,从而更为有效地将资方给予核心企业的信用传导向产业生态圈中的小微企业,带动小微企业自身信用价值的发现;这不仅解决了小微企业部分融资难的问题,也推动核心企业更好地落实“产融结合”的战略,促进实体经济发展,形成良性循环。在供应链金融服务中,针对小微企业信息非结构化、非标准化、信息有效性差、时间短以及贸易信息多样化等难点,领先的金融科技企业通过实现端对端的供应链金融业务流程线上化、数据化,提升运营效率,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技术,整合多维度数据与资源,并构建产业供应链的知识图谱,对小微企业进行透明度与信赖度更高的经营状况风险评估画像,建立产业供应链与链上小微企业的智能风险评分和监控模型,使得金融科技企业自身以及资金链上的合作方对小微企业信用风险与操作风险的管理能力得以提升。此外,领先的金融科技企业自建区块链+供应链的服务平台,使核心企业可为其供应链企业的应收账款便捷确权,实现凭证在服务平台的生态圈环境中成为可融、可拆、可流转、可抵消的电子凭证,打通产业供应链生态圈中便捷融资渠道的可行性,优化核心企业与小微企业的用户体验。未来,通过5G和区块链科技的结合,供应链金融预计可能由产业供应链金融生态圈进一步发展到跨行业供应链生态圈的链接,信息高度融合也会催生出新的金融服务模式,从而进一步解决小微企业融资的难题,促进核心企业的产融结合。

      在过去的一年中,中国大部分银行加速推动和深化金融科技对自身的转型和变革。值得关注的是,以百信银行、微众银行为代表的创新型银行继续蝉联榜单,银行系金融科技子公司建信金科仅成立一年,就以其自身实力、市场影响力和业务表现一举登榜。

      2019年,创新型银行和银行科技子公司的发展分别呈现以下特点:

      创新型银行部分,以“规模小、模式新、创新快”为核心特色。以股东场景资源和不断的科技创新为驱动的商业模式创新、轻型化管理运行模式,在市场上还保持着一定的差异化竞争优势。但必须要注意的是,传统银行的改革决心和行动不容忽视,不同类型银行都正在进行从技术应用向体制优化的变革,且速度和深度都达到了近年来的空前程度。未来一年,创新型银行在部分领域仍将保持行业领先,但所面临的市场挑战也会增大。

      银行科技子公司部分,过去一年越来越多银行成立了金融科技子公司,这些行动都是各银行在发展主航道上守正创新的积极探索和突破。不容否认的是,大部分银行科技子公司仍未显现出其特色和基本成型的商业模式,未来仍需加大探索与母行协同、市场定位、差异化竞争等重大课题。但必须关注的是,银行科技子公司具有传统金融科技公司难以比拟的天然禀赋,例如借助母行的行业地位、对金融本质的理解和把握、银行科技实操的深厚经验和人才储备等。我们相信,未来优质银行系科技子公司的数量将会保持上升态势,其发展前景乐观。

      回顾2019年,保险科技对于保险业务不同业务环节的作用和影响程度,影响度最大的是营销与渠道,理赔,产品设计,核保和客户服务。展望未来,保险科技板块的亮点之一是以保险产业“数字化升级”的全链条创新,逐步取代目前“渠道创新”为主的单点创新,成为行业的新趋势。

      经纪代理是保险创新首个爆发的环节,因为新产品新渠道可以为行业带来增量客户。从产品设计端来看,面向特定场景和人群的保险产品定制已经形成了保险科技最主要的聚集地之一。

      例如保准牛,基于线上、线下场景需求和数据,与保险公司联合进行产品设计,风控与销售;小雨伞依据渠道和客户画像,为保险公司定制产品。保险极客为中小企业提供定制化的员工福利保险,补充医疗,健康管理方案。车车科技作为国内车险开放平台,打通了线上和线下的场景,实现车险的一站式投保服务。未来经纪代理创新的领域将集中在产品设计,渠道,服务管理的一体化方面。

      保险科技领域开始出现数字生态类保险科技企业。所谓数字生态类保险科技企业,是指保险行业在产业链数字化的基础上,连接不同的场景与服务,提供全链条的数字化保险服务能力。

      众安保险和爱保科技是代表性公司。在全链条的发展之路上,还需要在智能营销和智能理赔领域实现进一步的突破,尽管这些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整体来讲,仍有很长的路要走,目前行业还处于初期发展阶段,有成为爆发点的潜力。

      近年来,全球资产管理行业经历了增长浪潮,人口老龄化、行业竞争加剧、金融科技给行业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和挑战。从资管行业未来发展来看,行业转型势在必行并呈现出三大趋势:

      一是金融科技将赋能资产管理行业转型;二是竞争格局会更加分化,全能型机构和精品机构将各自胜出;三是资本市场和金融行业的加大开放,“鲶鱼效应”将加快内部机构升级。可以预见,金融科技应用能力将是未来资产管理机构不可或缺的核心竞争力之一;为行业提供解决方案的科技公司创新步伐将持续加速;传统业务与科技应用将进一步融合,逐步形成行业全面科技化的“新生态”。

      随着《金融科技(FinTech)发展规划(2019-2021年)》的发布,金融科技上升至国家战略,从顶层设计角度,为银行理财、券商、基金、信托等资产管理机构的前、中、后台实现“全面科技化转型升级”提供了政策指引;同时,金融科技公司持续发力,利用人工智能、云、大数据、自然语言处理等技术手段渗透资产管理机构的营销、交易、投研、风控、运营等各个价值链关键环节。

      在客户服务方面,随着“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被全面普及,证券经纪和基金销售等机构应用大数据画像捕捉投资者需求偏好,实现精准营销;应用智能客服提升客户服务质量和效率;应用大数据与云平台为客户及时提供市场资讯,优化客户体验。在投资研究方面,资管机构运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进行数据挖掘,寻求最佳投资机会;应用AI算法探索AI量化投资和策略优化。在中后台方面,应用流程自动化、人工智能、云等技术有效降低人工成本,提升运营效率和风险监测效果。

      今年我们欣喜地看到,金融科技公司继续在资产管理领域发挥自身独有的科技优势,各类新业态如春潮涌动,如利用大数据和云平台技术为用户提供稳定的高质量资讯、交流及交易平台;在中国居民全球资产配置需求不断上涨背景之下,为投资者提供港股或美股行情资讯,及股票线上交易的互联网券商;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自然语言处理等技术为各类资产管理机构提高数据质量,辅助投资决策的科技企业等。

      我们相信,未来将有更多的金融科技公司加入到这个队伍中,与传统金融业务深度融合,助力资产管理行业全面科技化转型升级,共同打造更稳健、更高效、更全面的资本市场。

      中国金融科技的快速发展得益于体系的力量,底层科技能力作为金融科技“产业链”上关键一环的作用不言而喻,我们相信长远持续的发展更是离不开体系,特别是底层科技能力的不断演进和升级。《金融科技(FinTech)发展规划(2019-2021)》中明确提出了将“夯实金融科技基础支撑”做为关键任务,并对技术基础研究的协同、攻关、成果转化提出了要求。

      我们观察到,中国金融科技行业在金融与科技加速融合的同时,呈现出金融归向金融、科技归向科技的趋势。简言之,是依托科技开展金融服务的机构正在走向持牌合规经营,侧重科技的公司则沉下心来做底层技术的研发和面向持牌机构的技术服务提供。从事科技服务的金融科技公司,在技术和金融服务方面呈现“垂直”和“横向”并存的特点。选择了诸如区块链、自然语言处理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垂直赛道的金融科技公司,持续深耕,保持领先,具备服务多金融服务领域的潜力。从金融服务端看,选择垂直赛道(例如数字化信贷),与从事多领域金融服务的金融科技公司都在努力实现多项技术的融合应用,力求解决细分业务领域的“全链路”的科技需求。多样化、层次化的金融科技生态体系是我国金融科技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我们认为底层技术方面有如下值得关注的发展趋势:

    人工智能由感知型向认知型发展。生物识别、反欺诈和智能风控等人工智能应用在过去几年以感知型为主,在许多环节还需要较多的人工介入以完成认知、推理和解释性的工作。正如阿里达摩院2020十大科技趋势*所指出的,未来依托知识图谱、因果推理、无/半监督、强化学习和可解释机器/深度学习等多领域的突破、加速融合和应用探索或将推动认知型人工智能的发展,促进更高层面的人机协同,更好赋能金融服务。

    自然语言处理和图计算等技术仍将高速发展。以自然语言处理为例,这几年从word2vec,到BERT,XLNet,再到ERNIE和ALBERT,发展呈现加速的态势。这些领域的技术是人工智能技术的核心与皇冠,是认知型人工智能的基石,这些技术的每一次突破都带来了金融科技能力的显著提升,未来也必将再次释放巨大的金融服务能力,例如非结构化、异构的海量金融信息提取、存储、知识提炼和应用,更加自动化的智能分析与运营,机器可读可执行的监管与合规,以及更加有效的客户交互等。

    区块链在金融领域加速落地。金融行业将依托联盟链构建不同行业、生态、主体和企业的连接能力,打破信息孤岛,形成可信价值和数据共享网络,数字金融服务便会水到渠成。除了区块链在金融领域的直接应用,其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将会推动数字化经济的发展,最终传导并服务于金融服务领域,例如数字政府对于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支撑作用。

      区块链与5G、物联网、人工智能和数字化身份体系等的应用融合,以及跨链技术与标准正加速发展和落地,打通链下物理世界与链上数字化世界可信映射环节,打通跨生态、跨领域的区块链网络间的信息和价值交互,形成真正意义上价值网络和数字化经济,促进区块链在金融服务领域的全方位应用。

    新技术的研究、突破及应用落地,对于交叉学科和领域的融合要求越来越高。这几年我们观察到学研背景的金融科技初创企业数量呈现上升的趋势,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我们相信随着金融科技“四梁八柱”体系的建立,产学研用,以及监管机构、投资机构等多方主体之间的合作将更加丰富和灵活,协同联动、形成合力,推动我国金融科技底层技术能力的不断夯实与发展,形成“自主可控”的底层技术基础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