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行业2020年投资策略报告:价格向下 需求向上

类别:行业 机构:中航证券有限公司 研究员:沈文文 日期:2020-01-20

  医药生物行业平稳增长,二级市场表现突出。截至2019 年11 月底,医药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为21596.50 亿元,利润总额为2842.80 亿元;营业收入、利润总额仍旧保持正增速,医药制造业营收及利润总额增速2018 年增速分别为12.40%和9.50%;2019 年11 月为8.90%和10.00%。医药制造业同往年相比营收增速有所下滑,总体仍处于正增速状态;利润总额增速较2018 年有小幅回升,重新回到双位数增速。

    药品带量采购渐成熟,竞争趋缓。我国药品集中采购大致可分为五个阶段,2000 年以前为萌芽阶段;2000 年到2004 年为雏形阶段;2005 年到2008年为探索阶段;2009 年到2014 年为发展阶段;2015 年至今,我国药品集中采购已经步入深化阶段,2018 年11 月开展的“4+7”集中采购试行效果显著,继2019 年9 月“4+7”集中采购扩面后,2020 年我国将开启新的一轮药品集中采购,此次集中采购工作将覆盖全国。2019 年9 月联盟地区药品采集工作实施后,25 种药品中,8 种药品未继续降价,药品集中采购降价力度有所下降,一定程度缓解生产企业所面临的竞争格局和价格压力。

    医疗器械耗材集中采购稳步推进,行业迎来规范发展新时期。我国医用耗材集中采购工作同药品集中采购工作共同开展于2000 年,由于多方原因的限制,耗材集采工作并未发展如药品集采一样迅速,但近年来,随着药品集采工作的全面铺开,耗材集采工作也随之逐步推进。从政策层面看,我国医用耗材集中采购工作可主要分为探索(2000 年-2003 年)、试点(2004 年-2008 年)、规范(2009 年-2014 年)和转型(2015-至今)四个时期。政策的导向带领了市场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对于不符合要求的高值医用耗材的清理工作对于龙头型上市企业带来的是一定的利好效应。

    市场需求长期向上。市场需求角度来看,医疗保健价格指数和医疗服务价格的水涨船高,体现了我国医疗消费向上提升的趋势。同时,侧面反映了我国人民对医疗保健方面需求正在逐步扩大,需求端的上升趋势不可阻挡。

      随着我国人口结构发生变化,老龄化进程的持续推进使得未来我国相关方面疾病诊疗需求也将持续提升。

    支付能力持续提升。我国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依然维持在较高的水平。横向来看,同其他国家相比,医疗卫生支出占比相对偏低,有较大上升空间。从医保基金收入和支出的变动情况来看,医保盈余增长趋势尚未发生显著变化。具体到医保基金统筹和个人积累方面,我国医保基金的支付水平平稳上升。从支付端来看,医疗消费的物质基础短期无忧。

      估值与上市公司业绩。按照12 月31 日的收盘数据,采用整体法(TTM)计算,医药行业的市盈率和市净率(最新报告期MRQ)分别为33.62 和3.67,同年初相比,行业整体估值水平有所提高。2018 年医药行业相对A 股整体的市盈率和市净率的溢价比率分别为1.98 和2.16;2019 年医药行业相对A 股整体的市盈率和市净率的溢价比率分别为2.25 和2.27,相对A 股整体市盈率及市净率均有所提高,但总体来看仍处于低位。

      统计数据显示,医药生物行业上市公司2019Q3 营收增速和净利润增速分别为14.81%,和2.05%,2018 年分别为19.99%,-14.55%。同2018 年相比,营收增速下降5.18%,净利润增速上升16.60%,业绩好转的迹象逐步显现。

    基金公司持仓情况。从基金重仓比例来看,医药生物行业持仓呈现上升趋势。伴随医疗改革的不断深入、集中采购的持续推进和医药行业的细分领域的快速增长,使得医药生物行业配置比例逐渐上升。纵向来看,基金对医药生物行业长期处于超配状态,刚需属性和行业盈利模式的多样化的本质未发生变化。

    投资策略。从产品端来看,随着药品带量采购政策的平稳推进和器械联合采购的执行,药械价格向下的趋势不变,伴随竞价执行规则的宽松,竞争格局有所缓和;从需求端来看,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医疗需求不断增长的长期趋势不会发生变化;支付端方面,随着城镇居民和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持续增长,医保基金稳中有增,居民的支付能力一直处于上升期。单从医保基金的规模变化情况来看,短期支付能力无忧。综合考虑政策方向及行业发展态势,我们认为医药生物行业有望走出强于大市的行情。在分化行情确定的情况下,建议重点关注成长确定的白马股和业绩超预期标的,重点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一是创新药及创新药产业链;二是具备进口替代能力的高端医疗器械龙头;三是对药械降价免疫的医疗服务行业;四是不受医保约束的消费类医药企业;五是边际变化超预期的多管线生产企业。

    风险提示:行业政策风险,医疗事故风险,创新药发展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