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会纪要

类别:晨报 机构:民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田铭 日期:2019-12-16

客户观点反馈:

    临近年底,市场整体情绪依旧较为乐观。一方面,外资在MSCI纳入后保持高额净流入,其次,中美之间签署第一期合约,外部压力得到缓和。客户认为2020年仍然以科技、消费为重点布局方向,尤其看好5G换机潮所带来的一系列投资机会。会继续重点关注电子行业。同时继续关注医药、新能源产业链,适当寻找板块回调后带来的交易机会。

    总量观点

    【民生宏观】中美贸易谈判取得阶段性成果——评第一阶段协议(解运亮,分析师,执业证号:S0100519040001,18911895931)

    1、事件: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宣布达成第一阶段协议

    北京时间12月13日晚23:00,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中美经贸磋商有关进展情况,宣布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达成一致,介绍第一阶段协议由序言、知识产权、技术转让、食品和农产品、金融服务、汇率和透明度、扩大贸易、双方评估和争端解决、最终条款九个章节组成。同时,美国白宫举行记者发布会,美国贸易代表莱特希泽表示美方同意对301调查做出重大改变。

    2、经济背景:贸易摩擦不利于中美经济发展

    我们在4月份《贸易摩擦的影响分析》中测算三种不同加征关税情形下对中国GDP的影响,目前加征进度可能减少我国对美出口约675亿美元并拖累我国GDP约0.55个百分点。截止11月份,中国对美出口同比减少约561亿美元;美国对华出口农产品从2018年6月开始同比大幅下降,今年5月开始有所修复,可能与我国加大猪肉进口有关,反映我国市场有能力满足美方的农产品购买要求。但是,农产品购买额度需要有合理性,符合我国市场真实需求,而且需要给我国足够时间调整。美方尊重我国对贸易摩擦结束标志的理解,取消12月15日关税加征和下调部分关税。

    3、协议背景:为什么这次能达成协议

    第一阶段协议达成,中美双方各取所需。中美贸易快速发展二十余载,相互联系紧密。贸易摩擦带来的不确定性,导致双方制造业投资均出现放缓趋势。明年是我国建设小康社会的决胜年,第一阶段协议达成有助于缓解外部风险。在这个时间点,我们认为美方更迫切需要一份协议,原因有三点:(1)特朗普需要安抚国内农民,稳定共和党的传统票仓;(2)根据彭博统计,12月15日加征关税商品有80%左右来自中国,之前商品只有20%左右,难寻替代品,特朗普不愿意得罪消费者;(3)明年是总统大选年,特朗普需要一份协议来宣传自己“获得阶段性胜利”。目前来看,我们也达到了自己的目的:贸易摩擦不再升级,稳定并逐渐减少关税。

    4、未来展望:后续谈判难度加大,双方需加大彼此的信任度

    美国精英阶层渴望看到的改变都在后续谈判内容中,难度更大。明年美国总统大选拉开序幕,民主党可能将带来更多的变数。美方存在不合理要求,一度强势压迫,忽略了国情和意识形态的区别。双方都需要一个可以销售给自己国民的结果。 在经历了经济飞速增长之后,我国逐渐富强起来,民族自豪感在增强,美方不合理的要求是断然难以接受的。向前看,两国经济紧密结合,仍有许多地方可以加强合作,对彼此发展都有利。至于矛盾集中的领域,相互竞争或许难以避免,我们也有争取自身发展的权利。如果美方对中国的信任度仍停在过去水平,问题只会更难以解决。

    风险提示:改革落地攻坚遭遇阻力。

    行业观点

    【医药】从前向一体化和洼地红利角度看API投资窗口——特色原料药行业投资逻辑讨论(孙建,分析师,执业证号:S0100519020002,021-60876703)

    1、国内原料药进出口正在发生微妙变化:进口加速增长,竞争环境变化?

    我国出口大宗原料药(维生素、氨基酸、氨基糖苷、解热镇痛类)产能过剩的问题日渐突出,同时,我们发现进口增速持续保持强劲,特别是2019年前三季度原料药进口增速达到22.25%,我们估计2019年全年原料药进口规模有望首次达到100亿美元。而背后的核心驱动包括了:①政策的放宽:抗癌药原料药零关税、DMF制度建立;②国内市场需求开始明显增加:带量采购、环保、质量要求日趋严厉下,进口仿制药企业(品种)、国内公司关注全球化的供应链体系,进而带动原料药进口加速,这是2019年开始的新趋势,值得特别重视。

    2、行业逻辑:“前向一体化”和“洼地红利”,产业中长期持续有投资价值2019年开始,国内制剂市场进入法规市场,仿制药企业进入洗牌阶段,最大的变化是集中度提升,这也为上游原料药产业提供了极佳的前向一体化窗口期,我们认为这是一个中期的逻辑,伴随下游集中度的提升,逐步兑现,远期逻辑是中国规模性造就的价格洼地红利(国内外可能同步推进),提升国内原料药产业的全球竞争力。

    3、公司逻辑:产品、产能是公司的重要跟踪指标我们发现目前国内原料药公司除了利基市场的司太立、仙琚制药及早期制剂出口的公司华海药业外,大部分公司前向一体化的制剂拓展目前仍处于布局期,制剂产品快速立项,制剂产能或合作、或自建、或国内、或国外在布局拓展中。我们认为这个产业进程一定是产品、产能先行,进而抓住先机实现产品快速放量,因此,产品、产能的拓展进度就成为我们重要的跟踪指标。

    4、投资注意:基本面兑现节奏各异,利基市场或大吨位原料药公司率先突破前向一体化

    利基市场或大吨位原料药的头部公司因为原料药规模性优势,率先在前向一体化方面实现突破。弹性最大的技术壁垒型、大吨位原料药型公司等仍以海外市场为主,海外收入保持稳定的毛利率水平(35%左右,高壁垒的可以达到60%+),以及相对稳定的同比增速;而其国内收入占比相对较小,且因为品种布局进度、国内集采推进节奏的影响等原因,国内的收入弹性暂时还没有体现,我们认为这是未来重要弹性点。

    【银行】周观点——分拆上市新规利好直融发展(郭其伟,分析师,执业证号:

    S0100519090001,0755-22662075)

    1、上周重点事件

    2019年12月13日,证监会发布实施《上市公司分拆所属子公司境内上市试点若干规定》,首次明确了A股境内分拆上市的条件、流程和监管,填补了该领域的制度空白。相较征求意见稿,正式稿进一步明确分拆主体的上市场所为境内、适当降低盈利门槛、明确分拆的规模指标为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口径、放宽募资使用要求及董事和高管持股比例限制、调整同业竞争表述适应不同板块的监管要求、并强化了中介机构职责。

    2、分拆上市新规利好直融发展

    分拆上市新规有利于改善直接融资的渠道,鼓励更多企业借助资本市场强化“造血”能力。而且通过重新理顺现有的上市公司业务框架,实现存量上市公司的提质增效,也契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要求。更多的上市公司意味着将有更多的资金参与资本市场。在直接融资需求端的政策调整以后,供给端预计也将迎来新的突破。我们预期理财资金、外资参与资本市场的政策限制会进一步放开。银行理财子公司已经开始逐步落地,理财资金参与资本市场是大势所趋。

    从具体行业角度看,分拆上市将给券商投行带来业务增量和发展空间,利好投行业务突出的优质券商;上市公司的融资能力优化也将降低信用风险,改善银行业的资产质量状况。展望明年,影响银行业基本面的关键点仍将是净息差,优先调整结构,加快向零售转型的银行会具备持续领先的竞争优势。建议关注邮储银行、招商银行、平安银行、兴业银行、宁波银行、浦发银行,常熟银行。

    3、板块行情

    上周银行指数(申万)上涨2.25%,同期沪深300指数上涨1.69%,上证综指上涨1.91%,银行板块涨幅跑赢沪深300指数56bp,跑赢上证综指34bp。除新股外,上周银行板块中,涨幅排名前五的是常熟银行(6.69%)、光大银行(5.25%)、杭州银行(3.90%)、兴业银行(3.59%)和平安银行(3.33%)。

    4、上周大事

    1)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强调,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2)中美两国已就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文本达成一致。

    3)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中指出,明年实现普惠小微贷款综合融资成本再降0.5个百分点。

    4)统计局数据显示,11月CPI同比增长4.5%,创2012年2月以来新高,预期增长4.2%,涨幅比上月扩大0.7个百分点,前值增长3.80%;PPI 同比下降1.4%,预期降1.5%,前值降1.6%。

    5)11月M2货币供应同比增长8.2%;新增人民币贷款1.39万亿元;社会融资规模增量1.75万亿元。

    风险提示

    宏观政策变化的风险,商品价格大幅下跌的风险,个股业绩不达预期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