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宏观观察:中美贸易谈判悬而未决

类别:宏观 机构:交银国际证券有限公司 研究员:蔡涵/谭淳/彭非 日期:2019-11-26

  中美贸易摩擦由10 月第十三轮中美经贸高级别磋商初步达成第一阶段协议起呈缓和趋势。自2017 年美国发起“301 调查”,中美已经经历了四轮贸易谈判。征收关税的规模与范围越来越广,从最初的340 亿到全部5500 亿美元商品,税率也是节节攀升。且贸易摩擦范围不仅仅停留在关税层面,更涉及到企业与个人的制裁。虽然中美双方同意分阶段取消已征收的关税,但在具体协议上尚未达成一致。上周二,美国国会参议院通过《香港人权与民主法案》,若法案最终落实,预计将为中美贸易谈判增添更多不确定性。

    全球经济放缓,10 月出口数据虽小幅回升,但仍然承压。尽管近期中美双方均表态,对达成分阶段取消加征关税协议持乐观态度,中美贸易摩擦有望出现阶段性缓和,但外部需求依旧疲软,叠加因贸易谈判达成协议预期升温而带来的人民币汇率暂时企稳,即便有圣诞订单支撑,出口数据短期内或将难以迅速改善。

    中美贸易争端亦加速了全球产业链的转移。中国作为产业链中游(加工制造)的角色向产业链上游转移势在必行。事实上,早于贸易战开始之前,受制于不断提高的人工成本,全球产业链已经开始寻求转移。相当部分东南亚低劳动力成本国家在此轮转移中受益。据统计,越南、柬埔寨及印度的外商直接投资近年连续高涨。

    中美贸易摩擦发展至今,短期内达成完整协议的可能性不高。货币市场方面,受制于经济下行压力,美联储于今年8 月首度降息,全球货币政策宽松氛围浓厚。“超级猪周期”下通胀走高,制约了中国央行短期的宽松力度。外汇市场方面,中美贸易争端不断再起波澜使得全球市场避险情绪上升,人民币汇率于8 月“破7”。人民币的贬值在一定程度上提振出口,有助于减少关税上调对外贸出口造成的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