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研究:明年通胀压力难解、优化供给侧改革是关键

类别:宏观 机构:第一创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李怀军 日期:2019-11-20

摘要:

    在2015 年之前CPI 和PPI 同比基本保持着高度正相关的走势;而在2015年之后,CPI 同比与PPI 同比之间走势的分化成为一种常态,这主要是供给侧因素造成的。17 年至今,钢铁和煤炭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不断上升,并在今年超过高技术产业,而在非洲猪瘟之前生猪存栏量已经持续下滑了五年之久,15 年以后的下滑趋势更为明显,这些都离不开前期对供给的行政干预。

    生猪出栏量前三季度分别下跌5.1%、6.2%和17.3%,三季度生猪出栏同比下跌这么多并不是非洲猪瘟更严重了,而是由于生猪、特别是仔猪价格的大幅度上涨造成的,养殖户更舍不得出栏了,更倾向于延长养殖周期和增加母猪的饲养。只有仔猪价格出现下跌,生猪出栏量才会上升,与猪粮比的关系反而不大,生猪养殖和供给结构的改变,将使得明年猪肉价格继续维持在高位。

    2001 年以来的通胀过程无不与食品价格的上涨密切相关,只不过前三次非食品价格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上涨,而此次非食品而反出现了下跌走势,并表现为服务价格的下跌,这与中美贸易摩擦导致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失效有关。随着中美贸易战降温而使关税减少甚至取消,在人口红利减少的背景下服务价格下跌必是一种短暂现象,明年服务价格将在今年低基数的基础上出现上涨。而原油价格往往滞后于经济增速,在经济下滑的前1-2 年价格往往也会出现上涨,目前美国页岩油产量已经开始呈现下跌走势,明年原油供求将是紧平衡状态。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增长的主线来源于两条:一是投资主导的低价工业化不断升级后的出口导向型战略;二是消费主导的居民城镇化水平不断上升后的内需扩张型战略。从目前的形势看,第一条主线的发展空间已有限,而第二条主线的发展空间还很大,但迫切需要从住宅和汽车消费两方面,以基建投资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从供给侧面破除影响消费扩张的体制性障碍。

    20 年基建投资增速的继续回升最为确定,但基建投资不能只用于消耗螺纹钢这个“长板”,应多用于补上有关民生方面的“短板”,这样才能扩大有效需求,在稳增长的同时改善供给结构。确立以大城市为中心的都市圈发展战略,加快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20 年目标的实现,对城市新居民的基本的住和行的需求,不能“一限了之”,而是要以智慧城市和智慧交通为手段,在科学管理上下功夫,切实提高城市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