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报

类别:晨报 机构:莫尼塔(上海)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研究员: 日期:2019-11-18

宏观经济

    央行公布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

    11月16日央行公布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通栏全文,我们认为,央行对通胀形势持结构性、一次性扰动的判断,在政策执行上力求保持社融增速平稳并略高于名义GDP、并推动LPR利率稳步下行,而不会有大的宽松政策出台。对比本季与上一级报告,主要有以下变化: 1、经济形势判断:

    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警惕通胀预期发散。 2、明确任务: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在运用好货币政策工具当中,删掉了“定向中期借贷便利”,保留定向降准、再贷款、再贴现,这可能是10月TMLF并未如期启动的原因,该工具或有意淡出。 3、货币政策重点:以“宽信用”为重点,市场化降成本。4、通胀形势理解:2020下半年CPI与PPI差距有望收敛。

    国际宏观

    关于美国消费的三个问题

    11月15日,美国公布零售销售数据,10月零售销售环比增长0.3%,前值为-0.3%,预期值为0.2%;剔除掉汽车、食品和能源的核心零售环比增长0.2%,前值为-0.1%,预期值为0.4%。10月份的数据剔除了8月份和9月份的关税效应的影响,因此要更为真实一些。关于美国的消费,有以下几个问题需要注意:

    (1)工资增速下滑是否会对消费产生影响?

    近几个月的非农时薪增速出现了非常明显的下滑,从今年2月份最高的3.4%已经下滑至10月份的3.03%,这个是否会对消费产生影响?我们认为非农时薪增速的下滑对消费的影响暂时不会特别大,最核心的变量在于储蓄率。可以用两个数据来说明这一问题:第一是美国经济分析局公布的储蓄数据,私人储蓄额和储蓄占GNI的比重在过去有明显的提升;第二是用美国劳动者收入增速减去个人消费支出增速,这个差值也处于比较高的位置。另外,过去几年储蓄率的偏高也是工资增速未传导到通胀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在非农时薪下滑幅度不算很大、之前的储蓄率较高以及消费习惯在短期内难以改变的情况下,消费的刚性是存在的。

    (2)商品消费和服务消费为何发生背离?

    服务消费在美国的消费结构中占比达到65%,但是从数据上看,美国的商品消费和服务消费已经出现了连续4个月的背离,这是历史上的第一次。怎样理解这个问题?我们认为导致商品消费和服务消费产生背离的原因包括两点:首先,是今年以来美国对中国实行的关税政策。由于关税仅限定在商品类,并不包含服务类,这就使得在关税加征或者关税提高前,商品消费会有一个明显的增长,相应的服务消费便会缩减;其次,可能与财产性收入的下滑有关系。从数据上看,财产性收入与服务类消费的相关性十分明显,且相关度高于商品消费,也就是说“额外收入”对服务消费的影响会更大些。

    从2018年三季度开始,财产性收入一直在下滑,但整体的工资收入却变化不大,这可能与股价、房价的增速放缓有一定关系。伴随着未来关税效应的结束、股价的上涨以及房租价格的持续提高,服务消费有望出现回升。

    (3)耐用品消费能否持续增长?

    耐用品消费主要包括汽车消费、房地产相关消费等,这部分消费的利率敏感性非常高。近期可以支撑耐用品消费的因素包括:(1)利率并没有明显上行。无论是房地产抵押贷款利率,还是汽车贷款利率,均处于比较稳定的状态,尽管没有进一步下行,但这反而可能对销售是个利好因素,因为对于购房者或者购车者而言,如果预期利率进一步下行,不是特别着急的话,他会有很大可能等到利率下行之后再买入,这样购入成本更低,目前这种比较稳定的利率水平反而有利于释放这部分需求出来;(2)房地产的销售数据仍然较好。无论是新屋销售还是成屋销售,均表现出了十分良好的走势,这对未来几个月内的相关消费是一个利好;(3)从经验上讲,汽车的置换周期大概在5、6年左右,2014年正是汽车销售的最高峰,因此目前可能会有一定的置换需求。最后,还有一个数据上的背离值得关注,即美国经济分析局公布的汽车销售量数据与美国商务部普查局公布的汽车销售额数据出现了非常明显的背离,除了统计上的原因外,这也有可能与汽车价格的提高和新能源车的使用有关系。如果确实是这样,那这可以抵消掉油价上升对汽车消费的不利影响,这会是支撑耐用品消费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国内市场

    沪深两市午后单边下行

    上证指数收跌0.64%报2891.34点,深证成指跌1.01%报9647.99点,创业板指跌1.05%报1674.78点,万得全A跌0.89%。两市成交4011亿元。

    市场评价:

    RRG:成长、周期风格领涨,消费风格走强;具体到行业层面,电子、医药、石油石化领涨,家电、地产、钢铁等走强。

    资金流动情况:总量上看,11月以来北上资金净流入逐渐疲弱,近期Hibor利率的上升和人民币汇率对冲成本的增加可能是导致外资净流入疲弱的原因。结构上看,11月北上资金主要流向电子、家电、银行,对食品和医药净流入明显减少。 往后看,警惕外资成为抱团行情消退的触发因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