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计算机行业投资策略报告:预热科技板块投资大周期

类别:行业 机构:太平洋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王文龙 日期:2019-11-11

1. 收入略有下降,利润增幅放大

    以230家自选股为依据,2019年前三季度收入增速中位数为13.97%,略有下降,归母净利润增速中位数为4.14%,同比下降4.83个pct,扣非净利润增速同比上升,达到14.08%。

    2. 行业仍存一定解禁压力

    以11月6日收盘价为基准,2019年四季度至2020年三季度解禁市值合计达到2133亿元,占计算机行业总市值的比重为8.85%。其中2020年2月解禁压力较大,解禁市值高达550亿元,占总解禁市值的25.8%,后续解禁压力较大的月份集中在7月和9月。

    从解禁市值的来源看,占比最大的来自首发原股东限售股解禁(1280亿元,60.03%)其次是定向增发股份(794亿元,37.21%)。

    3. 细分板块情况

    医疗信息化板块收入和利润增速稳定增长,同比大幅增加的是自主可控板块。

    同比略有下降的包含互联网金融、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和云计算板块,下降幅度较大的为智能驾驶和安防板块。

    1. L3级自动驾驶明后年进入量产,高精度地图市场开始预热

    2020年末-2021年,宝马、奔驰、本田等的L3级自动驾驶汽车预计可上市,实现量产。

    自动驾驶下游厂商自2020年开始进入变现的关键时点。高精度地图HAD是实现L3及以上级别自动驾驶功能的必要条件,高精度地图不仅可以处理规划、辅助信息,还具备辅助定位,补充传感器、GPS的作用。高精度地图需要预装在车辆里,所以车厂的采购合同预计会提前开始放量。以四维图新为例,公司与宝马签订了自动驾驶地图许可协议,将为宝马2021-2024年量产上市的汽车提供L3及以上自动驾驶地图及服务,相应的采购可能会从2020年开始。

    2. 车路协同促V2X放量,智慧交通产业升级

    高速公路优先部署车路协同,ETC改造促OBU和RBU放量。高速公路基础设施完善、路况较为简单,运输车辆的事故率更高,因此从安全和效率两个角度来看,高速公路是车路协同部署的优先场景,交运部今年发布的高速公路收费改革文件,要求在年底前ETC用户1亿以上,使全国汽车ETC安装率达到80%以上,高速公路ETC使用率达到90%以上,促进OBU(车载单元)和RSU(路侧单元)需求上升,开启V2X市场掘金之旅。

    高速公路改造加快推进,积累车路协同应用实践。杭绍甬公路通过构建人车路协同综合感知体系、路网综合运行监测与预警系统,可以实现自由流收费,有望成为智慧高速建设范例。自15年开始,全国各地已建设多个车联网示范区,进行智能停车、紧急避让等多场景的测试,首条智能网联高速公路测试路段也在今年4月启动。

    3. 汽车销量影响下游需求,软件和集成能力是核心壁垒

    汽车销量影响下游智能操作配件的需求,汽车销量能否企稳回升是关键因素,目前根据汽车行业的部分指标如汽车销量环比数据和经销商库存系数等有边际改善现象,国六政策落地和刺激汽车消费政策的出台,汽车整体销量有望结束负增长态势。

    下游智能操作配件包含液晶仪表盘、中控屏、HUD等以及集成的智能驾驶舱产品,其硬件性能基本类似,差异在于软件能力,以中科创达为例,公司的智能驾驶产品以软件解决方案为主,不仅包括智能座舱平台产品,还包括Kanzi生态产品(包含UI界面设计和Connect跨屏交互),奥迪、QNX概念车等均采用Kanzi进行设计和开发,公司汽车行业客户覆盖度达到80%,根据Focus2Move的对全球汽车市场2018年的轻型车销量排名,前25 位的车企中已有15 家采用了公司的产品。

    1. 政策支持区块链技术发展,政治局会议上升高度

    2019年10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区块链技术发展现状和趋势进行第十八次集体学习,习总书记提出要加快推动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创新发展,探索和推动区块链技术和金融、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的融合。

    央行推出数字货币DCEP,是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加密电子货币,可以有效降低交易环节对账户的依赖,增强我国货币的自主韧性。

    2. 全球多国对区块链技术具有政府引导性的推进

    全球多国对区块链技术具有政府引导性的推进。全球对区块链的应用价值深入思考,开始从国家层面思考区块链的发展道路,并根据形势的变化及时制定相关政策,发展组织支持区块链落地应用。

    1. 5G应用推进下游物联网应用逐步放量

    随着5G和NB-IoT技术的应用,可以支持百亿级别的物联网设备连接,根据中国信通院的数据,2013 年物联网行业应用渗透率为12%, 2017年超过29%。预计到2020 年将会超过65%。

    物联网下游应用包括三大主线:消费性(智能家居、可穿戴设备、车联网和养老等)、生产性(工业、农业、能源等)和智慧城市,据GSMA Intelligence 预测, 从2017 年到2025 年,产业物联网连接数将实现4.7 倍的增长,消费物联网连接数将实现2.5 倍的增长。

    2. C端——智能家居有望放量,关注智能体验感

    智能家居产品拉动3C市场消费,C端市场开始从智能单品向智能家居生态发展。3C市场疲软下,智能单品保持快速增长趋势,2019年上半年,中国智能音箱销量同比大幅增长132%,智能摄像头销量同比增长59%,随着家居单品智能化水平的提高,交互能力有望提升,向生态化发展。

    提升用户体验感,方能脱颖而出。C端用户关注智能家居产品的体验感,包括交互的准确度和功能的多样实用性。为脱颖而出,科技公司与3C公司常常强强联合,如科大讯飞与美的、九阳和海尔合作,一方面提高语音交互的准确度,另一方面推陈出新,增加新功能,以智能冰箱为例,未来不仅可以提醒食物新鲜度,还可以告知附近超市的食品供应情况等。

    3. B端——工业互联网蓄势已久,上云率有望提升开启应用元年

    政策支持下,工业互联网发展迅速。截至2018年3月,我国工业互联网平台达到269个,其中制造企业构造的占46%。

    工业互联网平台分成应用SaaS层、工业PaaS层,云服务平台和通用PaaS层,以及连接和边缘平台,并呈现中间集中两头分散的格局,大型制造企业以及ICT企业分别凭借工业信息和技术优势,较好切入工业互联网领域。

    根据工信部的工业互联网发展行动计划,到2020年底,要初步构建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和产业体系,分期分批遴选10个左右跨行业跨领域平台,培育一批独立经营的企业级平台,推动30万家以上工业企业上云,培育超过30万个工业APP。18年工业云上云率21.3%,19年各地出台支持政策上云率有望得到提升,20年有望开启工业互联网应用元年。

    1. 技术发展迅速,商业化之路陆续开启

    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迅速,根据清华大学的数据显示,计算机视觉,语音,自然语言处理是中国市场规模最大的三个应用方向,分别占比34.9%,24.8%和21%。目前我国语音识别技术上处于全球领先状态,自然语言处理方面仍与美国有所差距,计算机视觉应用层面与美国相差无几,基础算法层面仍有差距。

    2. 政府、互联网和金融领域应用规模居前

    根据IDC数据,2018年中国人工智能市场规模达到17.6亿美元,从应用落地规模上来看,政府、互联网和金融领域处于领先状态,政府主要在基础硬件上的投资规模较大,互联网和金融主要是在技术应用上的投资较大。互联网AI技术主要用于内容分析、保证内容安全和提升用户体验上,金融AI目前主要用于客服、身份验证和智能投顾等领域。

    语音语义应用上,科大讯飞以11.9%的份额保持领先,拓尔思以4.2%的市场份额居于第二位,教育和政务为主要拉动力。

    风险提示

    技术投入产出周期过长的风险

    行业后周期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