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航沈飞(600760)事件点评:涡扇-19完成验证 助力歼-31上舰

类别:公司 机构:东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陆洲/王习/张卓琦 日期:2019-04-22

事件:

    日前涡扇-19 已完成地面验证,创造了我国航空发动机研制时间的最短记录。正式服役后的涡扇-19 将装备歼-31,双发配置使其总推力达到20 吨,有望与F35 比肩,真正实现隐身。国产航母003 号预计搭载第五代战斗机,解决了动力问题的歼-31 上舰几成定局。

    观点:

    1、涡扇-19 面纱逐渐揭开,正式进入型号研制

    涡扇-19 是一款双转子、加力式带矢量喷管的涡扇发动机,根据目前的资料显示,其推重比为9-9.5,推力约为10 吨,大于欧洲的EJ200 发动机。涡扇-19 的重量只有1000 千克左右,而第三代发动机的重量约为1500 千克。涡扇-19 的验证机于2011 年完成高空台测试,2017 年进入原型机总装阶段。目前,原型机已完成地面测试,后续需进行高空台测试,最后实现装机试飞。

    涡扇-19 的研发参考目标是美国的F414,它是通用电气公司基于美国海军对F/A-18E/F 的需求而设计的加力式涡轮风扇发动机。F414 以该公司的F404 和F412 为基础,推重比为9,于1998 年定型并交付生产。

    自上世纪50 年代开始,涡扇发动机就受到世界航空强国的极大重视。借助于涡扇发动机技术的发展,英国、美国、前苏联等国都研制出了高推重比、高性能的第四代战斗机,而从上世纪80 年代中期起,世界航空强国就又开始为第五代战斗机研制新一代发动机。涡扇-19 创造了我国航空发动机研制时间的最短记录,对于国产发动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其仅用一年时间就完成发动机设计,实现“零”的突破;仅用半年时间就完成了首台发动机试验验证,实现国内发动机试验效率和成功率的突破;发动机制造周期缩短了2/3,实现国内发动机制造周期的突破。

    如果涡扇-19 能够顺利服役,作为一款中推发动机,它将给国内的轻型和中型战斗机、高空长航时无人机以及无人作战飞机等机型带来强劲可靠的动力系统。

    2、歼-31 装备后动力将显著提升,为上舰增加筹码

    歼-31 之前一直被诟病推力不足,而且有严重的黑烟问题,涡扇-19 研制成功后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 歼-31 的01 架机装备的发动机是最大加力推力为8.3 吨的RD-93,只具有3 代水平,显然无法满足其作战和上舰需求;02 架机换装了最大加力推力为9 吨的涡扇-13E 发动机,这是俄罗斯RD-33 家族的国产仿制版涡扇-13 的增推型,但仍不能完全发挥歼-31 的性能。新中推的出现,将一举解决歼-31 的动力问题,大幅度增加其空战推比,并显著提高加速能力和爬升性能,这对于舰载机而言十分关键。而且装备涡扇-19 发动机后,歼-31 将具备超强机动性能和超音速巡航,真正实现隐身,符合国内对第五代战斗机上舰的预期。

    相对于重型战斗机F22、歼-20,中型战斗机F35、歼-31 存在推力不足的先天劣势,之前F35 一直因为常规机动性只有3 代机水平而被美国军方人士指摘。2018 年4 月,F35 发动机制造商普惠公司宣布升级后的F135 发动机推力可达22 吨,意味着装备后的F35 将成为美国第二款实现超音速巡航的战斗机。在这种形势下,歼-31 换装新一代中等推力发动机迫在眉睫,而这次涡扇-19 完成验证无疑注入了一剂强心针。同时,涡扇-19 通过双发配置歼-31,动力水平追上F35 并不难。

    3、国产发动机发展历程多舛,踩着前人肩膀前进

    航空发动机的好坏可以决定一架战斗机的性能,而发动机国产化也是战斗机研制的必由之路。中国航空发动机工业始于上世纪50 年代,从最初仿制俄罗斯到现在走上自主研发的道路。第一款自主研发的发动机为涡扇-6,推力超过10 吨,最终因为部件实验不充分而夭折。第二款为涡喷-14(昆仑),由于生硬地拼凑多款国外发动机零部件而出现兼容性问题。第三款为涡扇-10(太行),参考美国的F110,虽然在油耗和推重比上有提升,但是存在加速慢、高机动飞行容易喘振停车等缺陷。太行发动机从立项到定型花了将近20 年时间,此次涡扇-19 的设计和验证速度在中国航空发动机史上几乎是史无前例的,代表了我国中等推力航空发动机的最高水平。

    结论:

    我们预计公司2019-2021 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45 亿元、310 亿元、357 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14亿元、10.89 亿元、11.43 亿元,EPS 分别为0.65 元、0.78 元、0.82 元,对应当前股价PE 分别为49X/41X/39X,维持“强烈推荐”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军品订单不及预期,军品交付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