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海药业(600521)简评:氯吡格雷海外获批 转报国内市场空间大

类别:公司 机构: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贺菊颖 日期:2018-05-11

事件

    公司氯吡格雷美国ANDA 获批

    5 月10 日,公司发布公告,公司向美国FDA 提交的氯吡格雷片ANDA 获得批准,公司可以在美国市场销售该产品。

    简评

    氯吡格雷是最广泛使用的抗血小板药物之一

    氯吡格雷是目前临床上最广泛使用的抗血小板药物之一,主要用于治疗动脉粥状硬化性疾病、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和血栓性并发症等。目前抗血小板药中,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应用最广,前者价格便宜,起效慢,对胃肠刺激大,后者起效快,对胃肠刺激小,但价格略高。氯吡格雷是一种新型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可以选择性不可逆地阻断ADP与血小板受体的结合,由此阻断ADP介导的血小板糖蛋白IIb/IIIa 复合物的激活,从而抑制血小板聚集,可用于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心肌梗塞缺血性卒中、冠状动脉手术及与血小板高聚集状态引起的相关疾病。

    美国氯吡格雷市场竞争激烈,华海未来主要选择是国内市场

    氯吡格雷最初由赛诺菲和施贵宝共同开发,商品名为波立维。其最初在1998 年于美国上市,之后在欧洲等其他国家上市,于2001 年进入中国市场。氯吡格雷至今经过20 年的市场验证,表现出疗效好、不良反应小等优点,因此目前氯吡格雷为PCI 手术首选的抗凝药。

    原研药物专利到期后销售额大幅下滑,美国市场竞争激烈。从销售额上看氯吡格雷获批后迅速攀升,于2011年销售额达到峰值,全球接近100 亿美元。但是其美国核心专利于2012 年到期,销售额受到仿制药的冲击迅速下滑,2017 年赛诺菲波立维销售额仅为14.71 亿欧元。根据IMS 的数据,2017 年氯吡格雷美国市场销售额约 1.11亿美元。目前,美国市场生产氯吡格雷的厂家已经超过15 家,竞争非常激烈。

    国内市场目前仅3 家生产,进口替代机会大。国内市场上目前仅有赛诺菲的原研药、信立泰的泰嘉和乐普的帅泰上市销售。根据PDB 的数据,2017 年氯吡格雷国内样本医院销售额为23.95 亿元,同比增长2.26%。其中波立维的市场份额为59.24%,信立泰和乐普的品种占比分别为30%和10%左右。对PDB 的数据按照一般经验放大,我们估算国内氯吡格雷市场在100 亿左右。同时,赛诺菲的原研药国内市场占比仍然很高,国内厂家还有很大进口替代的空间。华海海外获批后转报国内具有一致性评价和优先审批方面的优势,未来国内市场机会较大。

    一致性评价和出口转报为华海抢占市场提供机会

    随着国内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的不断推进,国内氯吡格雷的销售格局面临重新洗牌。从国内氯吡格雷生物等效性试验的进度来分析,已有多个厂家完成BE 实验,包括信立泰、美优制药、天方药业、联环药业等,乐普药业的BE 试验也已经完成了招募,其于2018 年初进行登记,目前仍在进行中。信立泰的氯吡格雷已于2018年4 月通过一致性评价认定,成为国内第一家通过一致性评价的厂家,同时信立泰具有多年销售的基础,具备较大的领先优势。后续其他厂家能否快速完成一致性评价,对于抢占市场非常重要。

    国内后续申报厂家数量较多。分析已经完成BE 实验厂家的申报情况,优生制药于2017 年5 月进行进口申请,目前处于在审评的状态,预计其应是按照一致性评价标准进行上市申报。而其他厂家基本按照早先的6 类仿制药进行申报,获批临床之后尚未有新进度更新。

    石药集团的氯吡格雷通过海外上市转报国内,与华海模式相似。石药欧意的氯吡格雷在2017 年2 月获得FDA 的ANDA 批准,并于2017 年3 月进行国内仿制药的上市申报,可以跳过一致性评价的环节。2017 年6 月,石药的氯吡格雷申请由于“同一生产线生产,美国上市”被纳入第18 批优先审评的名单,目前该申请于2018年4 月进入补充资料评审阶段,预计即将在国内获批上市,大概率成为第2 家通过一致性评价认定的上市品种。

    华海药业申报与石药相似,有望实现弯道超车。华海药业的氯吡格雷申报途径与石药集团相似,在申报时间上快于国内通过正常一致性评价流程申报的厂家。目前信立泰已经上市并通过一致性评价,石药进度紧随其后。其他厂家的品种仍在国内进行申报,华海凭借出口转报,未来有机会通过优先审评途径实现弯道超车,提前切入国内氯吡格雷的市场。此前,华海药业有多个品种通过了国内首批一致性评价。目前一致性评价通过品种利好落地在即,华海作为最大的受益者之一,未来氯吡格雷若顺利获批,将在推广销售通过认证品种方面具备优势。

    盈利预测及评级

    公司是国内制剂出口龙头企业,国内制剂业务受到出口转报的反哺作用正在快速发展,一致性评价品种放量将对公司业绩形成利好,有一定上升的空间。我们预计公司2018-2020 年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99 亿元、10.30 亿元及13.32 亿元,增速分别为25.0%、28.9%及29.3%,对应EPS 分别为0.77、0.99 和1.28 元/股,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中美贸易摩擦加剧;药品申报进度不及预期;市场竞争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