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机场商业史系列之二:航空性业务篇

类别:行业 机构:方正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韩振国 日期:2018-04-04

目录

    航空性业务:服务乘客与飞机

    生产经营分析:需求旺盛,供给为王

    航空业务收费:低于国际水平

    航空性收入:稳定线性增长,占比近50%

    上海机场旅客结构占优,深圳机场增长空间更大

    主要观点

    预测:未来机场航空业务将出现量升价稳的局面。航空性收入上升过程中内部会出现分化,高收入的国际航线占比将逐步提升,同时中南地区的白云、深圳机场增速会快于首都、上海机场。

    需求:人均GDP突破9000美元大关,在消费升级浪潮下,需求端持续旺盛,国内机场旅客吞吐量5年复合增速居世界前列,航空业务增速可观,其中,华东和中南地区的航空性业务增速较快。

    供给:目前国内机场多超负荷运行,随着新一批扩建工程陆续于2019、2020年投产,新释放产能将带来航空业务量的新一轮提升。

    收入:航空性收费存在继续上调的可能与空间,但是一线机场预计短期内不会再上调。机场可以通过增加国际航线来提升航空性收入。

    首都机场已无上升空间,预计2018年旅客吞吐量增速放缓至1%左右

    首都机场自2012年突破8000万旅客吞吐量以来,遭遇产能瓶颈,每年只能保持约200万人的绝对量增速。截至2017年,首都机场旅客吞吐量9577万人次,已经无继续增长的空间。

    我们预计在新机场投入使用之前,首都机场增速将继续放缓,维持在0.5%-2%之间。

    白云机场T2产能释放在即,预计2018年旅客吞吐量增速约为8%

    白云机场2017年高速增长突破了6500万大关,时刻容量为71架次/时,T2航站楼即将投入运营。现在处于一个刚扩产完成的阶段,配合上旺盛的航空性需求。白云机场有望继续保持8%历史的增速。

    上海机场受政策限制,预计2018年旅客吞吐量增速约在5%

    上海机场2017年突破了7000万人次大关,受控总量调结构政策限制,2018年时刻容量不存在调增预期,新建卫星厅S1、S2于2019年才能投产。预计上海机场2018年旅客吞吐量增速将维持在4%-6%。由于50%以上的国际航线贡献了1.8倍的收入,因此我们推测航空性收入增速约保持在10%历史。

    深圳机场产能较充足,预计2018旅客吞吐量增速为7%,同时国际旅客保持25%高增速

    深圳机场2017年旅客吞吐量刚过4500万,产能还有较大余量。

    受益于人口净流入多,国际机场新定位,香港机场进入产能瓶颈等三重利好,深圳机场大概率进入高速发展期。航线结构改善,旅客吞吐量高速增长将从两个维度共同提升航空性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