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商业行业重大事件快评:药改政策密集出台 行业剧变提升集中度

类别:行业 机构: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江维娜/邓周宇 日期:2016-05-11

  事项:

      4月,国务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6年重点工作任务》决定在全国8个综合医改试点省推广“三明模式”经验,推行两票制,并鼓励综合医改试点城市推行两票制。同时国务院同时从5 月1 日开始全面推行营改增税务改革。

      5 月,食药监局发布药品流通领域自查整治通知,要求药品流通企业对十大违法行为进行自查整治,并要求将报告在5月31 日前提交到各地食药监局。上海发布自GPO 联盟成立以来的第一批GPO 药品采购目录,主要针对抗微生物药物;同时深圳市低调出台公立医疗机构GPO 药品采购政策。

      国信观点:近期医药流通领域政策的出台基本围绕医保控费的目标,致力于压低药品价格。我们认为“三明模式”成功控费的关键是实施了GPO,配套两票制和营改增等从政策端辅助。GPO 以市场化的方式集中采购需求,最大化支付方(政府、医保)的议价能力,使得医药供应商不得不降低药品价格。而两票制和营改增这类辅助政策手段通过压缩中间环节,使药品流通过程透明化,剔除不合理的加价过程,让药品价格越来越接近真实的市场供需平衡价格。而在医生的收入补贴上,三明模式通过改善医生薪酬体系来弥补。我们判断,目前医改已进入深水区,药品流通领域的大力改革将对整个医药行业产业链产生重大影响。

      从投资的角度,我们建议关注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

      1. GPO 和PBM:GPO 在采购端压缩药价空间,PBM 在需求端减少药品不合理使用。强烈推荐海王生物和嘉事堂,建议关注海虹控股和瑞康医药。

      2. 医药商业:大型医药流通商市场份额提升,公立医疗机构调拨将面临调整。利好拥有丰富工业品种和终端覆盖网络的全国性和区域龙头流通巨头,重点推荐海王生物、嘉事堂、瑞康医药、国药一致、上海医药和港股国药控股(1199.HK)。

      3. 医药工业:自营和高开药企短期有所调整长期无碍,代理和低开药企受较大冲击。整体利空制药企业,需要有缓冲时间进行销售体系调整,有完善自营销售体系和高开财务处理经验的工业企业会先于竞争对手调整到位,如天士力、通化东宝。

      4. 医药工商业一体企业:两票制影响程度不明确。由于对同一集团内部的流转是否当做一票制仍未有定论,因此影响程度不明确。

      5. 医疗机构和药店:基本无影响。两票制和营改增对民营医疗机构(药占比低)和零售药店等终端没有明显影响。对有顺加成的公立医疗机构而言,GPO 采购压低药品价格并挤压药品流通水分,医院的药品利润空间被压缩;对于零加成的公立医疗机构而言,两票制和GPO 采购会对医院和医生的返点产生负面影响,要么通过财政补贴和阳光化提薪弥补,要么人才流出到医生集团或民营医疗机构,利好民营医疗机构发展,推荐爱尔眼科、通策医疗。

      评论:

      药品供应链现状:国内药企普遍采取底价大包代理销售模式,中间经多个流通环节和加价过程目前国内约80%的药企不具备自建营销队伍进行销售推广的能力,因此普遍采取代理招商模式进行药品的营销。其中以底价大包代理模式最为盛行,即药企按生产成本加一定利润率后的价格供货(所谓“低开”),后续的招投标、医院开发、临床推广等事务全部由代理商负责。

      低开模式下的开票流程:假设某药品的医院采购中标价为100 元,药企的生产成本为15 元,则药企通常按中标价的20%左右低开给商业公司(此处低开价假设为20 元,药企盈利5 元,但实际上不同品种的利润率相差较大)。其后商业公司再高开按95 元金额开票流转到配送企业(开票商业公司高开发票时通常按开票金额的10%左右比例收取税费佣金),最后由配送企业按中标价为医院供货(配送费用在5%左右),医院加成15%后以115 元的价格销售给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