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点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前瞻:稳经济的重头戏

类别:宏观 机构: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陶川/邵翔/段萌 日期:2022-12-05

  逢党代会后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必有大看点,比如2017 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形成了习近平经济思想的四梁八柱。而相比于19 大之后的2017 年,当前的中国经济显然面临着较大的下行压力,这也是20 大之后党中央持续出台了一系列利好经济的政策举措。鉴于2023 年是国务院新老更替后的履新元年,我们认为在本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大力发展经济将成为2023 年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稳经济的重头戏即将拉开。

      在展望本次会议时,首先要关注的是通稿的篇章结构,我们预计本次会议将继续把当前及明年总体形势的判断提至第一部分。经济工作会议的通稿惯常分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回顾总结,第二部分是下一年经济工作的重点任务,第三部分是对于一些经济问题的正确认识,比如去年会议对共同富裕、资本保供、重大风险防范、及双碳这五个领域进行了重新梳理,第四部分是政府工作的部署。在去年的会议上,往年放在第二部分对当前及下一年总体形势判断被提到了第一部分,这种靠前陈述对当前和明年形势尤其是压力方面的看法,我们预计今年将再次呈现,以表明中央对当前经济困难的重视,从而继续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下稳中求进。

      除此之外,2021 年会议通稿中新增“纠正认识”的内容,对于一些经济问题的正确认识,比如去年会议对共同富裕、资本“红绿灯”、保供、重大风险防范及双碳这五个领域进行了重新梳理。今年这一部分的内容值得关注,如果保留而且出现防疫相关的内容,那么政策优化的不确定性会大幅下降。

      我们预计2023 年中国经济增速的目标可能设定在5%左右。今年中国经济受到疫情冲击和地产下行的双重影响,我们预计今年中国经济的增速在3%左右,与去年经济工作会议设定的5.5%左右的增速目标有一定距离。这是否意味着2023 年的经济增速目标将大幅下调?我们并不这么认为:一是从历史来看,除了2020 年初突发的新冠疫情导致政府取消了经济增速目标,其余历年经济下行周期中政府对经济增速目标的下调都没有超过0.5 个百分点;二是明年经济增长存在今年基数低的有利条件,而随着房地产和防疫政策持续的优化调整,根据我们的计算,如果额外的政策加码达到2.7 万亿左右,是可以实现5%左右的经济增速的。

      我们预计2023 年中国赤字率目标在3.2%左右,财政发力需要特别国债等工具的支持。宏观政策往往在经济工作部署中居于首位,考虑到2023 年较大的稳增长压力,货币政策保持宽松的方向不变,“合理充裕”依旧是重要的关键词。不过,我们在之前的报告中也提及,2023 年稳经济的抓手依旧是政府主导的支出,尤其是基建以及由重大项目引导的制造业投资。出于财政可持续性的考虑,2023 年政府赤字率可能在3.2%左右,根据我们的测算,如果专项债的发行量能够维持在4 万亿,2023 年基建增速约为5.2%。若要发挥更大的稳经济作用,则需要使用额外的财政工具,我们认为特别国债的可能性较大,筹集的资金可以用于防疫相关的投资或是政府消费支出。

      考虑到近期疫情防控政策的转向,防疫相关的表述将备受关注。除了可能出现在我们上面所说的“纠正认识”的部分(这部分也有可能在2023 年不会出现)外,防疫相关的内容最有可能出现在明年工作思路和部署(第三部分)和凝聚共识(第四部分)两个部分:前者在于为防疫和经济工作的关系进行定调,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防疫更加强调科学精准;后者在于统一各级领导干部的思想,做好常态化防疫工作,既避免“层层加码”、“一刀切”,也要避免“躺平”。

      产业政策方面,我们预计将更注重质的“有效”提升。2021 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质的稳步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而今年大会报告的表述为“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措辞从“稳步”变为“有效”,我们预计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延续这一基调。这也体现在了大会后出台的产业政策上,包括对于完善制度建设、促进创新和行业健康发展的重视,例如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建设、助力专精特新企业的创新发展。10 月,科技部印发《“十四五”技术要素市场专项规划》,提出到2025 年,我国技术要素市场制度体系基本完备,互联互通的技术要素交易网络基本建成,技术要素市场服务体系协同高效,技术要素市场化配置成效大幅提升。

      安全作为今年大会的关键词,如何做到统筹发展和安全?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将交上第一份官方答卷。而对于投资者来说,最关心的莫过于稳增长和安全的政策基调对投资有何启示?结合大会及“十四五”规划,我们对科技、生物、能源、粮食和产业链这五大领域的政策进行了梳理,稳经济和安全下的投资主线聚焦信创、半导体、医药。我们认为核心关注点有三个:

      一是提升我国核心竞争力的战略领域。“十四五”规划提出了将“人工智能、量子信息、集成电路、生命健康、脑科学、生物育种、空天科技、深地深海等前沿领域”

      作为有前瞻性、战略性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集中优势资源攻关“新发突发传染病和生物安全风险防控、医药和医疗设备、关键元器件零部件和基础材料、油气勘探开发等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

      二是涉及基本民生保障和粮食能源保供的领域。总书记2020 年6 月2 日在座谈会上指出,生命安全和生物安全领域的重大科技成果是国之重器,一定要掌握在自己手中。生物安全被纳入国家安全体系,医疗设备、医疗研发等领域前景向好。此外,保障民生的粮食和能源安全领域也值得关注,涉及储能、种植业等产业。

      三是产业链韧性的相关领域。总书记2020 年4 月10 日在中央财经委第七次会议上指出,要着力打造自主、安全的产业链、供应链,力争重要产品和供应渠道都至少有一个替代来源,形成必要的产业备份系统。“十四五”规划指出,巩固提升高铁、电力装备、新能源、船舶等领域全产业链竞争力,从符合未来产业变革方向的整机产品入手打造战略性全局性产业链。数字经济、信创、电力设备、新能源等行业有望迎来政策红利。

      风险提示:海外货币政策收紧下外需回落,国内疫情扩散超市场预期。海外经济提前进入衰退,我国出口大幅负增长可能提前到来。疫情反复,严格防控短期难以解除、持续时间拉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