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军工行业:军工AI+颠覆与重构 AI驱动的装备自主性升级与高弹性应用范式

类别:行业 机构:广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孟祥杰/吴坤其/邱净博 日期:2025-02-11

  核心观点:

      人工智能为当前国防领域变革性技术领域,重视装备AI 自主性升级趋势。人工智能已发展为美国国防部顶层战略,强调AI 国防应用并非局限于少数“软件算法类”应用,而是战争形态变革下的全产业链革新机遇。军工AI的内涵是多平台自主性发展,是区别传统武器的核心特征,需重视AI 在国防领域高弹性垂直应用场景需求。

      无人作战:AI 驱动感知-决策-行动闭环,边缘端智能集成化为核心趋势。无人装备具有颠覆性特征,具有低成本、灵活性等显著优势。强调无人装备自主化为核心发展趋势,类比高阶智能驾驶与Agentic AI 特点,有望在未来通过深度强化学习等技术手段实现高度自主化的感知决策。硬件端,边缘侧人工智能能力增强是核心。

      态势感知:从“信息过载”到“认知优势”, AI 驱动数据“运营化”。战场态势感知需求具有必要性,关键在于多维数据收集处理,当前战场日度TB 级别信息量已难以人工处理,AI 在数据处理领域优势有望提高情报处理效率。参考美Geoint AI 项目,AI 在包括数据标注、情报分析、目标识别等领域具有强应用能力,且商业化拓展前景较足,参考2016 年Palantir 发布与Gotham 技术同源的Foundry,进入B 端垂类行业迅速扩展阶段。

      电子对抗:AI 驱动的“隐形战场”,电子装备认知化、集成化为发展趋势。传统电子战效能提升空间有限,认知化将成为未来电子对抗核心发展趋势,兼具战场颠覆性及必要性特征,AI 的应用使各类信息装备体现出基于认知自主性,建议重视电子信息装备未来智能化、多功能化、抗干扰化设计需求,牵引硬件及软件端需求革新。

      模拟仿真&后勤保障:AI 深度赋能训练仿真环节,智能制造维修推动供应链降本增效。AI 在模拟、仿真、预测等领域具有应用潜力,可赋能当前国防领域中军事模拟训练及装备仿真设计环节。同时AI 与机器学习算法的引入也使装备维修方式、生产方式更为高效,进而推动国防相关供应链环节降本增效,商业化前景亦值得期待。

      AI 为底层驱动,寻找颠覆、必要、商业可扩展的高弹性垂直应用场景为核心。复盘Palantir 及Anduril,认为其企业发展背后的产业逻辑内核值得思考:(1)Palantir:把握私有化数据集的AI 定制化趋势,核心产品具备技术颠覆性、战场必要性、商业可拓展性三大特征。(2)Anduril:装备智能化不代表生产成本的提升,Anduril的模块化设计思路及Arsenal 软件定义工程项目的实施或为大规模、低成本的智能武器生产提供新思路。

      AI 基础设施:除垂直应用场景外, AI 基建为装备产业链相关企业带来的全球配套增量需求场景亦值得重视。

      投资建议:关注AI 技术发展浪潮下潜在装备垂直应用领域的细分龙头,建议关注:无人装备方面:中航沈飞/洪都航空/中航电测、中国海防、内蒙一机、中兵红箭、北方导航、航天电子、晶品特装等,其中芯片领域睿创微纳、紫光国微、成都华微、复旦微电、景嘉微、芯动联科、国博电子、臻镭科技、智明达、航宇微等;战场态势感知方面:中科星图、航天宏图等;电子战&网络空间攻防:国睿科技、海格通信、国博电子、七一二等,其中仿真及模拟训练方面,六九一二、星图测控、华如科技、霍莱沃、航天发展等;装备维护方面:航发控制、铂力特、海特高新、东华测试等。全球化配套场景,例如,燃气轮机环节,如航发动力、航发控制、中航重机、航宇科技、应流股份、万泽股份等;连接器环节,如中航光电、航天电器、华丰科技、陕西华达等。

      风险提示:技术突破不确定;特种领域产品需求交付不及预期;重大政策调整;市场竞争;翻译不准确等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