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星图(688568):“小米造车式创新”效果显现 AI+低空应用场景加速落地
央视新闻报道,公司于3 月28 日在青岛举办了星图低空云发展大会,低空云公司总部正式落地青岛,青岛流亭数字仿真低空试验场正式签约。低空云公司是中科星图100%持股的子公司,负责低空领域整体解决方案的落地,以Paas+Saas 云服务为主,有望在低空领域实现订阅制、运营制、服务制转型升级;落地的低空试验场也能为公司提供持续真实的训练数据,构建AI 大模型护城河,未来也有望成为“低空飞行器检修场”,为公司带来稳定的运营收入来源。
产品端,公司发布iFlight 低空智航飞行应用平台V1.0、DevMate.LAC 低空云开发者平台V1.0,整合国内产业经验实现应用产品的快速落地。
1)iFlight 低空智航飞行应用平台V1.0:基于星图低空云提供的云上低空数据、云上低空计算、云上低空管控能力,通过整合无人机硬件、管理调度软件、飞行与图像算法,构建集调度、管控、应用、运营于一体的飞行应用服务平台,提供航摄采集、智能巡检、物流配送等标准化服务,例如利用视频采集无人机替代固定点位摄像头进行智慧工地识别等功能,满足G 端城市治理需求,利用无人机进行舰船物资配送,满足C 端商船物资补给需求;
2)DevMate.LAC 低空云开发者平台V1.0:针对低空领域开发者的低代码开发平台,通过“拖拽+配置”的PPT 式开发即可高效搭建敏捷响应的低空应用系统,大幅降低开发门槛,有望减少公司实际部署交付人员成本,未来有望带来低空业务毛利率的提升;
3)我们认为,iFlight 和DevMate 本质上是公司基于国内软件行业较为优秀的实践经验,在低空领域快速整合成的应用产品,预期未来公司低空应用产品将快速发布和更新,进而为公司积累初期的产品矩阵优势,同时开发门槛的降低也将带来公司低空业务毛利率的提升和外围应用生态的扩张,为公司构筑生态护城河。
技术端,AI 将成为低空产业的灵魂。中国民用航空局原局长、中国国际航空公司原董事长李家祥表示,低空经济将成为中国经济新的增长点,但需要解决技术、政策和监管等问题,空域的高效利用和管理十分重要,要结合AI 进一步解放生产力,确保飞行安全,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方共同努力,以技术创新为引擎,以安全高效为目标,推动中国在这一领域取得全球领先地位。
行业端,全球首个OC 证落地合肥,合肥骆岗公园有望领先全国形成载人商业服务闭环,中科星图是核心供应商,同时公司的低空区域示范战略合作业务在全国快速规模化扩张。
1)3 月28 日合肥何翼航空收到中国民航局颁发的全球第一张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运营合格证(OC),可以在合肥骆岗公园等获批区域内进行商业运营,提供付费载人运营业务,城市空中交通正式开始C 端商业化进程;
2)中科星图与合肥战略级深度合作,是骆岗项目的核心供应商:2024 年,参股子公司北斗伏羲参与了合肥建设的国内首个全空间无人体系城市级应用场景——骆岗公园全空间无人体系应用示范项目;公司与合肥拟共建物理低空飞行试验场,开展低空飞行模拟验证、预测评估、迭代优化以及对比分析等工作;公司已在合肥高新区布局8 家子公司(星图测控、星图地球等),聚集了超千人的技术团队;公司在合肥落户全国首个深空探测实验室,建成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合肥中心,与方正和生发起设立总规模20 亿元的和生星图空天信息与智能产业基金等;
3)2025 年1 月低空云发布会至今,公司已和全国26 家政府/单位/企业签约低空区域示范战略合作项目,包括青岛、宁波、四川、九江、台州、德州、厦门、珠海、南通等地,范围逐渐向全国扩散。
投资逻辑:公司是国内稀缺的AI Saas+数据分析应用龙头,未来有望实现戴维斯双击。
我们认为,公司2025 年是公司收入增长动能结构调整之年,未来有望成为国内稀缺的基于卫星+低空数据的AI 大数据分析和AI+Saas 应用龙头;AI 的价值体现在,采用“预训练+迁移学习”的模式,能够显著减少边际开发成本,大模型技术能带来自然流畅的交互体验,使得星图云+低空云+AI 大数据分析平台具备规模化推广的潜力,进而未来有望实现整体毛利率的提升,以及商业模式从G 端、项目制向B 端、订阅制方向升级,带来业绩估值的戴维斯双击。
盈利预测和估值。我们预计2025-2027 年公司营业总收入分别为43.11/61.74/88.72 亿元,同比增长32.3%/43.2%/43.7%,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90/8.09/12.20 亿元,同比增长39.4%/65.0%/50.7%,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AI 商业化进展不及预期、低空经济产业政策及订单落地节奏不及预期、关键客户订单节奏不及预期、国际局势风险、国内宏观经济压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