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益智造(002600):全球精密制造领军者 AI硬件打开成长空间

类别:公司 机构:华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陈耀波/刘志来 日期:2025-03-30

  全球领先的精密 制造厂商,全产业链布局夯实竞争优势领益智造深耕精密制造领域近二十年,通过并购整合江粉磁材、赛尔康等公司构建了覆盖基础材料、精密零组件、核心器件与模组的全产业链能力。公司精密功能件产品市场份额及出货量已连续多年稳居全球消费电子市场领先地位,产品应用领域自消费电子进一步渗透新能源汽车、光伏、储能等新兴市场。受益AI 终端等新产品放量,公司2024 年实现营收422 亿元,同比增长30%。受产品结构调整、新品盈利能力较弱等因素影响,2024 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16 亿元,同比下降15%。

      AI 驱动智能终端需求,公司卡位核心赛道

      生成式AI 与终端硬件深度融合,智能终端产品市场有望迎来高速增长。

      1)AI 服务器:根据Trendforce 数据,2024 年AI 服务器相关行业价值约2050 亿美元;预计2025 年AI 服务器细分市场价值提升至2980 亿美元,占全球服务器行业总价值70%以上。从中国市场看,2020-2025年中国 AI 服务器出货量由15 万台增至约50 万台,5 年CAGR 达27%。2)AI 手机:根据 IDC 预测,2024 年全球 AI 手机出货量达2.3亿部,渗透率约 19%;到 2028 年,全球 AI 手机出货量将达 9.1 亿部,4 年 CAGR 达 41%。3)AI PC:根据 MIC 预测,2028 年全球AI PC 出货量将达1.6 亿台,渗透率达60%,2024-2028 年CAGR 达200%。4)XR:根据 Wellsenn XR 预测,2023-2030 年全球AI 眼镜市场销量由24 万副增至9000 万副,7 年CAGR 达133%。5)折叠屏:

      头部厂商的硬件设计理念已向轻薄全能型跨越,根据 IDC 预测,2024-2028 年,全球折叠屏手机出货量将由2500 万台增至4570 万台,4 年CAGR 达16%;中国折叠屏手机出货量将由 1070 万台增至 1730 万台,4 年CAGR 达13%。6)人形机器人:根据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2023-2028 年,全球人形机器人产业规模将由22 亿美元增至206 亿美元,5 年CAGR 达 57%;中国人形机器人产业规模将由18 亿元增至387 亿元,5 年CAGR 高达85%。

      公司作为全球AI 终端核心供应商,布局散热模组、碳纤维结构件、智能穿戴组件等关键部件。1)散热领域:公司具备多种散热零部件及相关产品的研发、生产能力和系统性散热解决方案,不锈钢超薄 VC 均热板及散热方案已应用于多款中高端手机并量产;2)碳纤维结构件:

      公司碳纤维结构件性能优越,有望逐步替代不锈钢材料进入折叠手机行业,已被行业头部客户相关机型采用并量产;3)智能穿戴:公司为全球 XR 领域头部客户提供软质功能件、注塑件、散热方案、充电器等多款核心零部件;4)大功率电源与储能:子公司赛尔康利用平面变压器研发设计能力和生产经验,可为客户提供更优设计方案;5)人形机器人:公司具备机器人设计制造、应用等核心技术及系统集成服务  能力,仿人类机器人结构件性能良好,能解决硬件散热问题;公司旗下领鹏智能与 Hanson Robotics Limited 签署谅解备忘录,将在人形机器人设计优化升级、量产测试等方面合作。

      汽车与光伏业务构筑第二、第三成长曲线

      汽车:根据EVTank 数据,2030 年全球新能源车市场有望达到4405 万辆,6 年CAGR 达16%;2025 年全球动力电池结构件市场规模预计达768 亿元,在动力锂电池材料成本中占比10%-16%。公司布局动力电池电芯铝壳、盖板、转接片等电池结构件产品。2023 年子公司与德国某整车厂商旗下动力电池子公司签订《提名协议》,为其供应动力电池盖板、模切件以及相关注塑、冲压件。此外,公司正积极拓展汽车其他相关产品线,着力开发汽车散热模组、充电产品和车载充电机等产品。

      光伏:根据IEA 预测,2024 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350GW,2030 年突破1100GW,6 年CAGR 达21%。公司光伏储能板块主要产品为微型逆变器、功率优化器、储能PCS 及光伏无线网络通讯模块,并具备户外储能电源等新型储能产品的整体生产能力。公司以ODM 模式与国际客户合作,凭借精密制造能力实现市场份额快速提升。

      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6/2027 年分别实现营业收入486.8、558.6、640.5 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1.3、27.9、32.1 亿元,对应EPS 为0.30、0.40、0.46 元,对应2025 年3 月28 日收盘价PE 分别为30.1、23.0、20.0 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AI 需求不及预期,公司研发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波动,汇率波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