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林牧渔行业:“AI农业”系列专题一 政策大力支持智慧农业发展 AI赋能种植链前景可期
政策推进智慧农业发展,“AI+农业”前景可期。人工智能(AI)正引领着智能化农业时代的到来,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并积极推动智慧农业建设,25 年一号文件指出“支持发展智慧农业,拓展人工智能、数据、低空等技术应用场景”。AI 正驱动传统经验农业向标准化生产转型,在种植领域中,AI 在作物监测与管理、精准农业、农业机器人、农业数据分析与预测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育种:AI 驱动智能设计,助力效率大幅提升。当前植物育种步入4.0“智能设计育种”阶段,借助AI 驱动的工具对海量数据进行分析,从而精准预测基因型-表型关联,识别新的基因组合,大幅提升精度和效率并优化育种策略。先正达、拜耳等国际种业巨头完善的作物基因组数据库和表型数据库基础上,利用AI 算法在作物基因编辑靶点预测、全基因组选择模型优化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果,并广泛运用于田间试验及商业化育种中。我国近年来在AI 作物育种领域有所突破,如农科院、国家南繁研究院与阿里达摩院联合研发出全流程智慧育种平台,加速育种决策运算,产业运用前景广阔。
种植生产:AI 辅助智能决策及自动化耕作,实现精准种植。一方面,AI 可协助作物生长监测和智能决策支持,如运用机器学习综合考虑作物品种、土壤肥力、气象条件等因素,确定最优的播种时间、种植密度、施肥量等参数;另一方面,AI 可助力自动化智能耕作以实现精准种植,如运用农业机器人模拟人的视觉功能,通过学习、分析和判断实现杂草清除、浇水施肥等,完成无人化种植。近十年AI 技术在欧美大规模农场得到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如美国农场通过AI 生长系统实时收集与分析200 多个环境参数,动态调整光照、温度、湿度等条件,提高种植效率。我国土地流转政策成效显著,农地集约化、规模化程度提升,为AI 运用奠定坚实基础;近年国内在“AI+种植”技术研发方面发展迅速,如哈工大、人工智能研究院等共同研发的农业生长大模型“天工开悟”。
投资建议。政策积极推进智慧农业发展,土地流转推动农地集约化、规模化程度提升,为AI 运用奠定生产基础,AI 赋能种植产业链前景可期。建议关注(1)AI 育种:关注隆平高科、大北农等;(2)AI 种植:关注北大荒、苏垦农发等;(3)AI 农业服务商:关注托普云农。
风险提示。技术风险、数据风险、市场与政策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