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通胀政策系列2:政策拐点的深意
明确的政策拐点:思维转向,发展与安全的天平或向前者倾斜近年来政策没有采取大规模强刺激,主要是基于发展和安全的权衡,政策重心集中在科技、粮食、能源等安全领域,通过供给端解决经济转型的阵痛。但由于短期稳增长压力持续加大,底线思维下以就业为代表的民生问题引发政策思路阶段性转向以稳增长为主的总量刺激。926 政治局会议对就业群体的关注从过去一年围绕高校毕业生拓展到“应届高校毕业生、农民工、脱贫人口、零就业家庭等重点人群”,要求加强对大龄、残疾、较长时间失业等就业困难群体的帮扶。发展与安全的天平或逐渐向前者倾斜。
924 国新办新闻发布会和926 政治局会议明确了政策拐点信号,政策路径或将从中性托底转向围绕货币财政展开的再通胀。在本轮政策拐点前,我们9/22 报告《增量政策的时点与节奏》就提出了政策路径的三种假设,随着924 会议部署货币、地产、金融一揽子刺激政策,以及926 政治局会议超预期讨论经济彰显政策稳增长的决心。我们认为政策拐点已经显现,政策路径逐渐从中性稳增长转向乐观假设下围绕货币和财政展开的再通胀政策,背后的区别在于中性假设下政策托底为主;而乐观假设下通过财政、货币大幅双宽,实现经济的再通胀,从而解决此前地产、股市持续下行背后的业绩基本面问题。
政策跟踪从党中央顶层设计转向部委层面政策制定,国新办新闻发布会或成跟踪重点。华创策略前期报告《产业背后的“牛鼻子”-2023/4/28》提出政策沿着党中央定方向→国务院研究制定→地方政府执行的路径传导。926 政治局会议明确了当前政策基调,后续跟踪重点转向国务院部委层面的政策制定,其中国新办新闻发布会或将成为政策跟踪重点。7 月以来参会部委集中在发改委、财政部、央行、金融监管总局、商务部等。
政策脉络:货币、地产、金融增量政策已落地①货币政策:9/24 宣布降准降息后,9/26 政治局会议再次强调“实施有力度的降息”,宽松窗口进一步打开。央行两个创新工具标志着央行从近一年围绕房地产展开的再贷款支持,扩展至围绕股票市场展开的非银金融机构与上市公司的流动性支持,是真金白银的流动性利好。
②资本市场:创新货币政策工具,加速中长线资金入市,鼓励并购重组。
③地产政策:下调存量房贷利率+限购政策调整,一线城市跟进,其中广州全面放开限购,上海、深圳、北京不同程度优化购房限制。
政策展望:关注财政增量、稳定民企
①财政政策:发力幅度有望变得更强,增量资金可期,考虑预算调整需要财政部在全国人大常委会的三十日前将预算调整初步方案送交全国人大财经委初步审查,因此更多关注点集中于10-11 月可能召开的全国人大常委会。投向有望从过去一年围绕两重、两新进一步扩展到地方债务纾困、银行资本金补充、跨区域公共服务支出的补贴等。
②稳定民企:支持政策持续落地,以民促法为代表的中期制度建设有利于稳定企业家信心,提升市场风险偏好。
风险提示:
宏观经济复苏不及预期;政策点评来自于新闻通稿的客观梳理,不代表投资建议;历史经验不代表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