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专题:技改大年:四大动能已具备
前言:
今年或将类似2018 年,迎来技改大年。预计今年全年制造业技改投资增速15%左右,考虑到技改体量占制造业投资超过40%,仅技改可以支撑全年制造业投资保持在6%以上。
主要有四大动能:1)地方政府有极强的推动意愿。意愿的背后是稳增长诉求。
2)两大长期转型方向已确定,技改有长期逻辑。3)企业有技改资金。尤其是绿色化改造的主体——上游高耗能行业,有上一年的利润支持、有央行的结构性货币政策支持。4)部委层面有技改四大专项行动计划,分别是:清洁生产改造计划、能效提升行动、煤炭清洁利用、为专精特新办实事。
动能一:长期技改方向已确定
1、方向一:能源革命下的绿色化转型。根据国家电网科学研究院的研究,2030年实现碳达峰,大体需要四个领域的碳减排。其中,工业节能贡献最大。分别是1)产业结构调整,减排8.1 亿吨。2)工业节能,减排12.3 亿吨。3)能源结构调整,减排9.8 亿吨。4)建筑、交通减排6.5 亿吨。
2、方向二:数字经济下的智能化转型。数字革命浪潮下,对于工业企业而言,是系列生产环节的数字化转型。根据十四五系列专项规划,这些转型包括:到2025 年,工业设备上云率提高到30%;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普及率提高到45%;工业企业经营管理数字化普及率提高到80%;工业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提高到85%,……
动能二:企业有技改资金
1、资金来源一:上年利润。2021 年上游利润颇丰。例如,国有工业企业,2021年利润总额为2.27 万亿,创历史新高。受此影响,上游企业在手现金较多。上市公司中,2021 年年底,采矿、黑色、有色、非金属矿物制品、化工、燃料加工等行业的货币资金占总资产之比为13.1%,2012 年以来新高。
2、资金来源二:央行再贷款予以支持。为支持经济向绿色低碳转型。自2021年11 月以来,央行设立碳减排支持工具(预计规模在8000 亿左右)、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规模在3000 亿左右)。
3、资金来源三:央地财政有补贴。中央的财政补贴主要是支持专精特新小巨人,用于其加快技术成果产业化应用、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业务系统向云端迁移等。地方的财政补贴主要是支持企业进行数字化改造。
动能三:部委有四大技改行动计划
分别是:清洁生产改造计划、能效提升行动、煤炭清洁利用、为专精特新办实事。其中,能效提升行动最为关键。其目的是,到2030 年,行业整体能效水平和碳排放强度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通过两个举措:一是减少落后产能(能效低于基准水平)占比。推动能效低于基准水平的重点行业企业有序实施改造升级,要求三年内完成。二是提高先进产能(能效达到标杆水平)占比,到2025年,钢铁、电解铝、水泥、平板玻璃、炼油、乙烯、合成氨、电石等重点行业和数据中心达到标杆水平的产能比例超过30%。
动能四:地方政府有技改推动意愿
稳增长之年,技改也是稳经济的手段之一。今年有20 个省在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及技改。其中,山东、河南、广东、浙江、湖北等地提出了较为明确的技改量化目标。例如,山东,“工业技改投资突破5000 亿元”;河南,“技改投资增长20%以上”。
风险提示:
疫情扩散影响企业正常生产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