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中和追踪周报(2021年第13期):碳期货、CCER交易提上议程 全国碳市场进入深化完善期
一周国内碳市场回顾。本周国内碳市场活跃度有所上升,共成交配额74.6 万吨,较上周上涨19.03%,总成交金额为3180.7 万元,较上周上升59.43%,按成交量加权的成交均价为54.92 元/吨。成交均价最高的为北京碳交易市场,价格为81.1 元/吨,较上周上涨13.91%;成交均价最低的为深圳碳交易试点,价格为12.85 元/吨,较上周下降53.86%。成交量最高的为重庆碳交易市场,过去一周成交27.76 万吨,最低的天津成交0 吨;成交额最高的是北京碳交易市场,金额为1503.84 万人民币,最低的天津为0 万元。
一周国际碳市场回顾。9 月6 日、7 日和9 日,欧洲能源交易所(EEX)举行了三次EUA 拍卖,拍卖成交价格分别为62.87 欧元/吨、61.71 欧元/吨和61.98欧元/吨,较上周平均交易价格上涨3.45%;三次拍卖量均为251.55 万吨,成交量较上周下跌328.90%。韩国碳市场本周共成交配额4.55 万吨,较上周上升87.24%,成交均价为24.99 美元/吨,较上周上涨3.45%。
气候变化指标追踪。2021 年9 月12 日,全球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为413.08ppm,较2020 年9 月12 日上升0.5%。本周内,全球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整体呈现波动下降趋势,平均值为413.22ppm,较去年同期增长0.41%,较2011 年同期增长6.25%。
碳排放量。截至6 月30 日,中国2021 年共排放二氧化碳55.18 亿吨,较去年同期上涨13.35%,较2019 年(疫情前)同期上升9.74%。2021 年上半年,世界共排放二氧化碳176.2 亿吨,较去年同期上升11.16%,较2019 年(疫情前)上升1.09%;中国占31.32%。
行业要闻。1)中办、国办印发《关于深化生态保护补偿制度改革的意见》。
2021 年9 月12 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深化生态保护补偿制度改革的意见》。《意见》提出,拓展市场化融资渠道。研究发展基于水权、排污权、碳排放权等各类资源环境权益的融资工具,建立绿色股票指数,发展碳排放权期货交易等。同时健全以国家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机制为基础的碳排放权抵消机制,将具有生态、社会等多种效益的林业、可再生能源、甲烷利用等领域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这是CCER 交易重启的重大利好消息,也标志着全国碳市场进入深化完善期。2)两部委批准绿电交易试点方案。9 月7 日,绿色电力交易试点启动会在北京召开。首次绿色电力交易,共17 个省份259 家市场主体参与,达成交易电量79.35亿千瓦时本次交易预计将减少标煤燃烧243.60 万吨,减排二氧化碳607.18 万吨。此次绿电交易开启了我国绿电消费新模式,是以市场机制创新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举措。
小专题研究:天然气在低碳转型中发挥重要作用。天然气的二氧化碳排放系数普遍低于各类化石燃料,仅为燃料油的72%、煤炭的59%,尽管不能做到净零碳排放,但其成本较一些尚未普遍商业化的可再生能源低廉,天然气可在化石能源向低碳清洁能源转型的过程中发挥重要过渡作用。目前中国天然气在能源结构中的占比仅为8%,远低于世界其他主要国家。为“双碳”目标,天然气行业将会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和重视,发展潜力极大。
投资意见:CCER 交易纳入全国碳市场和绿电交易可为新能源运营商带来额外的利润增厚,建议关注瀚蓝环境、光大环境、伟明环保、绿色动力、三峰环境、三峡能源、龙源电力、百川畅银。
风险提示:相关政策推进不及预期、碳价大幅下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