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生物行业深度:ADC药物蓄势待发 积跬致远 琢玉成器

类别:行业 机构:粤开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陈梦洁 日期:2021-03-26

  摘要

      优选靶点,避免扎堆。随着DS-8201 革命性的成功,自2020 年起,ADC 药物呈现出资本竞逐的局面。截至2021 年3 月,全球已有十款ADC 药物获批上市,其中Kadcyla 和Adcetris 均于2020 年在我国获批上市。从研发的角度,HER2 ADC 的研发管线已日渐拥挤,而T-DM1 的先发优势和DS-8201 的优异数据则进一步加剧了药物上市后的风险。从研发的角度,扎堆适应症“跟跑”的价值十分有限,走差异化的创新之路是企业弯道超车的捷径。布局ADC 药物的企业应另辟蹊径,遴选“人迹罕至”的靶点和适应症加速创新,抢滩登陆,发挥先发优势。

      ADC 产品涉及的技术呈现出高度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差异化的设计会带来全新的产品。通过梳理已上市ADC 产品的特点,我们抽丝剥茧,总结成功ADC 产品的共性与发展趋势:

      抗体:抗体经历了从鼠源抗体、人鼠嵌合单抗到人源化抗体的转变,逐步克服了人抗鼠抗体反应;IgG1 抗体的广泛使用,增强了ADCC 和CDC 作用;抗体亲和力不断提升,不良反应发生有望下降。

      Linker:从不可剪切Linker 到可剪切Linker,再到DolaLock Payload,旁观者效应(Bystander effect)从无到有,从有到优,更好地发挥旁杀伤作用;从随机偶联到定点偶联,ADC 药物的均一性逐步提升,但考虑到至今尚无定点偶联ADC 药物获批上市,后续仍需持续关注;使用聚乙二醇(PEG)连接物调整水油分布系数,改善ADC 药物亲水性,可能有助于对抗ADC 耐药。

      Payload:尽管微管蛋白抑制剂使用较广,但与DNA 抑制剂相比,存在半衰期较长、抗癌谱较窄,靶点数量较多等弊端,正逐步被DNA 抑制剂取代。新一代ADC 药物凭借中等毒性的Payload 搭配高DAR 的设计,不仅可以更好地发挥抗肿瘤作用,而且脱靶毒性有望降低。Mersana 公司的Fleximer 平台目前已经实现DAR 高达10-12 的ADC 药物,可进一步改善效应分子的运输效率。

      受全球创新浪潮的冲击和ADC 药物的更新迭代,国内ADC 药物的研发热情高涨,一批生物医药企业相继奔赴ADC 药物创新的战场。除了荣昌生物、浙江医药等重点布局HER2 ADC 产品,云顶新耀、科伦药业、君实生物布局了Trop2ADC 产品,康诺亚/美雅珂布局了Claudin 18.2 ADC 产品,恒瑞医药、荣昌生物深耕于cMET ADC 产品。未来,我国ADC 药物市场将呈现出百花齐放、百舸争流的繁荣景象。

      风险提示

      药物研发不及预期,药品降价风险,研发同质化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