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型基金:未来六大发展趋势

类别:基金 机构:新湖财富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研究员:路宜桥 日期:2020-10-23

近年来股票型基金的规模加速扩大,2020年新增规模有望超过2015年的3260亿元,创出历史新高。股票型基金发展将更加市场化、法治化和国际化,未来从发行规模、发行机构、投资方式及投资标的等方面呈现六大发展趋势。

    一、中国股票型基金发展经历四个阶段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股票型基金的地位也在股市的带动下逐步提升。经过二十年的演变,股票型基金经历了四个时期的洗礼,从无到有,逐渐发展壮大,也越来越受投资者的青睐。

    1. 应运而生(1998-2004)

    1998年股票型基金的首次发行标志着我国有了真正意义上的机构投资者。在初始阶段,股票型基金几经波折初获投资者的信任,也促成了其规模呈现逐年增长的良好开端。这样良好的开局来源于三大驱动因素。

    一是我国股票型基金成立时机较好。在1998年股票型基金诞生之后,1999年5月,随着互联网在美国盛行,国内A股也在网络、科技类股票的带领下节节攀升,基金的业绩也随之提升,逐渐增加了投资者对基金的信任。二是监管体系的变革。在股票型基金初获好评之后,出现了“基金黑幕”和“超额申购”等负面事件。为加强监管,2001年中国证券业协会基金公会成立和2003年基金法的诞生,及时规范了市场秩序,为后续股票型基金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三是股票型基金自身创新多元化投资模式。2001年开放式股票型基金的出现增加了市场活力、2002年首只指数型股票基金发行满足了不同风格投资者的需求。多元化的发展为后续股票型基金种类的丰富指明了方向。

    1. 初现成长(2005-2009)

    股票型基金在2008年首次经历大牛熊市后规模出现明显增长,表明了投资者在经历股市大幅震荡后,对相对稳健的股票型基金信任程度大大增加。股票型基金在规模上的大幅增长主要有两方面的促成因素。

    一是市场改革和4万亿投资政策助推了股票型基金规模的扩张。2005年开始的股权分置改革促使股市大幅上涨,也推动股票型基金蓬勃发展。股票型基金总指数从2004年底的1013点涨至2007年底的5102点,涨幅达到404%。股票型基金规模也从2004年的269亿元增至669亿元,涨幅149%。但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导致股市急转直下,股票型基金也跟着受到重创。但此后的4万亿刺激计划激励股市大幅反弹,截至2009年末,股票型基金总指数又一路涨至4275点,股票型基金规模更是单年新增1438亿元,是2009年此前规模总和的两倍以上。二是指数型股票基金广受投资者青睐。在股市大幅震荡期间,投资者很难自己把握投资机会,指数型股票基金弱化了对选股和则时等技术要求,可避免主动型股票基金加减仓不及时的问题,同时也可减小投资者因股市震荡产生的情绪化带来的负面影响。因此既省时又省力的指数型股票基金发行规模和数量迅速增加,仅2009年就新增1295亿元,此前总规模仅为412亿元。

    3.低潮波动(2010-2014)

    股票型基金在规模大幅增长过后,进入了发展瓶颈期,每年新增数量和规模均无较为明显的波动。其原因归结为以下三点。

    一是经济结构转型带来的股市无增长状态。2010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年会上强调要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动经济转型和发展模式创新。在经济转型期间,经济结构将从投资和出口为主导转向内需和服务业为主导,对传统产业影响较大,而我国股市上多为以传统产业为主的上市公司,消费服务也公司占比较小。这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股市的估值水平,并缺乏系统性投资机会。

    对比国际,美国和日本70年代的经济结构转型,都使其股市长时间无明显增长。我国股市自2010年至2014年也处于低潮期,也促成了股票型基金发展的低迷。

    二是内外部经济环境限制了股市发展。由于此前的4万亿刺激计划投放了过多流动性,后期通货膨胀、经济过热等负面效应开始显现。2010年初政府开始货币收紧,经济增速也随之放缓,股市也受到影响;同时,2011年欧美经济低迷和欧债危机恶化导致的外需疲弱也给转型中依然严重依赖出口的中国经济带来了负面效果。

    三是创业板的出师不利影响了股票型基金发展。2009年10月创业板的开通是我国加快推进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的重要标志之一。经济结构转型提倡创新发展模式,创业板开通后指数一路走高,但也因其受到热捧使发行价和市盈率屡创新高。2010年11月监管部门为了抑制创业板疯狂发展,开始实施新股改革发行制度。两个月后市盈率远高于主板的创业板开始低走,直至2012年末达到底部,市盈率也随之探底。在此期间,股票型基金经理在创业板开通初期由于其新股量小、估值较高、风险较大都比较理性。但随后创业板行情一路上升,很多基金经理大量增持创业板股票,这也导致了后期股票型基金随创业板“泡沫破灭”出现大幅下跌。

    4. 高速增长(2015-2020)

    2015年股票型基金年新增规模达到历史峰值的3263亿元,基金单月新增开户数也创下了历史新高;自2016年起,每年新增数量和规模呈现高速增长;而且在此期间,股票型基金的最低点也几乎与此前的峰值持平。这些变化都标志着股票型基金逐渐踏入高速增长的快车道。三方面原因驱动股票型基金高速增长。

    一是2015年股市大涨引领股票型基金扩张。在经过了2008年的大牛熊市后,投资者在此次的股市大震荡中表现出对股票型基金更强烈的需求。2015年创造的单年新增规模历史记录,直至目前也仍为达到。这也增加了投资者对股票型基金的信心,为后续规模的持续高速增长打下基础。二是监管部门支持机构投资者增加权益类资产投资比例。2015年7月银保监会发布的《中国保监会关于提高保险资金投资蓝筹股票监管比例有关事项的通知》指出:“符合条件的保险公司,投资单一蓝筹股票的余额占上季度末总资产的监管比例上限由5%调整为10%;投资权益类资产的余额占上季度末总资产比例达到30%的,可进一步增持蓝筹股票,增持后权益类资产余额不高于上季度末总资产的40%。”2017年银行委外提升权益类仓位,此前银行仅允许权益类仓位在10%左右。2020年初,银保监会提出对偿付能力充足率较高、资产负债匹配情况较好的保险公司,允许其在现有30%上限的基础上适当提高权益类资产的投资比例。2020年10月银保监会发布的《关于优化保险机构投资管理能力监管有关事项的通知》中提出优化整合保险机构投资管理能力,其中包括股票投资管理能力。该调整实施后将促进保险机构对股票型基金的投资。三是基金销售渠道的多元化。由开始的银行和券商柜台最传统的销售渠道发展到网银和基金公司网站销售,再到近些年支付宝、天天基金等第三方基金销售平台的异军突起,投资者购买基金的渠道越来越多。这带来的结果就是对股票型基金的投资更经济、更便利。因此,销售渠道的丰富也为股票型基金的高速发展提供了动力。

    股票型基金在经历了四个时期的洗礼后,规模由小到大、种类由简到繁,投资者的认可度也逐年提升,使逐渐发展成金融投资行业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高速增长之后,股票型基金还将继续完善,跟随市场和时代的变化逐渐趋向成熟,为投资者带来更多惊喜。

    二、行业现状:发展空间较大且蕴含机遇

    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股票型基金作为元老级基金,二十年来之所以越来越受投资者青睐,主要源于其仅次于股票的高收益。基于其优势,使得股票型基金近些年新增规模逐年扩大,逐渐进入高速发展期。此外,为了满足不同投资者在投资方式上的需求,股票型基金也逐渐演变出了适应市场的不同类别,这也进而促进了股票型基金的发展。

    1. 高收益是股票型基金的最大亮点

    一是相比投资者直接投资股票,基金投资的股票更多、更分散,能够有效降低持仓过于集中的投资风险。当某个行业上涨时,股票型基金可避免投资者投资个别该行业中表现不好的个股的风险。二是与沪深300指数相比,股票型基金总体波动率较小,而且收益率较高。说明股票型基金在风险相对较小的情况下仍有长期跑赢大盘的能力,显示出其基金经理的专业能力。三是与其他类型基金相比,股票型基金的收益率较高。这是由于股票资产的长期收益要高于其他资产的特性。

    但在股票型基金取得较高收益的情况下,净值波动也要更大。由于股票型基金80%以上的资产净值都是投资股市,因此其波动率虽然相比股市较小,但相比其他类型基金风险还是不够分散。对于风险偏好较低的投资者需要谨慎对待。

    2. 股票型基金规模发展空间较大

    基于股票型基金的优势,投资者对其热情和信心逐年升高,这也带动股票型基金的市场愈发火热。截至2020年10月,股票型基金新增规模已经超过2019年全年的新增规模,达到3101.4亿元,月平均规模增长344亿元。尤其是下半年股市大幅上涨后,月度规模增长均超过全年平均增长值。因此,2020年的全年新增规模有望超过2015年成为历史最高,说明股票型基金在市场中的地位逐步提升,而且未来发展空间较大。

    3. 被动指数型股票基金规模占比过半

    股票型基金为股票资产投资不低于80%的基金,其二级分类为普通股票型基金、被动指数型基金和增强指数型基金。

    普通股票型基金是追求长期稳健增值、力争获取超越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的股票型基金;被动指数型基金是紧密跟踪标的指数、追求跟踪偏离程度和跟踪误差最小化的股票型基金。一般要求日均跟踪偏离程度低于0.2%-0.35%,年化跟踪误差低于2%-4%;增强指数型基金是在对标的指数进行有效跟踪的基础上,力争获得超越标的指数收益率的股票型基金。一般要求日均跟踪偏离程度低于0.5%,年化跟踪误差低于7.5%左右。

    截至10月,开放式股票型基金共计1528只,总规模15920亿元。其中被动指数型基金数量最多且规模最大,885只基金总规模达到8786亿元,平均规模9.9亿元;其次是普通股票型基金,共487只,总规模为6500亿元,但平均规模最大,为13.3亿元;增强指数型基金规模远小于上述两类,只有156只,总规模仅为594亿元,平均规模也仅有3.8亿元。

    被动指数型基金由于投资风格是紧密跟踪标的指数,相比其他两类股票型基金一定程度上规避了主动选股的风险,因此其规模一直处于逐年稳步上升的趋势。而普通股票型基金在股市行情较好的时期可获得更高收益,所以在近些年股市火热的2015年和2020年规模增长幅度较大。

    从长期收益率来看,虽然被动指数型基金总规模最大,但因其投资风格,仅能获取股市平均收益,因此其收益率很难达到较高水平(近十年年化收益率为6.8%)。普通股票型基金因为要力争获取超过业绩比较基准的收益率,在投资策略上可追求高收益股票进行投资,从而得到了获取较高超额收益的机会(近十年年化收益率为11.1%)。增强指数型基金收益率则一般会处于其他两类之间(近十年年化收益率为9.2%)。近期股票型基金收益率因股市行情较好,因此年化收益率均处于较高水平,而且近三个月增强指数型基金年化收益率(171.4%)高于普通股票型基金(164.2%)。但长期来看,收益率会回归20%以下的正常水平。

    4. 大型基金公司收益率较为稳定

    近五年股票型基金规模排名前20的基金公司虽然在年收益率排名上没有占据绝对优势,但其历年收益率排名和平均收益率几乎与总体平均值持平。说明规模较大的基金公司普遍较难获得很高的收益,但是可以稳定保持在中游水平。

    规模越大的基金,获得高收益的难度越大。大规模的基金公司可以保持较为稳定的适中收益原因可归为三点。一是大型基金公司整体的投研能力较强,可以给予基金经理更多的支持。二是投资风格相对偏向长期稳定收益。三是历史管理经验丰富,能在波动的市场中尽量保持平稳状态。总体来说,规模大的基金公司风险相对较小,投资者适当关注其中历史业绩较好的公司,如上表中的招商基金和中欧基金。

    5. 小型基金公司收益较高但稳定性较弱

    近五年每年收益率排名第一的基金公司平均规模仅为54.8亿元,而规模前20的基金公司平均规模高达653.1亿元。虽然这五个历年收益率排名第一的公司平均规模较小,但他们近五年的排名大多较为可观。

    另一方面,虽然这五家公司近五年排名较好,但是其收益率波动较大,平均波动率为0.24,而规模前20的公司收益率的平均波动率为0.18。说明规模较小的公司在获取高收益的能力并不稳定。

    与大规模基金公司相反,规模小的基金公司管理难度相对较小。这类公司可获得较高收益的原因如下。一是规模小的基金公司可提高基金的持股集中度,增加获得超额收益的机会,但同时风险相对较大。二是换仓较为灵活,在追逐市场热点的机动性上有一定优势。总体来看,虽然小型基金公司有较大机会获得更高收益,但其收益波动较大的问题也需要重视。因此,投资者在选择这类基金公司时需谨慎。

    三、股票基金未来六大发展趋势

    基于目前股票型基金的发展态势及市场需求,未来股票型基金将在经济增长、监管政策扶持等情况下,对标国际成熟市场,逐渐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体系,向多元化、科学化发展。在此背景下,股票型基金将出现以下六个发展趋势。

    1. 趋势一:多重因素驱动规模扩张

    一是我国经济增长促进居民财富增长。近年来我国GDP大多保持逐年稳定增长的态势,增速较为平缓;而人均可支配收入也是逐年增长的趋势,并且增速逐年有所提升。这表示我国居民财富有较好的上升空间,这将提升居民的投资需求,使更多资金流入资本市场,进而带动股票型基金规模的发展。

    二是财富结构将更偏向资本市场。在1992年股市刚兴起阶段,我国金融业GDP占比在一段时期内呈逐年递减趋势,而在此阶段也是房地产业GDP占比逐年快速提升的时期。但自2005年起,金融业GDP占比迅速提升,并在近些年已超过房地产也GDP占比。随着近期政府对房地产行业“因城施策”和“房住不炒”的定调,后续房地产业GDP占比可能增速减缓,而金融业GDP占比可能随着金融体系的逐渐完善保持相对较高的增速。因此我国财富结构将逐渐由房地产业偏向资本市场,从而实现对股票型基金规模扩张的推动作用。

    三是投资者将更多依靠机构投资资本市场。随着我国居民财富的增长和资本结构的转变,投资者对资本市场的投资需求逐渐增加,而股票型基金将逐渐成为更多投资者的首选。近些年在A股中持股基金的数量稳步提升显示出投资者越来越倾向通过基金投资股市,而且A股所有上市公司中每年基金平均的持股比例在2017年触底后也开始反弹。另一方面,随着投资者教育的逐渐普及和深入,投资者也将更倾向通过专业、科学的股票型基金投资资本市场,以降低风险并规避自身可能出现的非理性投资。

    四是监管扶持政策加快出台。近些年证监会多次在重要会议上提出要大力发展股票型基金、全力支持扩大股票型基金规模。与此同时,证监会近些年的多种举措更是实实在在地推动股票型基金发展。

    2019年10月证监会正式实施公募基金常规产品分类注册机制,主动权益类和被动权益类产品适用快速注册机制。这大幅提升了注册效率:注册期限不超过10天、20天、30天,比原注册周期缩短2/3以上,远低于法定6个月的注册周期。同年10月基金投资顾问业务试点正式启动。从中长期投资收益看,权益类基金具有良好的投资业绩表现,但大部分普通投资者由于经验和对市场了解不足,不能获得良好收益。开展基金投资顾问业务,不仅可以让投资者得到专业投资顾问的辅助,也适度扭转了销售机构的行为,使中介机构与投资者利益保持一致。这也增加了投资者对股票型基金的信心和热情,有助于股票型基金持续发展。

    今年证监会发布了《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此举优化了公募牌照制度,放宽了“一个参与、一个控制”的限制,推出“一参一控一牌”。这意味着部分券商以及旗下券商资管将拥有申请公募牌照的资格,将推动券商旗下产品公募化改造进程。而券商进入公募基金行业,将优先考虑布局权益类产品,进而推动股票型基金的发展。

    从长期来看,证监会针对股票型基金大力发展的举措还会持续。引导更多资金长期流入股市、为基金发行机构及基金经理提供优惠利好政策、鼓励举办更多面向投资的推广活动等都是未来可能提出并实施的举措。

    1. 趋势二:发行机构更趋多元化

    首先,随着市场上可发行公募基金机构的丰富,主要是券商和保险机构的加入,将促进股票型基金向多元化、市场化发展。今年,证监会在次优化了公募牌照制度,为这些机构发行公募基金提供更多便利。

    自2016年开始,券商及券商旗下资管开始发行股票型基金,近两年发行数量出现明显增加。截至目前共有8家券商及其资管公司发行共计20只股票型基金,被动指数型、普通股票型和增强指数型分别为16只、4只和4只。券商的优势在于一是其在股票型基金的专业性上更强,能更好地把握市场;二是其营业部较多,有更多的客户经理为投资者提供更全面、细致的服务。此外,虽然目前券商机构发行的被动型股票基金较多,但券商的客户群体大多为直接投资股市的投资者,风险偏好较强,因此券商机构未来发行普通股票型基金的数量可能加速增长。而且券商在主动选股、量化等方面的优势也会加快其普通股票型基金的扩张。

    保险机构发行的股票型基金相比券商成立时间较短、数量较少。截至目前,保险机构发行的股票型基金均成立不足两年,共计17只,其中被动指数型16只,普通股票型1只。由于保险机构的优势在于固收领域,权益类产品的投研能力较券商和银行有所不足。因此,长期来看保险机构也将发挥其稳健投资、追求绝对收益的投资特点,在股票型基金上将重点放在被动指数型基金上,后续各个行业的指数或成为保险机构的主要研究方向。

    目前,基金市场上除基金公司外的金融机构发行股票型基金的数量越来越多。这不仅使股票型基金的发展更加多元化,也加剧了市场竞争,加速了优胜劣汰。这也是监管层想看到的良性竞争,因此未来更多类别的机构可能会加入到持有公募基金牌照的行列来,银行理财产品也将朝公募基金的运作方式转型。由于各个行业的公司有着本身得天独厚的优势,在股票型基金的竞争中将各取所长,逐渐发掘出最适合各自领域的股票型基金。从而使各个发行机构逐步向更具针对性的方向发展,提升专业度,设计出更高效、有效的产品。

    3. 趋势三:总规模及费率向成熟市场看齐

    与国际股票型基金发展成熟的市场相比,我国股票型基金规模较小。美国股票型基金的规模占比近20年一直维持在50%左右的水平,但我国股票型基金的规模占比近10年才提升至10%以上,截至目前占比仅为13%。由于美国股市长期相对较为成熟、稳定,而国内股市长期波动性相对较大、周期性较强。因此,美国的股票型基金可获得相对较为稳定的高收益,这也促成了其规模持续处于高位。长期来看,随着我国股市的逐渐完善,投资者为了减小投资收益的波动,并获取相对较高的收益,对股票的投资热情可能会像国际成熟市场那样,向股票型基金倾斜,从而逐渐增加股票型基金的规模占比。

    此外,美国股票型基金管理费自成立以来的平均管理费率为0.71%,略低于我国的0.86%,而且近三十年已趋于稳定在0.7%的水平。由于我国股票型基金目前仍处于转型发展期,与美国股票型基金发展初期的情形比较类似。因此长期来看,我国股票型基金管理费率也将趋于稳定,并且逐步趋于稳中下降。另一方面,美国多数公募基金采取浮动管理费率的模式,而我国目前普遍为固定管理费率。浮动管理费率可有效提升基金的市场竞争力,使基金公司之间形成良性竞争,进而促进基金市场向多元化发展。因此,随着我国基金行业的竞争逐渐激烈,管理费率也将逐步向浮动方向转变。

    4. 趋势四:增强指数型基金加速发展

    目前股票型基金中被动指数型基金占比最大,随着市场的逐渐成熟与完善,指数将更加满足投资者的需求。相比被动指数型基金,增强指数型基金同属被动管理基金,但其在紧密跟踪指数之余,也可以追求超额收益。因此这类基金后续或成为投资者追捧的热点。

    虽然增强指数型基金早在2002年就已经出现,但目前其规模较小,仅占股票型基金的4%。因此增强指数型基金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而且近五年其每年增加数量也较之前有很大增长。

    另一方面,增强指数型基金的业绩表现自成立以来是很可观的。如下表显示的,在三类股票型基金平均成立年限大致相同的情况下,增强指数型基金的年化收益率最高。在考虑到波动率的情况下,增强指数型基金的夏普比率也是最高的。夏普比率(无风险收益率水平之上的超额收益率/波动率)反应的是考虑了风险(波动率)大小情况下的超额收益率,其数值越大表明该基金可在较小风险的情况下获得较高的超额收益率。

    目前增强指数型基金85%以上均为以沪深300、上证50或中证500等综合指数为跟踪基准。以目前其业绩表现较为可观的情况来看,后续针对各个行业、板块的增强指数型基金有望出现大幅增长。

    5. 趋势五:量化股票型基金再度崛起

    为了提高股票型基金的收益率并增强股票型基金选股的科学性,量化股票型基金在2011年初次问世。随后其数量和规模每年呈不同程度的增长。截至目前已累计发行70只,总规模298.9亿元,而且今年已发行70.8亿元,有望超过2015年78.9亿元的历史最高值。

    此外,成立时间在一年以上的量化股票型基金的平均年化收益率为18%,略高于其他股票型基金(17%);而且其平均年化夏普比率(0.72)也高于其他股票型基金(0.6)。由于量化股票型基金仍处于发展初期,随着量化方式的不断完善,其收益率将有更大的上升空间。

    目前量化股票型基金中,普通股票型基金最多,但年化收益率和年化夏普比率都是增强指数型最高。因此,后续量化股票型基金的主要发展方向也可能是增加增强指数型基金的发行。

    量化股票型基金之所以逐渐被市场认可,主要源于其相比传统的股票型基金有三个优势。一是由于量化模型的模式化使其纪律性更强,并且在选股的速度和广度上有一定优势。二是量化股票型基金的持股相对均衡,在风险分散上的效果较好。三是利用量化模型可以捕捉到市场上不易被察觉的统计规律,从而获取额外收益。

    因此,无论从量化股票型基金目前的发展规模和实际收益还是潜在的优势来看,其未来的前景是可观的,并且有很大的上升空间。

    1. 趋势六:衍生品投资比重上升

    此外,长期来看,随着我国股票衍生品种类的增加、监管规则的完善、投资者教育的落实。为了满足更多投资者的投资需求,股票期权和股票互换等衍生品可能逐步发展。目前我国仅有4个指数类股票期权和4个指数类股票期货,还没有个股期权和股票互换。在国际成熟市场上,股票衍生品已经发展较为稳定,因此这可能也是我国后续的创新发展方向。相应地,股票型基金投资股票衍生品的比重和类别将有所提升。如果股票衍生品加入到股票型基金中,有利于基金经理实现风险对冲,一定程度上稳定基金的收益、降低风险,为投资者带来更好的投资效果。

    总体来说,随着股票市场的逐渐成熟、监管体系的逐步完善和投资者水平的逐渐提升,股票型基金未来发展还存在很大上升空间。从规模、收益情况、投资方式等方面都将进一步优化,为投资者带来更便利、更优质的投资渠道。股票型基金最终会逐渐成为资本市场上不可或缺的核心投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