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绩回顾
2023年上半年,中国总体消费市场呈现恢复态势,消费者店内就餐意愿明显增强。今年我们继续聚焦本集团的核心管理理念—「连住利益,锁住管理」,餐厅运营状况得到显着改善和提升。2023年上半年,本集团持续经营业务(1)取得营业收入人民币18,885.9百万元,较去年同期持续经营业务收入人民币15,155.5百万元增长24.6%;2023年上半年,本集团取得净利润人民币2,258.9百万元,同比大幅增长。
同期海底捞餐厅客流量恢复显着,累计接待174.6百万人次顾客,整体海底捞餐厅翻檯率为3.3次╱天,同店(2)翻檯率3.5次╱天。我们保持精而少的开店节奏,2023年上半年,新开5家海底捞餐厅,24家前期关停餐厅恢复营业,关闭了18家经营表现欠佳的餐厅。截至2023年6月30日,我们共经营1,382家海底捞餐厅,其中1,360家位于中国大陆地区,22家位于港澳台地区。
(1)2022年12月,特海国际控股有限公司(「特海」)通过向本公司股东(「股东」)作出实物分派
以介绍方式进行分拆并于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联交所」)主板独立上市(「分拆」)。特海及其附属公司(「特海集团」)主要在中国大陆、港澳台地区以外的市场经营餐厅业务。分拆完成后,特海及其附属公司的业务归类为本集团的已终止经营业务,而余下本集团的业务归类为本集团的持续经营业务。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本集团(包括本集团的持续经营业务及已终止经营业务,即特海集团的业务)的总收入为人民币16,764.1百万元,录得净亏损(包括本集团的持续经营业务及已终止经营业务,即特海集团的业务)人民币267.3百万元。
(2)包括比较期间开始前已开始运营且于截至2022年及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期间营业超过
150天的餐厅。
「顾客满意」一直是海底捞最重要的管理使命之一。我们继续优化组织架构和精细化管理门店,2023年上半年我们优化调整了区域管理和教练制,现有的海底捞所有门店按照地域划小管理半径,由19位区域教练分别负责。餐厅精细化管理方面,我们持续优化海底捞「四色卡」打卡制度,围绕现场服务、产品出品、环境卫生和食品安全四个基本方面展开工作,确保餐厅日常经营管理可追踪、可落地。门店评级方面,我们加大了顾客评价在门店级别评定中的占比,优化「神秘嘉宾」计划,动员顾客对门店进行更准确的监督。对于服务方式方法,我们一贯倡导「与人为善」及给顾客恰如其分的服务,号召员工从顾客的度换位思考,主动发掘顾客的喜好。公司内部定期汇总优秀服务案例,并在门店之间进行分享。通过这些管理方面的调整,最终实现制度化管理,流程式操作,数据化考核,跟踪式监督。今年上半年,部分门店为需要帮助的顾客提供短暂的休息调整、提供演唱会散场后免费巴士等服务举措;多地一线员工使用海姆立克急救法成功帮助了多名顾客。这些举动得到了大众广泛好评。
产品方面,我们希望打造更强的产品力,好吃、安全与实惠始终是一家餐厅吸引消费者的关键,因此我们继续致力于菜品创新与升级。2023年上半年,我们举行了多轮新品品鉴会,邀请热心顾客参与试吃。每一款新品都经历了市场及口味调查、严格的产地与供应链审核、摆盘及产品出品标准设计、定价标准调研讨论、顾客口味实测等环节,最终这些产品才呈现到消费者面前。2023年上半年,我们在全国范围内上架9款春夏新品,区域上架143款特色新品,其中全国上架的「岭南黄猪肚鸡锅底」、「藤椒味千丝牛肉」、「夏日抹茶生椰」等产品上架以来点击率令人鼓舞。同时区域教练结合当地顾客口味,提报并上架的区域特色产品,如北京地区的糖葫芦和糖人、苏州地区的小龙虾炒饭、广东地区的火锅生蠔等产品均受到当地顾客的喜爱。
品牌营销方面,2023年上半年我们配合一些重要时点进行主题活动,3月的海底捞320生日月、5月的春夏新品上新、6月的儿童节等。我们不断提高顾客感知海底捞的频次,除了更新门店的宣传和布置,我们也在多个社交媒体平台发佈宣传信息,且以直播、短视频等当下流行的宣传方式进行推广。
会员方面,配合个性化服务的开展,我们加大对私域用户的重视,目前私域用户已累计突破千万量级。通过对这些客户的维护,我们能够更加精准高效地推送宣传内容及优惠信息,有效提高顾客复购率。同时我们加大了数字化投入,提高管理效率及透明度,利用集团自研的数据管理系统(嗨嗨系统),各级管理层能够随时了解餐厅各项重要指标。并且我们根据绩效考核标准的调整,不断优化管理仪表盘,提高数据收集的精准度,目前嗨嗨系统已经迭代到3.0版本,有效帮助门店提高「快速准确」响应能力。
成本方面,我们继续执行有效的管控措施,在保证服务质量和员工权益的基础上持续精进成本,达到增强门店盈利能力的目的。在人工成本方面,我们持续优化单店人员结构,采用灵活用工模式,鼓励门店按客流量灵活安排员工到岗。我们不断扩大智能化系统和设备的应用场景,提高门店运营效率。
特海完成分拆后不再为本集团的附属公司,故本节所载财务业绩不包括特海集团的业绩。本集团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财务业绩亦已经重述以进行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