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集团是一家综合性物业管理服务提供商,在中国拥有广阔的地理覆盖范围,管理多元化的物业类型涵盖中高端住宅物业,购物中心、写字楼等商业物业,以及公共及其他物业,为客户提供包括物业管理服务、社区增值服务及非业主增值服务在内的覆盖物业管理整个价值链的综合服务。本集团凭借优质的服务和多年行业经验,持续赢得良好的业界口碑。
物业管理服务
本集团的物业管理服务包括两大业务线:(i)住宅及其他非商业物业管理服务;和(ii)商写物业管理服务。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本集团来自物业管理服务的收入为人民币2,083.0百万元,占本集团总体收入约73%。
主动调整夯实发展根基,多元拓展打开增长空间。秉承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导向,本集团持续推进业务结构优化与经营质效升级,通过战略性收缩低效项目与深化市场化拓展机制双向发力,实现业务组合的精准调优。于2024年12月31日,本集团合约物业管理服务全业态项目的数量为578个,合约建筑面积为122.3百万平方米,较2023年12月31日下降约10%;在管建筑面积为92.5百万平方米,较2023年12月31日下降约8%,主要是受年内主动退出低效项目影响所致。年内,本集团持续通过公开招投标、合资、战略合作等多渠道拓展,以住宅物业为基础,持续扩充了包括医院、产业园、物流园、政府设施、城市空间等公共服务类业态,多场景服务能力体系构建进一步夯实。
精准深耕提升资源效能,标准升级保障发展质量。本集团始终坚持深耕核心城市的外拓策略,深化核心城市网格化佈局,通过加密优势区域管理网格、深化战略客户生态合作、迭代升级服务产品矩阵等举措,强化区域市场控制力及市场竞争力。2024年实现新增合约建筑面积6.4百万平方米,新增合约建筑面积中来自第三方的占比约为81%,独立外拓能力进一步凸显。基于「优质收益、稳定现金流、高效回款」的多重筛选标准,本集重点锚定高价值城市优质项目,近三年战略深耕城市合约面积及在管建筑面积集中度维持稳定高位水平,资源集约化运营成效持续深化。
于2024年12月31日,我们的项目遍佈中国境内28个省、自治区及直辖市的86个城市,地理覆盖范围已覆盖京津冀区域、环渤海区域、华东区域、华南区域、华中及华西区域,涵盖了中国5个主要城市群。我们持续巩固京津冀和环渤海区域的战略优势,华东、华南区域保持稳定的服务能级,华中及华西新兴区域增长动能持续释放,区域佈局更趋均衡。于2024年12月31日,根据在管建筑面积划分,京津冀区域占比约为30%,环渤海区域占比约为22%,华东区域占比约为17%,华南区域占比约为13%,华中及华西区域占比约为18%。
本集团项目主要集中在北京、天津、青岛、武汉等一二线城市,按在管建筑面积划分,一二线城市占比约为85%。
品质筑基深化服务价值,生态共建引领可持续发展。2024年,秉持匠心服务用户的经营理念,我们聚焦提升物业服务质量,激发公司内生力量,推动高质量、可持续、服务业发展。本集团物业费收缴率达84%,满意度87分。年内,我们进一步优化修订各专业工作手册,在非住业态方面推出「非住服务体系标准化白皮书」,迭代升级标准化视频,强化业务培训,开展「客服专家100天直通车」赋能行动,强化服务标准化落地,提升对客端服务能力。我们在全国范围内积极探索创新共治模式,联合社区党组织、业主、物业项目多方参与社区治理,营造良好共建共治共享格局。此外,我们在园区环境、绿化美化、公共设施设备多方面进行升级更新,以持续的品质提升实现社区常住常新。凭借优质服务水平和精细化运营能力,我们获得「2024年中国物业企业服务力第12名」、「2024年中国物业服务百强企业第12名」、「2024年中国物业服务百强满意度领先企业」。我们将绿色理念融入物业日常管理,践行低碳节能的经营方式,获得「2024中国物业ESG可持续发展领先企业」、「2024中国物业低碳运营领先企业」。社区文化建设方面,我们新增了6个「远洋小公民成长实践基地」,小公民第一期活动全年累计展开160余场,我们与蓝天救援队合作,开展了以「应急自救」为主题的安全课堂,通过举办远洋益跑、小小足球赛、羽毛球赛等运动活动,为儿童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住宅及其他非商业物业管理服务
于2024年12月31日,本集团住宅及其他非商业物业项目合约建筑面积为113.2百万平方米,较2023年12月31日下降约10%;在管建筑面积为87.0百万平方米,较2023年12月31日在管建筑面积规模下降约8%。
商写物业管理服务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本集团来自商写物业管理服务的收入为人民币353.7百万元,受到本集团终止商业运营服务影响,较去年下降约30%。本集团主要为购物中心和写字楼提供物业管理服务。
服务体系深化筑牢发展根基,价值创造升级激活增长动能。于2024年12月31日,由本集团提供商写物业管理服务项目的合约建筑面积为9.0百万平方米,在管建筑面积为5.5百万平方米,分别较2023年12月31日下降约13%及10%,在管建筑面积中一二线城市占比达99%,年内平均物业管理费为人民币10.2元╱平方米╱月。本集团商业物业管理服务聚焦购物中心、写字楼两大业态,年内,我们著力构建客户导向型服务产品体系,针对购物中心及高端写字楼客户特性,全面推行菜单式服务模式,为企业客户提供个性化综合服务方案。在完善基础物业服务的同时,聚焦业主资产效能提升与租户业务场景赋能,自主研发网络资源整合服务及智慧车场节能方案,形成可快速复制的增值服务产品矩阵,在积极满足客户日常及业务需求的同时,实现业绩与价值的双重增长。
此外,本集团已决定自2025年起退出两个持续亏损的商业物业服务项目(「相关项目」)。相关项目为远洋集团开发╱拥有的物业。在本集团退出相关项目后,远洋集团预期将自行开展与相关项目有关的商机(「相关商机」)。根据不竞争契据,本公司独立董事委员会(由所有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在考虑本集团的战略聚焦与经营效益考量以及相关项目的历史财务表现后,认为本集团不开展相关商机符合本集团的最佳利益。本公司随后已根据不竞争契据以书面形式向控股股东确认,本集团已拒绝相关商机。基于我们过去已积累的丰富商写物业服务经验与专业能力,未来我们仍将专注于商写物业服务板块,持续强化商写物业服务生态建设,促进资产长效运营,为业主创造持续性收益增长极。
社区增值服务
增值服务矩阵深化价值创造,运营模式迭代提升发展韧性。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社区增值服务收入为人民币489.3百万元,较去年下降约10%,占本集团总体收入约17%。2024年,本集团围绕「社区生活服务、租售服务、美居服务、空间资源」四大核心业务板块,深化业务战略聚焦,精准锚定客户价值提升。社区生活服务方面,构建「线上直播导流+全渠道即时履约」的全场景服务链路,拓展到家洗衣、社区水站等高频民生服务触点,强化社区「最后一公里」服务优势;租售服务方面,深化联营兼职多元合作机制,完善门店标准化运营体系,提升业务可持续发展经营能力;美居服务方面,迭代核心产品结构与服务内容,聚焦局部焕新需求痛点,完善美居产品创新运营与推广,优化设计、施工、交付全流程服务体验;空间资源方面,优化空间效能评估体系,创新业务孵化成功并进一步开展项目铺排,有效提升空间资源资产创效能力。
核心业务精进强化运营支柱,创新业态培育打开成长空间。在四大主力业务稳定经营的基础上,我们持续开展多元化经营活动,通过实施「一项目一策略」精准匹配机制,积极开发适配于项目自身情况及市场环境的新型业务,完成便利店、装修门店、养老服务等自营门店建设,达成社区仓储、充电桩、有偿维修服务、直播营销等新型消费场景业务落地,进一步丰富增值业务服务场景与服务水平,满足业务日常生活需求,提升社区生活便利性及满意度。
非业主增值服务
专业能力升级应对市场变局,区域网络扩张巩固服务底盘。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非业主增值服务收入为人民币267.8百万元,较去年下降约30%,占本集团总体收入约10%。非业主增值服务收入规模的下降,主要是受客观房地产市场及本集团主动业务结构调整的双重影响,我们将持续推进业务结构战略性优化,强化工程设施设备运维等专业服务能力,完善全週期技术解决方案体系;深化区域市场渗透,通过标桿项目复制与属地化团队建设提升城市深耕效能;同时战略性佈局设施管理「FM」、资产运维「AM」等专业领域,构建与基础物业服务协同发展的多元化生态,为业务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坚守服务品质,赋能可持续发展提升,筑牢基础物业压舱石。我们将持续深化服务品质核心战略,构建覆盖标准制定、执行督导、动态优化的全週期管理体系,强化标准化建设在业务运营中的根基作用。聚焦客户归家动线、公共空间品质提升等核心用户体验场景,建立专项巡检与限期整改协同推进机制,通过高频触点焕新工程实现居住体验的可视化改善。在人才梯队建设方面,推进培训认证、绩效考核、薪酬激励的三位一体机制,系统提升一线员工标准化服务执行力,通过常态化岗位技能强化培训与服务规范全覆盖督导,确保标准化服务实地落实,同时建立多维度品质评价体系,将客户随访与内部质量审核深度结合,形成服务改进的持续驱动力量,全方位提升整体服务水平。
增值业务战略升级,全面赋能提升业务核心竞争力。我们将长期坚持落实服务深化、佈局优化及资源合理化的经营方针,聚焦核心项目,实施「一项目一策略」的精准开发机制,通过市场环境动态监测、项目深度评估、客群特徵精准画像,制定差异化增值业务实施方案;深挖业主生活需求痛点,分阶段研究业主居家消费需求,灵活调整产品与服务矩阵,实现增值业务复购率及规模增长;强化资源整合,建立供应商分级管理体系,实现效益与规模的协同增长;以「为业主提供个性化增值服务」为出发点,加速新型业务佈局,加大业务创新步伐,完善数字化转型攻坚,搭建线上服务中台,完善微信公众号、小程序、社交媒体的私域流量池,实施精准营销策略,深挖高频到家服务需求,实现社区增值业务转型升级。
坚持高质量拓展标准,深化深耕城市覆盖度,助力公司长期健康发展。我们将以核心深耕城市为拓展重点,持续提高管理覆盖度。在业态方面,发展多业态协同,秉承住宅、商写为主力业态的基础上,加强医院、公建、产业园等非住业态的拓展力度。我们将严控对外拓展标准,优化项目前期评估机制,重点关注项目盈利能力和资金保障能力,定期开展项目拓后覆盘,即时优化并落实整改措施,持续提升项目整体效益,构建长效优质拓展与经营能力。我们将强化拓展团队人才建设,优化外拓业绩考核指标与激励措施。同时丰富完善现有体系资质库,设身处地的根据甲方性质、服务要求多维度搭建投标体系,多部门联合赋能拓展团队提升投标竞争力及投标工作效率。此外,我们重视员工的个人能力提升,我们将定期组织团队研讨会,沉淀项目投标经验,实现内部知识共享;聘请外部专家培训,定向培养提升投标、谈判、客户关係维护等多维能力,实现外部拓展高效益产出。
强化风险管控体系,提升合规治理效能。我们将持续完善内部控制和合规管理机制,强化董事局履职尽责,重点提升战略规划执行、经营目标监控、财务预算审批及重大交易审议等环节的决策质量。通过健全风险预警机制与常态化自查整改体系,推动廉洁从业规范与合规文化深度融入各业务单元。我们将严格履行信息披露义务,优化公告审核流程与投资者沟通机制,定期向董事局及股东反馈重大事项进展,确保治理透明度与信息传递时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