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服务分部
数字化服务分部以本集团的金融科技系统和数字化风控模型为基础,为特定交易场景、产业链的中小微企业及个人客户提供标准化、自动化、批量化的金融科技服务,主要包括电子保函、小微金融科技服务业务。2022年上半年,数字化服务分部税前利润为人民币107.1百万元,较2021年同期税前利润人民币60.1百万元,增加人民币47.0百万元,增幅78.2%,主要源于电子保函业务持续增长以及担保赔偿准备金大幅转回。
数字化服务分部-信用担保-业务拓展及产品
数字化服务分部信用担保业务以交易场景、产业链为业务切入点,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前沿技术,围绕核心企业上下游、交易平台各方主体在产业链各环节的金融需求,打造了「互联网+供应链」普惠金融服务平台,致力于为供应链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提供便捷、高效、多元的一体化综合金融服务。客户仅需通过客户端提交资料申请,智能风险控制系统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手段自动快速评判是否通过,全程无需人工干预,减少了操作风险,同时降低了人工成本、提升了效率。
截至2022年6月30日,本集团数字化服务分部信用担保业务在保余额为人民币12,389.1百万元,较2021年12月31日在保余额人民币11,208.5百万元,增加人民币1,180.6百万元,增幅10.5%,主要源于非融资担保业务的增长。
数字化服务分部融资担保业务包括银行类融资担保和其他非银行机构类融资担保。截至2022年6月30日,数字化服务分部融资担保业务在保余额为人民币155.8百万元,较2021年12月31日在保余额人民币267.9百万元,减少人民币112.1百万元,降幅41.8%。
数字化服务分部非融资担保产品主要是电子保函。为切实降低市场主体交易成本,减轻中小企业负担,简化交易环节,提高交易效率,完善电子招标采购平台服务功能,本集团于2018年底前瞻性的开发了招投标采购电子保函平台。自2018年12月在四川省达州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成功签发首单电子保函以来,电子投标保函现已在四川、山东、浙江、江苏、安徽、广东、湖南、陕西等全国28个省份的230余个城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正式上线运行,业务发展迅速。截至2022年6月30日,数字化服务分部非融资担保业务余额为人民币12,233.3百万元,较2021年12月31日在保余额人民币10,940.6百万元,增加人民币1,292.7百万元,增幅11.8%。
数字化服务分部-信用担保-风险管理及资产质量
2022年上半年,数字化服务分部信用担保业务为违约客户支付的代偿款项总额为人民币5.0百万元,与2021年同期代偿款项人民币12.7百万元相比,减少人民币7.7百万元,降幅60.6%。与此同时,数字化服务分部信用担保业务2022年上半年的代偿率降至0.05%(2021年同期:0.12%)。数字化服务分部信用担保业务代偿额和代偿率维持在较低水平的主要原因是:数字化服务分部的担保产品乃基于核心企业上下游产业链以及特定的交易场景来开发设计,并利用数字技术对交易过程中货物流转、资金流转进行监控。其次,数字化服务分部担保业务笔数多、单笔业务金额小的特点降低了集中度风险。此外,我们多年来在服务广大中小微客户中积累了深厚的经验,特别是在风险预警、风险控制、风险化解方面建立了一套完善的体系,并结合数字科技手段,进一步提高了风险控制水平。
截至2022年6月30日,数字化服务分部信用担保业务拨备率(担保赔偿准备金余额╱在保业务余额)为0.3%(2021年12月31日:0.7%),拨备率维持在适当水平。
数字化金融分部
数字化金融分部以本集团所辖的融资担保、金融保理等机构,为中小微企业及个人客户提供线下资金产品和担保服务,主要包括债券担保、履约担保、委托贷款、应收账款保理,以及本公司对民营银行的股权投资业务。2022年上半年,数字化金融分部实现税前利润人民币45.4百万元,较2021年同期人民币174.6百万元,下降人民币129.2百万元,降幅74.0%,其下降主要源于大部分中小企业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采取了较为保守的发展策略,融资需求降低,导致数字化金融分部新增信用担保业务持续下降,进而导致担保及咨询费收入下降;此外,应收账款保理业务因部分企业开具的商业承兑汇票逾期导致利息及手续费收入下降。
数字化金融分部-信用担保业务-业务拓展及产品
为满足单一客户的个性化担保服务需求,数字化金融分部信用担保业务根据客户的自身特点,设计最优的担保解决方案,每笔业务放款金额、放款期限、反担保措施等要素不尽相同,并由相应级别的评审会审议通过。数字化金融分部信用担保业务包括传统融资担保、债券担保以及工程履约担保业务。
截至2022年6月30日,数字化金融分部信用担保业务在保余额为人民币17,002.3百万元,较2021年12月31日在保余额人民币21,243.6百万元,下降人民币4,241.3百万元,降幅20.0%,主要是由于部分债券担保业务到期成功解保导致债券担保业务余额下降。
数字化金融分部-信用担保业务-风险管理及资产质量
2022年上半年,数字化金融分部信用担保业务为违约客户支付的代偿款项总额为人民币39.1百万元,与2021年同期代偿款项人民币59.1百万元相比,减少人民币20.0百万元,降幅33.8%。2022年上半年,数字化金融分部信用担保业务代偿率为0.6%(2021年同期:0.7%)。数字化金融分部信用担保业务代偿额和代偿率水平均有所下降。
我们始终坚持审慎的估值体系,针对尚未到期的信用担保业务计提充足的准备金。截至2022年6月30日,数字化金融分部信用担保业务拨备率为0.8%(2021年12月31日:1.2%)。
数字化金融分部–委托贷款
本集团数字化金融分部以发放委托贷款的方式来满足广大中小企业客户的个性化资金需求。截至2022年6月30日,本集团数字化金融分部委托贷款业务余额为人民币1,192.5百万元,较截至2021年12月31日委托贷款业务余额人民币698.3百万元,增加人民币494.2百万元,增幅70.8%,主要是对优质客户的授信额度增大所致。
数字化金融分部–应收账款保理
本集团应收账款保理业务采取稳定的发展策略。截至2022年6月30日,本集团应收账款保理业务余额为人民币1,260.5百万元,与截至2021年12月31日应收账款保理业务余额人民币1,260.1百万元,基本持平。
数字化金融分部-民营银行
于2016年,本公司与境内六家机构共同发起设立重庆富民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富民银行」)。本公司对富民银行股权出资人民币900.0百万元,占股比例30.0%,为富民银行第一大股东。截至2022年6月30日,富民银行资产总额为人民币51,556.2百万元(2021年12月31日:人民币54,131.2百万元),负债总额为人民币47,546.8百万元(2021年12月31日:人民币50,247.7百万元)。同时,其盈利能力保持稳定。2022年上半年,富民银行共计实现净利润人民币135.1百万元(2021年同期:人民币161.5百万元)。据此,2022年上半年本集团记录于「联营企业投资收益」中与此相关的收益为人民币40.5百万元(2021年上半年:人民币48.5百万元)。
资本投资及金融资产管理分部
利用自有资金,以及通过与外部机构合作募集资金,向具有成长空间和增长价值的特定中小企业提供资本投资服务,以及与银行等金融机构合作开展不良资产管理业务。
资本投资及金融资产管理分部收益主要来自所投资的权益和债权工具增值,以及通过收购、处置不良资产产生的收益。2022年上半年,资本投资及金融资产管理分部税前利润为人民币9.0百万元,较2021年同期人民币17.8百万元,下降人民币8.8百万元,降幅49.4%,主要源于投资的交易性金融资产估值的变动。
资本投资及管理业务
2015年初,本集团开始涉足资本投资及管理业务。在资金募集方面,本集团与有志于服务中小企业的外部机构尤其是各级政府、上市公司设立的产业基金合作,以基金的形式募集资金。截至2022年6月30日,本集团已成功与外部投资者合作成立了7只基金(2021年12月31日:8只),合计募集资金共计人民币644.1百万元(2021年12月31日:人民币684.1百万元)。
金融资产管理
本集团金融资产管理业务主要由辽宁富安金融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富安资产」)开展。富安资产为辽宁省首家混合所有制金融资产管理机构。富安资产自成立以来,逐步建立起完善的组织架构和专业的资管团队,各项业务健康稳步发展。截至2022年6月30日,本集团收购的不良资产净额为人民币790.9百万元(2021年12月31日:人民币524.9百万元)。富安资产收购的不良资产来自于金融机构以及非金融机构,主要包括银行贷款、委托贷款、应收账款等。
其他分部
其他分部指承担总部管理职能以及无法完全划分为上述任一分部的其他业务条线及经营业绩。受外部市场环境变化和行业政策的影响,以及本集团全面推进数字化战略转型,主动调整业务结构、优化资源分配,本集团小微信贷业务(小微信贷业务是指由本集团注册于重庆、成都、天津、渖阳、南宁、贵阳、南京以及深圳的八家小额贷款公司开展的小额贷款业务)投放规模进一步下降。基于此,本集团小微信贷业务併入其他分部列示,本集团原小微信贷业务分部不再单独列示。
本集团以「职能整合、提升效率」为目标,不断加强职能部门尤其是中后台职能部门的整合,以提升运营效率,降低运营成本。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各业务分部及其分支机构主要专注于客户拓展及风险管理;总部则主要专注于建立统一的服务体系,包括人力资源、财务管理、资金募集及运用、行政服务、信息系统建设等,并有针对性地向业务分部及其分支机构提供服务。
发展数字经济是把握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战略选择,十四五时期,我国数字经济将转向深化应用、规范发展、普惠共存的新阶段。作为普惠金融龙头企业,在沉淀了数十年的品牌、团队、科技、市场资源基础上,将继续顺应时代和技术发展潮流,把握市场和产业发展趋势,全面深入实施数字化转型战略。
以业务全面数字化为引领,聚焦数字化发展方向。近年来,瀚华担保抓住国家大力推动公共资源交易及政府和企业采购领域的规范化和数字化机遇,开发出招投标保函、履约保函、预付款保函、农民工工资保函、工程质量保函等一系列纯线上信用产品。富民银行已实现存、贷、汇业务的全面数字化,推出了富民宝、富易贷、富税贷、电子票据极速贴现等数字化特色产品。未来公司继续拓展、建设、运营更多数字化金融服务场景,研发更多标准化数字化产品,赋能实体产业高质量发展。
以组织架构重塑为支撑,全面升级业务网络和模式流程。成立由董事长牵头的数字化作战指挥部,组织调动公司全部资源完成数字化作战体系重构;加快重点区域数字化战区建设,已有机构全面升级,未设机构区域尽快佈局;建立共享型中后台为前台业务部门提供支持。通过组织架构的持续调整优化,提升组织的活力、凝聚力、创造力与战斗力。
以机制和人才创新为动力,建设数字化转型人才队伍。全面推进数字化人才梯队建设,打造一支年纪轻、思维新、专业精、作风勇的数字化战队;以多种形式培养和引进数字化管理者、生力军,通过内部培养、外部引进、灵活用工等形式吸纳各类人才,建设公司数字化领导力、执行力和竞争力;构建符合市场化更具激励作用的薪酬体系,充分激发员工积极性,实现平台共建、事业共创、价值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