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材料业务
生产
本集团的光伏材料业务属光伏供应链的上游,为光伏行业公司供应多晶硅及硅片。多晶硅乃制造光伏硅片所用的主要原材料。在光伏行业供应链中,下游生产商会对硅片进一步加工以生产光伏电池及组件。
多晶硅
于2024年6月30日,集团多晶硅名义产能达420,000公吨,产能已全部达产。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半年度,集团共生产多晶硅136,359公吨,较2023年同期的111,054公吨多晶硅增加22.8%。颗粒硅产量继续攀升,较2023年上半年82,359公吨,同比增长65.6%。长晶与硅片
于2024年6月30日,本集团单晶拉晶年产能10吉瓦,切片年产能58.5吉瓦。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半年度,本集团共生产20,414兆瓦硅片(含代工硅片7,070兆瓦),较2023年上半年同期硅片总产量25,376兆瓦硅片(含代工硅片11,738兆瓦),减少19.6%。
销售及收入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半年度,本集团多晶硅出货126,358公吨(含内部销售5,722公吨),销售19,451兆瓦硅片(含代工硅片6,403兆瓦),较2023年上半年同期的101,095公吨多晶硅(含内部销售11,514公吨),25,701兆瓦硅片(含代工硅片12,101兆瓦)分别增加24.99%及减少24.3%。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半年度,本公司多晶硅平均对外不含税售价约为每公斤人民币40.3元(相当于5.65美元)。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半年度,光伏材料业务来自外部客户的收入约为人民币8,768百万元,较2023年同期人民币20,836百万元减少57.9%。减少乃主要由于多晶硅售价大幅下降,部分被期内销量增加所抵销。
成本及毛利率
多晶硅毛利受行情波动等因素受到较大影响。但协鑫科技凭借颗粒硅技术,在行业下行週期依然保证着与行业的利润竞争优势。
光伏材料业务的毛利率由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41.9%变动至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负毛利率-6.6%。
截止2024年6月30日止半年度,存货减值约为人民币824.96百万元。
质量稳定攀升,助推行业转换效率跃迁
2024年上半年,公司颗粒硅单产问题已经全面解决。至此,颗粒硅用了仅仅用不到4年的时间走完了甚至超越了国内改良西门子法10来年的成长历程。而颗粒硅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2024年上半年,颗粒硅前三大客户出货量分别为49,798公吨、16,825公吨和11,997公吨,合计占总出货量的62.2%。
2024年上半年颗粒硅产品总金属杂质含量变化情况
2024年公司颗粒硅品质不断进步,实现再突破,目前在金属杂质水平控制方面仍保持行业领先水平。公司颗粒硅基本全面实现5元素总金属杂质含量低于1ppbw;同时,5元素总金属杂质含量≤0.5ppbw产品整体比例提升至约95%,该类产品优于市场N型緻密复投料的品质标准;除此,颗粒硅18元素总金属杂质的产品比例由2023年Q4的43.0%提升至2024年6月的69.5%,提升比例近62%。
2024年上半年颗粒硅产品浊度水平的变化情况
浊度方面仍在不断持续优化,颗粒硅已经全部实现浊度≤120NTU,尤其是浊度低于100NTU以下的颗粒硅产品比例提升至90%。
目前,浊度优化的成果在下游客户的使用中已经展现。整体的断线率综合水平与同期棒状硅量产水平相当,助力客户单产提升。
总断线率
非颗粒硅体系 31.40%
颗粒硅 32.20%
断线率
面临行业巨震,以健康的现金流保证财务稳健
在国内,银行承兑滙票(应收票据的一种)由于由银行(含财务公司)承兑,违约风险极小,因此在市场上作为类现金支付方式被广泛接受,特别是光伏行业绝大部分的结算方式都是银行承兑滙票,银行承兑滙票也可通过贴现方式快速转换成现金。
另外,协鑫科技与供应商有效协商,在付款条款等细节上达成了一致,互利互惠,以充分保障公司现金流安全以及维护供应商的利益。
光伏电站业务
海外光伏电站
于2024年6月30日,光伏电站业务包括位于美国的18兆瓦光伏电站。另外,在南非与中非发展基金合作的150兆瓦光伏电站于2014年开始营运,本集团拥有其9.7%的总实际权益。
中国光伏电站
于2024年6月30日,光伏电站业务亦包括位于中国的5家光伏电站,其装机容量及应占装机容量均为133.0兆瓦。
销售量及收入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光伏电站业务于海外及中国的售电量分别为13,073兆瓦时及83,514兆瓦时(2023年:分别为13,017兆瓦时及96,718兆瓦时)。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光伏电站业务收入约为人民币95百万元(2023年:人民币110百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