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普惠金融业务
1.个人存贷款业务
个人存款业务。持续打造「功能型、特色化、场景式」存款产品分类管理体系,优化存款结构,挖掘重点客群存款潜力贡献,针对商户客户、社保养老代发客户、薪酬代发客户、重点节日等创设特色化存款产品,增强客户的专属感,为精准营销注入强劲动能。截至2024年末,个人存款余额8,085.37亿元,较上年末增加613.59亿元,增幅8.21%,个人存款总量、增量市场份额保持重庆市第一。个人存款付息率1.80%,同比下降17个基点。
个人贷款业务。成功推动质押快贷产品业务重构上线,有力促进存贷款业务协同发展;新增「渝快甄好贷」三年先息后本、五年先息后本,多措并举齐推零售贷款业务发展。拳头产品「渝快甄好贷」贷款余额241.93亿元,较上年末增加63.60亿元。
2.银行卡业务
借记卡业务。不断健全「江渝」品牌化借记卡产品体系,持续完善产品功能,丰富行业合作场景,助推借记卡业务稳健增长。截至2024年末,本集团借记卡发卡总量达3,048.23万张、较上年末净增101万张。其中,补贴异地汇款手续费的乡情系列借记卡1,257.11万张,累计发放江渝成长卡44.69万张、较上年末净增1.54万张。
信用卡业务。新增纯新客户线上申卡功能,实现全量客户线上自助申卡;落地首个「总对总」新能源汽车分期项目-小米汽车项目,成为小米汽车金融服务官方合作伙伴中首家地方法人银行;打造「一区县一特色」用卡场景,联动当地政府机构、知名商圈及商户,围绕美食、购物、洗车等场景开展具有当地特色的信用卡营销活动,多维度著力提升用信余额。2024年,新增信用卡发卡10.51万张、客户8.01万户,用信余额净增16.74亿元。
商户业务。联动重庆渝银金融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推出渝快智慧收银产品,一站式满足商超、餐饮行业「支付+数字化解决方案」需求痛点;引入商户行业系统服务商、加强商户流量获客活客价值挖掘作用;深耕网格化经营,按照垂直行业场景和区域网格化场景两种路径,加强行业系统产品研发、推动客户关係维护做细做实。2024年商户客群总量首次突破100万户,累计创建商户网格化场景903个,与65家系统服务商建立合作关係;商户AUM+LUM日均余额1,551.45亿元,较上年末净增130.06亿元,增幅9.15%。
3.财富管理业务
客户结构不断优化。VIP客户较上年末净增23万户,同比多增1.1万户,户均AUM提升0.5万元,个人VIP客户营业收入占全量个人客户营业收入比重提升2.79个百分点。高净值客户(钻石及以上等级)突破10万户,较上年末净增超1万户、增幅11.05%;AUM日均余额1,231.54亿元,较上年末净增156.18亿元、增幅14.52%。财富产品有效客户数达55.4万户,较上年末新增0.29万户。
财富产品持续丰富。2024年新增上架代理保险产品35只、贵金属产品82只、基金产品26只,有效满足不同风险客群金融需求。其中,2只定制首发代理基金产品成功发行,募集规模近4亿元;针对中老年客户群体定制专属低波稳健型理财产品,募集规模3.08亿元,满足中老年客户群体对较低风险产品的资产配置需求。
4.小微业务
本行普惠小微业务继续保持增量扩面、提质增效发展态势。截至2024年末,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突破20万户大关、达到20.9万户,贷款余额较上年末增加114.13亿元、达到1,399.29亿元,保持全市第一,实现「两增」目标。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监管评价保持「一级」,荣获2024重庆中小微企业融资服务行动「优秀机构」「优秀产品」「典型案例」三个奖项。
深化落实融资协调工作机制。在总行和分支行分别组建工作专班,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出台20项重点举措,建立办贷绿色通道,并充分运用数字化渠道进一步提升办贷效率。构建区县、镇街、村(居)委和基层网格「四级对接服务体系」,深入开展「千企万户大走访」,送产品、送政策、送服务上门,强化融资对接与信贷投放,为4.2万户小微市场主体发放贷款413亿元。
强化区域主导产业服务力度。著力构建「一业一品」「一群一策」的特色化服务模式,围绕「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以及科技创新等重点领域,打造「专精特新」专项贷、技改专项贷等专属产品,并聚焦云阳面业、石柱黄连等区县特色产业以及江津双福国际农贸城等大型专业市场,定制融资方案,支持特色产业做大做强。在普惠金融领域,融资服务了全市超过1/4的「专精特新」企业,有力推动金融「五篇大文章」协同发展。
升级打造商户融资服务生态。迭代优化「渝快振兴贷2.0」产品孵化平台,深化大数据、云计算及人工智能技术运用,构建智能化办贷流程和差异化风控模型,打造多元化商户融资新生态。同时,优化主动授信策略,为渝快付商户群体实施预授信,围绕「白名单」客户开展走访对接,促进普惠小微贷款中个体工商户贷款增长超30亿元。
(二)公司金融业务
1.公司业务
截至2024年末,本集团公司贷款余额3,581.33亿元,较上年末增加303.50亿元,公司存款余额1,296.02亿元。
聚焦重大战略,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增「量」、扩「面」、提「质」。紧扣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等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及重庆市重点项目,提供「贷债投租」等全方位金融服务,实现重大项目全覆盖,并与多数央企在渝项目以及头部企业建立良好合作关係,业务资源储备充足。同时,配套专项优惠政策,在任务指标、进度赛马等考核方面加强引导,提升重大项目金融服务质效。截至2024年末,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重点项目合作率超50%,累计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及市级重大项目授信1,262.41亿元,支持项目176个、贷款余额264.73亿元。支持「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企业3,900余户、贷款余额超660亿元。支持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融资余额545.56亿元、较上年末增加74.93亿元。支持市级「专精特新」企业超1,900户、贷款余额300.24亿元,信贷覆盖率达37%。
聚焦金融「五篇大文章」,创新服务新质生产力,厚植「底色」,彰显「绿色」,提高「成色」。加大新兴产业支持力度,重点支持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新一代电子信息制造业、先进材料等产业。积极践行「双碳」战略,推进构建绿色金融+绿色制造、能源、建筑、交通、农林等绿色产业发展体系。通过银政联动成功落地首笔「陆海新通道绿色跨境贷」,创新引入政府风险补偿金,以风险分担模式对企业授信进行风险缓释,助力企业开立外汇保函并实现境外融资。截至2024年末,制造业贷款余额760.96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04.24亿元,制造业贷款市场份额位列全市第一。绿色信贷余额732.19亿元,较上年末净增112.37亿元,目标计划完成率140%。
聚焦数字化转型,完善场景金融生态,丰富「工具链」,延伸「客户链」,畅通「工作链」。围绕客户现金管理、融资管理、结算管理、司库管理需求,按客户层级、类型持续提供数字化工具服务。持续加强司库系统功能建设,新增票据池等新功能,优化票据管理等功能,加强大数据和风控模型应用,并将持续优化升级。截至2024年末,成功签约企业客户417个。
围绕「BBC金融生态圈」打造公私联动营销体系,截至2024年末,公司客户中新增有效薪酬代发个人客户数12.6万人,全量薪酬代发金额285.4亿元,其中有效薪酬代发金额238.6亿元,占比83.6%。薪酬代发个人客户派生AUM1,091.6亿元、LUM223.6亿元,分别较上年末增加93.4亿元、20.1亿元。全行代发和有效代发个人客户存款付息率分别为1.66%、1.50%,较全部个人客户存款付息率分别低14BP、30BP,负债成本分别减少1.2亿元、0.9亿元。
围绕客户全流程服务的银行化、账户化、渠道化、业务化、等级化、生态化、净值化等「七化」经营管理思路,丰富「以客户为中心」的指标库,全力优化重点客群结构。通过FPA实现客户全量化管理,做到「四个一」:将客户本外币业务一起做,将「存贷债投租」一起做,将资产、负债、中间业务一起做,将公司和个人业务一起做。截至2024年末,公司条线VIP级、全产品、资产类客户等重点客群分别较上年末净增90、3,010、210户,增幅分别为7.1%、8.9%、12.6%。公司条线活跃交易客户较上年末净增11,347个,增幅9.0%。
2.机构业务
加强银政企三方合作,助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承办重庆市民营企业上市服务工作推进会,发挥「上市贷」信贷产品优势,赋能潜力上市企业;全面开展全行网格化商会集成式营销活动,打通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全方位助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点多面广优势,与重庆市民政局开展「民政验资通」系统合作,满足注册企业「就近办」。
五项举措齐发力,全面抢抓低息结算资金。通过KPI指导、年度专项财务资源引导、专项活动激励、存量客群提质挖潜、司库系统签约等五大举措,持续优化公司存款结构。以KPI指标为引领,明确结算性资金营销导向,引导抢抓客户结算资金,向活期结算性资金发力。以专项活动激励分支行加快推进结算账户、结算资金拓展,发挥基层网点「前沿阵地」作用,开展存量客群提质挖潜专项营销活动,激活久悬账户1,494户,长尾客户时点余额较营销活动前增长23.83亿元,长尾客户日均提升至10万元以上的户数2,376户。截至2024年末,公司存款付息率1.30%,较上年末下降17BP。
3.交易银行业务
2024年,本行实现国际结算量43.17亿美元,结售汇量10.91亿美元,票据贴现余额636.34亿元,国际评级继续保持穆迪Baa2(稳定)评级。以「云阳面工数字化服务平台」为样板,通过面工信息互通赋能、面坊交易赋能、政府管理赋能,银行获客、活客、留客赋能,实现三端互通合作的业务新场景,打造供应链「场景+客群」的场景化、生态化金融服务平台「样板间」,成为本行特色产业生态化服务的标桿。涪陵搾菜、石柱黄连、船舶运输、奉节脐橙、生猪活体等特色产业服务方案陆续推出。推出泰铢、越南盾等120个小币种跨境汇款服务功能,实现东盟国家小币种结算服务全覆盖,助力企业与陆海新通道、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间经贸往来。
4.投资银行业务
主承销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49只,承销规模120.79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52%;主承销金融债券3只,承销份额合计6.5亿元;成功取得本行二级资本债券发行批覆,批覆额度不超过100亿元。同时,内部风险防控力度持续强化,后续管理质量保持稳定。
(三)金融市场业务
1.金融同业业务
报告期内,本行稳步提升市场影响力、扩大品牌知名度:蝉联2024年度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资格,是重庆唯一一家获批该资格的法人机构;在银行间本币市场成员业务高质量发展评价中,获评年度市场影响力机构、市场创新业务机构奖项,是重庆唯一获奖法人机构。
债券投资情况。截至2024年末,本集团债券投资余额5,145.05亿元,其中政府债券和公共机构及准政府债券合计3,610.10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76.39亿元,其他债券中AAA1评级债券1,190.88亿元,较上年末增加226.36亿元,其他债券中AA+评级债券248.84亿元,较上年末减少16.39亿元,其他债券中AA评级债券94.31亿元,较上年末减少40.72亿元。
持有金融债券情况。截至2024年末,本集团金融机构债券账面价值2,630.95亿元,其中政策性银行债1,548.66亿元,商业银行债835.80亿元,资产证券化产品139.50亿元,其他金融机构发行的债券106.99亿元。
2.资产管理业务
理财子公司立足集团定位,业务指标稳中有进、产品品牌逐步彰显、市场认可度显著提升。积极融入集团数字化转型战略,成立金融科技条线实现集约管理,目前条线人才占比超20%,首批上线理财直销系统,产品运作、投资交易、销售管理、风险防控等各个板块工作已实现数字化赋能。著力打造多元、特色产品线,创设乡村振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江渝传承等多个特色品牌,形成了风格稳健、分层合理的「3+5+N」产品体系,健全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机制,全面提升客户体验。截至2024年末,理财产品余额1,378.13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73.02亿元,代销机构总数达111家、较上年末增加65家。
3.资产托管业务
2024年,本行紧密围绕全行数字化转型方向,完善资产托管系统建设,加大科技支撑力度,提升日常运营效率,实现托管业务稳健发展。
(四)金融科技
佈局前沿技术应用,提升经营管理质效。稳步推进AI能力建设,制订「121」项目规划-全力建设金融级AI中台,引入代码助手、知识库两个垂直领域大模型,组合封装AI能力打造融合金融科技的数字员工系统。截至2024年末,智能呼叫平台建设完成并应用,新增6个外呼场景;视频银行平台建设稳步推进,对接10个渠道,并持续进行国产化改造;智能语音2.0项目已立项交流,提升语音性能;人脸活体检测平台已完成前期工作,进入开发阶段,上线基础功能,全方位提升金融科技服务水平。
夯实银行数据基座,发挥数据价值潜力。持续对数据应用基础平台进行优化,建立客户多场景精准营销、淡旺季凭证预测、智能柜檯现金库存预测、欺诈客户识别等模型。积极推进信创支持和新技术应用,确保银行对技术架构、开发设计等关键能力的自主可控。2024年,智能数据决策平台总计提供决策服务3.01亿笔,日均82.2万笔,决策成功率99.9%;运营分析系统收集客户行为埋点数据事件共计110亿余件,较去年同期增长10%;数据驱动的客户触达计划共340个,通过多渠道共计触达客户2,500万余次,触客成功率达98.6%。
完善数字产品服务体系,业务质效稳步提升。数字产品已成功覆盖信用、抵押、质押、贴现、分期等常规业务,全面涉及个人、小微、信用卡、三农、直销、公司等多元业务领域。自主创新14款数字产品,渝快贷、房快贷、捷房贷、票快贴等4款百亿级产品成为业务增长的强劲引擎。智能风控取得突破性进展,完成大零售贷款类产品线上化策略制定,反欺诈、数字决策等系统平台的建成投产,实现数字信贷全生命週期管理,通过上线差异化利率,全方位增强信贷风控能力。
打造特色「专利池」和「标准库」,构建科技核心竞争力。截至2024年末,全行各类专利(含受理公示阶段)180余项,其中,授权发明专利22项,软件著作权22项。累计参与18项金融行业标准制定,其中6项已发佈,参与25项团体标准制定,其中17项已发佈,完成11项企业标准制定及更新。3项企业标准连续多年入围金融领域企业标准「领跑者」名单。
电子分销渠道持续优化,打造数字农商行优质体验。不断深化电话银行品质服务,报告期内,受理客户来电730.84万次,人工应答率93.35%,同比提升1.78个百分点,客户满意度99.73%。外呼总量887.17万次,同比增长67.29%,其中机器人外呼870.75万次,占比98.15%,同比增长73.09%,业务触达效率大幅提升,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
完成手机银行原生鸿蒙适配,成为首批上架HarmonyOSNEXT应用市场的银行之一。通过重构手机银行贷款主页设计、迭代贷款智能推荐规则、改造问答推荐引导流程,提升贷款业务价值贡献。上线渝快缴便民缴费平台,融合行内支付、微信支付、支付宝等各种结算功能,简化业务办理流程,赋能数字经营新模式。截至2024年末,本集团手机银行用户达1,505.05万户,净增66.81万户,增幅4.65%,本年度发生交易金额12,256.46亿元,发生财务交易7,455.25万笔。
完成全新银企直联前置代理软件上线,成功推出首个面客PC端信创产品-「银企直联代理软件信创版」,进一步实现了金融软件领域的国产化替代;扩展银企直联繫统电票、票据池等功能建设,完成存款、贷款、理财、代发明细查询、银农直联、企网授权签约、批量转账等数字渠道产品功能建设。截至2024年末,企业网上银行客户达17.17万户,净增1.20万户,较上年末增长7.51%,本年度发生交易金额11,105.85亿元,发生财务交易1,273.56万笔。
专题:三大惠农服务平台,助力乡村振兴提质增效
本行建强「一体化」数字乡村服务平台,优化升级「渝农资产智管」「乡村振兴数字金融服务」「江渝快记」三大系统,推进互联互通,深挖数据价值,结合涉农主体特点、差异化金融需求,精准匹配金融服务,促进金融产品、服务渠道、业务流程全面升级,融入「三位一体」改革,赋能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推进构建数字普惠金融新生态。截至2024年末,「渝农资产智管」应用服务全市100%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依托乡村振兴数字金融服务平台在重庆所有涉农区县开展「整村授信」。「江渝快记」平檯面向小微企业、农民合作社等各类市场主体提供智能财税服务。「三大」惠农平台服务农户、农民合作社、集体经济组织「三类客群」超过300万户。
(五)县域金融业务
县域是本集团开展金融服务的主阵地,深化县域金融服务是本集团改革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本集团始终坚守「服务三农、服务中小企业、服务县域经济」的市场定位,精耕细作县域市场金融业务,发挥「网点多、人员多」特色,推行「党建+金融」服务模式,以营业网点与基层网格深度融合,以数字赋能与金融创新有效驱动,有力延伸金融服务触角,竭力满足县域地区日趋多元的金融服务需求。截至2024年末,本集团涉农贷款余额2,447.37亿元1。县域地区个人存款6,361.27亿元,较上年末净增515.18亿元,占本集团个人存款余额的78.68%。
1.渠道建设
截至2024年末,本集团在县域地区共设立5个分行、26个一级支行、127个二级支行及1,282个分理处、1个社区支行、12家村镇银行。同时,在县域设立2,448台存取款一体机、203台自助取款机、38台多媒体查询机、2,119台智能综合柜檯,建成并上线运行381个农村便民金融自助服务点。加大县域电子渠道建设与投放力度,积极营销江渝卡、乡村振兴卡等业务,截至2024年末,在县域共发行2,052.74万张借记卡,占比为67.34%,其中发行乡村振兴卡92.23万张。开通手机银行用户1,194.61万户,占比为79.37%,较上年末增加51.83万户。
2.业务支持
围绕国家级、市级、区县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核心,支持相关配套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户等产业链融资,打通从种植、养殖到食品加工再到商贸经营等产业化经营全链条金融支持。支持农旅融合,助力生态旅游产业升级。把握重庆市4A级及以上景区提档升级机遇,因地制宜推动农村区域文旅深度融合发展,促进以旅游消费带动农村产业。大力支持农村供水、供电、供气等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支持风电、光伏、储能等新能源板块。
聚力推动网格化转型,持续开展「党建+金融」网格化营销活动,充分发挥我行「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传统优势,通过开展党建联建等活动,畅通业务营销渠道,将营销触角深入延伸到基层。2024年全行共计开展网格化营销活动2.5万场,参与客户24.6万户。
打造「社交银行」客群数字化经营模式,重塑客户服务流程,下沉覆盖客群、扩宽服务半径,全力践行金融服务普惠性和人民性;持续开展「乡村有好物·渝快助振兴」直播带货活动,通过「提供补贴、派发优惠券、福利抽奖」等方式提振消费,不断拓宽农副产品销售渠道,擦亮重庆「土特产」品牌,提升支农质效。2024年开展直播活动12场,吸引超160万人次观看,获得点赞537万次,共计带货特色农副产品245款,销售数量近9万件,销售金额超500万元。金租公司重点支持文化旅游生态工程、乡村振兴和现代农业等项目投放,创新产品及业务模式,精准对接中小微实体企业和三农客户,重庆市租赁资产余额150.38亿元,其中县域占比78.71%;2024年新投放重庆市租赁项目金额61.12亿元,其中县域占比70.29%。理财子公司率先推出「乡村振兴」系列理财产品,开创「财富管理+乡村振兴」新模式,为广大农村客户提供「理财投资于农閒,收益助力于农忙」的贴心服务,系列产品累计发行超200亿元,产品发行数量居市场前列,致力于成为广大县域客户最值得信赖的理财专家。